金常明
摘要:近幾年,黑龍江省畜牧業蓬勃發展,饒河縣也想找到適宜畜牧業發展之路,所以筆者于2017年12月考察了龍江縣高檔肉牛產業發展情況,感觸頗深,饒河縣飼料資源豐富,耕地面積大,有糞污消納空間,很適合畜牧業發展,我們分析了龍江縣高檔肉牛產業發展之路,對養殖者提供規避養殖風險和發展對策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和牛;產業化發展;初探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4-0012-01
黑龍江省饒河縣地處黑龍江省東北部,幅員面積6765平方千米,境內有三四個積溫帶,有耕地380萬畝,秸稈產量300萬噸,處在黃金玉米種植帶和黃金肉牛養殖帶上,而且畜禽養殖量小,生態環境良好,一直以來,畜牧業發展不是很理想,一二三產業不融合,產業鏈不健全,技術相對落后,我們一直在苦苦尋求好的發展思路。龍江縣和牛產業發展之路為我們了指明方向。現在總結如下,以饗讀者。
1 和牛養殖模式
大型牧場模式:如育肥牛養殖有限公司。
家庭牧場模式:有標準化牛舍、有一定飼養規模、有工商執照,既飼養基礎母牛又飼養育肥牛,常年在家飼養。
快速育肥模式:即短期育肥模式,以飼養架子牛為主.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如肉牛育肥場)。
養殖小區模式:即由多個相對獨立的養殖個體,集中在一定區域內飼養。
大戶養殖模式:特點是以飼養基礎母牛和架子牛為主,夏季轉場到外地放牧,冬季再利用本地充足的秸稈和糧食資源在本地飼養。
散戶飼養模式:特點是飼養規模小,利用地邊地頭放牧飼養。
2 組建龍頭加工企業
建有牛、羊自動化屠宰生產線各l條,年加工能力為肉牛10萬頭、肉羊20萬只;建有歐美最先進的熟食加工生產線3條,年加工能力為1.2萬噸。
3 和牛改良情況
為了迅速提升和牛品質,增加經濟效益,充分利用和牛種質資源,全面啟動了和牛改良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已有3000多戶肉牛養殖戶參與到和牛改良工作中來,已累計完成改良5萬頭。
利用現有奶牛牧場的低產奶牛開展和牛改良:經驗證明用低產奶牛開展和牛改良,所生后代毛色及雪花肉品質都接近純種和牛。
利用黃牛規模養殖場開展和牛改良:經驗證明用黃牛開展和牛改良,所生后代毛色及雪花肉品質都接近純種和牛。
建設現代化示范牧場:利用省扶貧資金建立現代化牧業示范場,由育肥牛養殖有限公司領辦,吸納當地貧困戶入股參與經營,采取“保底收益”的模式,組建養殖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利用普通養殖戶開展高檔肉牛改良:主要是一些小規模戶和散養戶。
配種養殖公司自改白育:和牛養殖戶開展高檔肉牛改良的積極性高漲,已累計完成改良5萬頭。
4 高檔肉牛飼養情況
純種繁育:由配種養殖公司公司進行純種擴繁。
高檔肉牛改良(o~6月齡):以普通養殖場和養殖戶為主體,利用本地母牛(低產奶牛或黃牛)做母本,和牛凍精做父本,開展高檔肉牛改良工作。改良犢牛6月齡時,育肥牛養殖有限公司負責回收。
吊架子階段(7—18月齡):育肥牛養殖有限公司將回收的6月齡犢牛。篩選放養給部分典型戶,飼養1年之后,育肥牛養殖有限公司再次回收。
育肥階段(19 - 30月齡):育肥牛養殖有限公司對再次回收的架子牛進行集中育肥。
屠宰加工階段:育肥后的和牛由龍頭加工公司進行屠宰加工,按照國際標準進行部位肉分割包裝。
產品上市宣傳創品牌:和牛肉系列產品實行網上銷售和實體店銷售相結合的模式進行,實現了線上和線下互動。網上銷售已與與阿里巴巴聚劃算合作,打造了電商銷售平臺;實體店銷售主要是通過在各大中城市設立的直銷店、品嘗店、體驗店進行銷售。
在打造和牛產業品牌建設的基礎上,重品種保護,在繼續擴大純種繁育的基礎上,加大品種選育,通過幾代的級進雜交改良,橫交固定的生產模式。
5 和牛產業效益情況
5.1 農民效益
5.1.1 改良效益
育肥牛養殖有限公司回收改良犢牛價格按照高于市場價格的20%進行收購。例如去年犢牛回收價為36元/kg,農戶改良犢牛200 kg,可收入7200元,加上企業獎勵400元,總計收入7600元。普通犢牛為價格為28元/kg,200 kg收入5600元。改良犢牛比普通犢牛多收入2000元以上。此外,龍江縣出臺了每銷售一頭犢牛,給予改良戶大母牛飼料補助1000元的扶持政策。因此每銷售一頭高檔肉牛改良犢牛合計可多收入3000元以上。
5.1.2 架子牛養殖效益
農戶購入200 kg犢牛進入吊架子階段,12月后,犢牛體重達到450 kg,純增重250 kg,按市場價格28元/kg計算,加上浮動20%,收入8400元,去掉飼養成本,純增收4000~5000元。
5.2 企業效益
公司屠宰加工一頭純種和牛,產值8萬元、利潤4萬元、稅收0.7萬元。按年屠宰1500頭計算,可實現產值1.2億元,利潤6000萬元,稅金1050萬元。
公司屠宰加工一頭高檔和牛(改良),產值4萬元、利潤1萬元、稅金0.3萬元。按年屠宰3000頭計算,可實現產值1.2億元,利潤3000萬元,稅金900萬元。
公司屠宰加工一頭優質肉牛,產值1.6萬元、利潤0.12萬元、稅金o.03萬元。按年屠宰2.5萬頭計算,可實現產值4.O億元,利潤3000萬元,稅金750萬元。
5.3 社會效益
發展和牛產業,是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大力推進青貯飼料種植,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加快糧食過腹轉化增值。發展和牛產業,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的最有效渠道之一,可有效帶動當地和牛產業發展。
6 小結
龍江縣走出一條以屠宰(熟食)加工企業為龍頭,以培育和牛繁育核心群為中心,打造公司十規模場十養殖戶的產加銷一條龍模式。在這里衷心感謝,龍江縣畜牧獸醫局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