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的歷史、邏輯和變革路徑

2018-05-14 16:22:01湯敏騫
教育與職業(下) 2018年3期
關鍵詞:管理體制高職教育歷史

[摘要]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是20世紀90年代高教體制改革遺留的產物,存在政出多門、職能重疊、統籌乏力等弊端,被詬病為高職教育發展的體制性障礙。高職教育的根本屬性要求管理體制貼近行業企業,進行地方化改革。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應進行重塑,堅持有“破”有“立”。重塑的策略是:在縱向政府層級安排上,實行“中央統一領導、省級政府為主、地市政府為輔”的原則,借鑒德國各聯邦州文化教育部長聯席會議做法,提升省級治理能力;在橫向部門職能安排上,以資源依賴理論和整體性治理理論為指導,建構兼容單一部門模式和多部門模式共同優點的治理結構。

[關鍵詞]省域 高職教育 管理體制 歷史 邏輯 路徑

[作者簡介]湯敏騫(1969- ),男,河南南陽人,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在讀博士,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湖北 武漢 430074)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8)06-0018-07

在教育管理體制中,高職院校與所隸屬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政府及管理高職教育的職能部門等辦學者、舉辦者和管理者之間的組織架構(即“體”)以及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即“制”)組成了高職教育管理體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與所屬高職院校形成了以行政命令與服從為內容的行政隸屬關系(簡稱隸屬關系),前者有權決定后者的立廢變更、經費撥付、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項。國家依托隸屬關系為基礎的政府行政體制,控制高職教育的宏觀規劃、布局結構、資源分配,調節高職院校的服務面向、辦學定位等。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伴隨高職院校的發展,社會對管理體制的詬病日見增多。本文將追溯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格局的起源,解析高職教育的根本屬性,挖掘管理體制的建基依據,廓清詬病癥結,提出管理體制的應然內涵和變革策略,以煥發高職教育的“體制”活力,增強高職院校的教學科研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一、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結構溯源

(一)成因:高教體制改革遺留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促使政府推進機構改革,中央業務部門對全國人、財、物的行業統管職能經過分割整合后,難以繼續維持部門辦學體制。20世紀90年代前后,按照1998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同志總結提出的“共建、調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針,國家形成了調整學校的隸屬關系、擴大省級政府統籌決策權、變條塊分割為條塊結合等改革策略,由中央政府主導集中實施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根據這一改革思路,在全國各省級政府的配合下,于1998年7月、1999年3月、1999年12月三次在全國范圍內對國務院部門(單位)院校的隸屬關系集中進行了大規模調整。調整后,中央部門隸屬高校的數量顯著下降,中央層面的部門辦學、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等問題得到了改善,建立了中央和省兩級政府管理、以省級政府統籌為主的高等教育新體制。

今天,高職教育管理體制逐漸成為改革遺留下來的突出問題。改革之初,主事者設想省域遵循與中央層面高教體制改革同樣的思路,“廳屬的學校最后都應由各省的教委來管,這是個發展方向”。①按照這一改革思路,教育部要求各省“廳局所管學校應該調整其隸屬關系,徹底解決行業辦學的問題”②。改革的具體做法是:將省級其他非教育部門舉辦的高校劃歸省級教育部門管理,原則上各省級行業廳局不再辦學,高校主要以省級教育部門管理為主。但是,省域層面的改革結果與預定目標大相徑庭,原來在中央層面出現的問題重現在省域層面,出現了省級行業廳局高校數量超過省級教育部門高校數量、省級各政府部門和各地級市政府“條塊分割”的中觀格局,問題域由改革前的中央層面普通高等教育領域轉換為改革后的省域高職教育領域。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周遠清同志認為,“管理體制改革在中央這一級已經基本完成,各省市一級并沒有完成,并且也很不平衡”,希望“把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的管理體制改革進行到底”。③面對省域這一中觀層面存在的問題,深入研判和準確把握高職教育規律及要求,厘清全國省級各政府部門和各地級市政府之間舉辦和管理高職教育的責任和權力,理順高職院校“條塊分割”的格局,成為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課題。

(二)格局:條塊固化相互隔離

在2002年8月24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中,中央第一次提出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在國務院領導下,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完整表述。此后,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始終圍繞這一頂層設計思路不斷進行改革完善。根據這一頂層設計,中央、省、地(市)三級政府都安排教育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相關的行業主管部門建立高職教育管理體制,按照隸屬關系直接管理高職院校。

目前省域高職教育管理制度通常由省級教育部門草擬,提交省級政府認可和發布,由省域各地級市政府在轄區、省級教育部門和省級行業廳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結合各自的實際予以貫徹實施。省域高職教育“條塊”之間的基本關系是條塊并存,省級政府、各地級市政府之間的“塊塊”關系是“一塊對多塊”,實行上級領導下級、下級服從上級;省級教育部門、省級行業廳局之間的“條條”關系,省級教育部門、各地級市政府之間的“條塊”關系,是省級教育部門“一條對多條”指導省級行業廳局、“一條對多塊” 指導各地級市政府,省級行業廳局結合行業部門實際、各地級市政府結合轄區實際,分頭落實省級教育部門的宏觀管理政策。不管是省級政府、各地級市政府“塊塊”之間的“一塊對多塊”關系,還是省級教育部門、省級行業廳局“條條”之間的“一條對多條”關系,以及省級教育部門、各地級市政府“條塊”之間的“一條對多塊”關系,都表現為以行政權力為基礎的線性單向關系。在指導所屬高職院校辦學方面,省級教育部門、省級行業廳局之間“條條”分割,地級市政府之間“塊塊”分割,各個省級政府部門、各個地級市政府之間“條塊”分割,各自獨立研判教育市場競爭態勢,各自調動部門和地方的優勢資源,既平等共生又自由競爭,力求實現部門、地方社會服務最優化以及部門、地方利益最大化。縱向分級(條)管理與橫向分塊管理并存、縱向條內多塊與橫向塊內多條交織的網狀管理體制運行,造成高職院校設置、專業設置、資源配置無法統籌,隸屬關系取向的財政撥款體制有失公平等制度性弊病,阻礙了高職教育的良性發展。

二、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內在理路

高職教育管理體制既然為高職教育服務,須由高職教育屬性決定并與之相適應。要正確理解高職教育管理體制的邏輯,需要把握高職教育的根本性質。

(一)前提:高職教育的本質屬性

高職教育的根本屬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職”;二是“高”。高職教育的基本屬性是“職”。按照“職業性”說的理論主張,一個人必須掌握一定水平的技術技能,才能勝任職業技術崗位的要求。高職教育的使命在于:一要針對社會成員的成人立業需要,提供知識和技能教育服務;二要針對社會單位的用人需要,培養勝任職業技術工作的合格勞動力。因此,教育教學既要求開展分層次的文化與科學教育,也要求提供吸收和反映職業規范的工作內容部類和技術技能訓練。鑒于職業性這一根本屬性,高職教育應貼近和反映產業行業的教育需求,實行由行業企業主導的舉辦體制和以產業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為核心的管理體制;高職院校應摒棄學校本位職教模式的不足,吸收企業本位職教模式的優點,將產業行業要求前置融入教育教學過程。高職教育的第二個屬性是“高”。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是,職業世界存在的知識和技術技能水平差異,要求職業教育、勞動者、職業能力三者之間建立分層對應關系。高職教育需要用人部門深度參與或主導培養過程,結合受教育者的教育心理學特征,造就勝任職業崗位群工作任務的應用型技術人才,面向社會履行大學職能。鑒于高職教育的高教性這一屬性,政府應參照《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2011)》所建構的教育框架,將高職教育納入與普通高等教育互通互聯的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結合適齡青年成長成才的教育心理學特征,在政府教育部門的統一指導下,面向社會履行人才培養的基本職能。

(二)架構:管理體制目標模式

高職教育的根本屬性要求高職教育管理體制采取與之相適應的目標模式。在單一制國家的社會事務行政管理體制中,省域高職教育行政管理體系的分布既涉及縱向政府層級安排問題,也涉及橫向政府部門配置問題,相關的理論主張概括為“縱向政府層級說”及“橫向部門職能說”。在下文中所提到的政府均以我國為例,指狹義的單一制國家地方行政機關,既不包括地方立法機關,也不包括聯邦制國家。

一是“縱向政府層級說”。該說的理論依據是國家結構形式理論和科層制理論,本質是國家高職教育管理權在中央、省、市地三級政府間的縱向分配關系問題。在本研究中,省域主要涉及省、市地兩級政府由何者主導高職教育管理以及兩者間有關的行政、財政關系問題,理論對策包括地方集權型和地方分權型兩種思路。高職院校要貼近和服務駐地人才需求,管理體制理應滿足地方性要求,或實行地區層面的省級政府地區型管理模式,或實行地方層面的地市級政府本地型管理模式。在現實中,國家對高職教育總體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就縱向層級問題而言,中央政府對全國范圍的高職教育進行宏觀領導,省級政府對一省范圍的高職教育進行統籌管理,在中央、省兩個縱向層級上以一級行政區內最高的省級政府為主。

二是“橫向部門職能說”。該說的理論依據是政府職能理論和整體性治理理論,實質是政府的高職教育行政管理權力按照政府部門的職能分工進行部門的數量配置和權限劃分問題。理論對策有兩個:一是實行單一部門管理型模式(簡稱“一”型模式);二是實行多部門管理型模式(簡稱“多”型模式)。在現實中,就橫向職能問題而言,在中央一級,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高職教育進行綜合管理,相關的中央業務主管部門根據各自的業務分工負責有關的高職教育事務;在省一級,各相關管理部門的一般職能分工是:高職院校的領導班子正職配備歸口省委組織部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由省委高校工委負責,主管部門負責校級領導班子副職配備、人事調配和基建經費管理,省級財政部門負責核撥事業經費,省級教育部門分別會同省級發展改革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管理規模層次、專業布點、招生就業、教育教學業務、教師職稱評聘等審批事項。從形式上看,中央和省級政府內部各自對高職教育管理的橫向部門安排主要采取多部門型管理模式(即“多”型模式),同時帶有單一部門型管理模式的特點(即“一”型模式)。

三、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功能阻滯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將一個主權國家的教育管理分作國家、地區、地方和機構四個層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教育管理層級的劃分與我國高職教育管理體制中的中央政府及其所屬各職能部門、省級政府及其所屬各職能部門、地級市政府和高職院校自身四個層級可一一分別對應。由于各國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不同,教育管理層級關系也有所不同。與聯邦制國家各層級政府間的縱向分權和地方自治不同,單一制國家實行中央集權制,中央與地方各層級政府之間為隸屬關系,中央政府掌握最高權力和最終權力,下級政府權力來自中央政府和上級政府授權委托。省級政府作為地方最高行政體被授予較大靈活性,權力的效力和范圍自上而下逐級遞減。我國政府系統中的中央政府、省級政府、地級市政府三個政府層級各自進行高職教育綜合管理,與英國比較教育學者弗農·馬林森(Vernon Mallinson)依據因素分析法所作的中央集權型、地區管理型和本地管理型三種體制類型大致對應。在實踐中,我國的高職教育管理體制按照現行政府間縱向關系實行跨層級職責同構,而且政府層級間權力授受邊界模糊,引發了省級政府與地級市政府何者宜于統籌管理高職教育的爭議。

21世紀前后,普通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結束后,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被納入中央(國家層級、中央集權型)、省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地區層級、地區管理型)為主進行統籌的新體制框架。高職教育同時屬于職業教育類型的重要組成部分,處在職業教育類型中的高等層次。按照國務院頒布的有關職業教育政策要求,高職教育還應被納入地級市政府(地方層級、本地管理型)主持的本地職業教育規劃中。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現在,國家對高職教育的管理權經歷了兩次放權過程,第一次是從中央集權管理過渡到中央、省級政府管理,第二次是在前一次的基礎上演變為目前的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級政府管理。經過兩次分權后,國家的高職教育行政權力和管理重心逐次下移,管理結構從中央一級集權管理的金字塔形演變為中央政府統一領導下的兩級地方政府分權管理的扁平形。目前高職院校(機構層級)主要由地方政府舉辦和管理,隸屬關系主要在省、地級市兩級,舉辦主體包括省級政府教育部門和省級政府行業廳局(這兩種省級部門高職院校稱為省屬高職院校)、地級市政府(所辦高職院校稱為市屬高職院校)以及少數大型國有企業(依企業從屬的政府層級確定所辦高職院校的隸屬關系,或為省屬高職院校,或為市屬高職院校)。省域高職院校舉辦體制和管理體制整體呈網格狀格局,橫向職能安排上既具有以教育部門為主導的單一部門模式的特點,又存在多部門模式的特點。但是,教育部門作為單一部門進行高職教育管理顯得疲軟無力,從而使多部門管理模式的特點和問題得以凸顯。在這種模式下,政府對高職教育的管理政出多門,致使院校地區布局、專業布點等重復配置,人才供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難以消除,區域辦學效益整體低下。高職院校面對多部門管理格局,需要逐一打通“各管一段”的各個政府部門,分別爭取來自不同方面的政策、資金、人力、物力等教育資源。這不僅影響辦學者自主行使辦學自主權,而且分散辦學者的辦學精力,最終影響整體辦學效率,造成有失公平的教育環境,也使高職教育終難擺脫“劣質教育”的陰影。

在一項針對全國30個省120所高職院校黨委書記、校長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收集到近200條書面建議,其中約有30%是關于改進管理體制方面的建議。“管理體制是高職教育面臨的最大體制性障礙,高職院校的發展必須突破管理體制障礙。”④調研說明,相當一部分高職教育辦學者認為,現行的高職教育管理體制弊大于利,亟待進行改革。

為回應對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的詰難,本文提出兩種改革思路。一種思路是繼承普通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目標,延續普通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既有路徑,以省級政府為省域主導、地級市政府參與,打破現有的部門辦學格局,將少部分高職院校從原由省級行業廳局舉辦轉由省級教育部門主管,大部分下放由地級市政府舉辦或者實行市省共建、以市為主。另一種思路是凸顯高職教育規律的內在要求,凸顯行業企業的舉辦權與管理權,探索與普通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完全不同的獨特路徑。對這兩種思路的抉擇,既關系到對高職教育規律的準確把握,也關系到高職教育的辦學實踐需要。

四、歧路抉擇:延續抑或重塑

面對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遭受的理論爭議和現實詬病,將上文所及的兩種思路換一種說法,即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是再走舊路,承襲普通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目標和原有路徑,還是凸顯高職教育本質屬性的要求,開出新路?延續之路原是中央層面針對普通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而設計和實施的,并未聚焦高職教育的根本屬性要求,因而不應作為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選擇。應從歷史和現實出發,回應高職教育根本屬性的內在要求,采用公平和效率的雙重考量標準,“破”“立”結合,重塑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縱向層級安排和橫向職能設計格局。

(一)縱向層級:省級政府直管

根據省級政府和地級市政府各自依托的制度基礎、資源稟賦,省域高職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實行“以省為主,以市為輔”的原則。

省域在處理中央、省、市地三級政府關系時,應堅持在法律框架內,延續國家管理高等教育采取的中央和地方兩級“中央領導,以省為主”的基本結構,尊重中央政府對國家層級高職教育的統一領導權,繼續實行“以省為主”,明確省級政府直接承擔管理省域高職教育的職責,堅持省級政府對地區層級的省域高職教育進行地區管理,硬化省級政府在省域的領導地位。同時,處在地方層級的地級市政府,應承擔對駐地各種隸屬關系的高職院校進行輔助性本地化管理的職責,向駐地高職院校提供輔助性的經濟、人力和物資等服務,支持駐地高職院校面向地方辦學。概括而言,省域高職教育實行“中央領導,以省為主,以市為輔”的原則,建構政府層級間縱向分權管理體制。

為了提升省域高職教育治理能力,應將省級職業教育工作廳局聯席會議制度加以改進,使該項制度發揮有效作用。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于2004年6月4日經國務院發文批準建立,由教育部牽頭,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人事部、勞動保障部、農業部、扶貧辦公室共7個部門組成負責統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協調解決職業教育工作有關問題。此后,國務院在2005年10月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縣級以上地方政府也要建立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的針對性要求,由此,該項制度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協調職業教育工作的基本制度。根據一項將聯席會議制度實施效果分為顯著、較好、一般以及較差或基本沒有效果四個等級的研究,該項制度被評價為“效果一般”⑤,應該加以改進。

在與我國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較為接近的外國實踐中,本文選擇德國各聯邦州文化教育部長聯席會議制度作為參照樣本。德國各聯邦州文化教育部長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于1948年,運行時間至今長達70年,地位清晰,權能明確,機構健全,規則穩定,作用顯著有效,可供我國借鑒。

德國在教育主權由各聯邦州行使的聯邦制下,為增進各聯邦州之間文化教育事務的共同性和協調性,聯邦一級成立了各聯邦州文化教育部長聯席會議組織,全部16個聯邦州的文化教育部長代表本州參加;組織機構設置全體代表大會、主席團及主席,下設若干個委員會負責不同領域的文教事務,附設分駐柏林和波恩的兩個辦事處組成常設的秘書處負責處理日常事務;職能劃分為在國內協調各聯邦州之間具體文教事務的對內職能,在國際上代表德國參與與外國、國際組織之間文教事務合作的對外職能;決議的效力根據提交表決事務的性質設置全體一致同意、絕對多數同意和簡單多數同意三種前提,決議對各聯邦州僅具有建議的性質,但各州的文化教育部長有義務使其成為本州的法律。根據治理理論的要求,各國政府在行政過程中,都注意打破層級、職能,吸收政府部門、社會行業組織等利益相關者共同構建社會合作機制,發揮民主化決策的實際作用。我國在研究改進省一級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時,應針對該項制度的實施狀況,確定和解析影響實施效果的各種因素,并比較和借鑒德國各聯邦州文化教育部長聯席會議制度做法,結合已有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議,綜合形成可行的改進方案,以擴大該項制度在省域高職教育發展方面的實際貢獻度。

綜上所述,省域在建立和運行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時,應打破政府層級限制、部門職能限制和社會行業組織資格準入限制,吸納各方面的利益相關者參加聯席會議,提升會議代表的廣泛性,增強會議決議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對省一級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可做以下方面的改進:第一,規范與會主體范圍、代表資格及其數量、權利和義務。除上文所及7個政府部門之外,主管或者舉辦高職院校的省級其他業務廳局、地級市政府和國有企業,職司管理高職教育事務的同級黨的機構、同級其他相關政府部門,與高職教育相關的行業組織,高職院校(同時代表學生)均應派出代表正式參加會議。官、產、學各方參會代表數量對等、地位平等、表決權同等。第二,建立健全組織機構,設置辦事機構,制定和施行會議規則,嚴格遵照預定議程,形成易于操作的會議決議。決議必須付諸無彈性的表決機制,呈現各方意見協調的最終成果,保證決議的共同標準性,也留存各方立場的差異。決議中須設置匹配完成期限的進度控制措施,保證決議不致落空。第三,將會議決議制成規范性的建議制度文本,各方將建議制度文本納入內部程序,并使之在通過后成為正式制度。

(二)橫向職能:行業部門分工

高職教育管理體制的橫向職能部門配置問題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問題是“一”型管理模式和“多”型管理模式的選擇問題;第二個層次的問題是在“多”型管理模式下各個橫向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與協調合作問題。

對一個國家而言,“一”型管理模式或“多”型管理模式何者為宜,取決于該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政治體制等多重復雜因素。我國現下的省域高職教育橫向部門配置在職能上實行“一主多元”的原則,以教育部門的“一”為主、以業務部門的“多”為輔,多個業務部門服從教育綜合部門,與國家設計的多元化舉辦體制相契合,凸顯對高職教育必須貼近行業企業才能實現內涵發展的規律性要求的響應。這是我國對第一個層次的問題給出的答案。

省域高職教育橫向部門配置在數量上主要體現的是“多”型管理模式的特點。在這種橫向職能部門體制中,管理高職院校的多個部門之間容易導致部門利益壁壘、政策矛盾沖突、互相協作困難等問題,第二個層次的問題在我國成為現實和難題。中央政府對于這一問題采取的解決辦法是“三令五申”,通過召集會議、印發專文、立法明定等形式對涉及部門進行職權范圍界定,效果不夠明顯。盡管國務院曾經在1991年10月、2002年8月和2005年10月先后發布過三份關于職業教育的專門文件,全國人大于1996年9月制定和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其中都強調職業教育管理各政府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但政策法規疊加實施的結果照舊是“三個和尚沒水吃”,現行管理格局不免受到詬病。

資源依賴理論為行政部門堅守壁壘的內在邏輯提供了解釋,表明部門打破利益壁壘走向協作存在現實可行性。該理論認為,組織網絡整體內部各個行政部門之間的表面關系取決于隱藏其間的深層的資源分配和占有關系。盡管行政部門會因維護行政自主權而回避合作,但或出于競爭資源的需要,或出于共同利益和目標,或出于維持相互依存關系的需要,各個行政部門將與其他行政部門產生資源依賴關系,與其他行政部門主動進行行政協調。整體性治理理論提出系統的理論主張和應對機制改進職能部門效能推進行政協調。整體性治理理論主張在縱向層級、橫向職能和跨界公私部門三種治理環境中,針對政府服務碎片化、機構職能分散化等低效失序現象,建立與部門化和碎片式方向相逆的職能關聯機構和大部門制治理結構等整體主義運作格局,提高政府治理效率,改善政府部門與社會公眾的關系。

根據資源依賴理論和整體性治理理論的要求,高職教育管理體制與“橫向職能說”的結合點可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認識上,回歸公共治理理念,各行政部門彼此自立與合作協調相結合,提供優質公共管理;二是在舉辦體制上,政府部門辦好示范性職業院校,行業組織立足行業企業發揮專業指導職能,政府、社會共同辦好高職院校;三是在管理結構上,突出省級教育部門的綜合管理地位,廓清省級管理部門的權力邊界,形成推進高職教育發展的整體性行政力量。

[注釋]

①周遠清.關于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幾個問題[J].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1997(7):8.

②③周遠清.完善體制改革 深化教學改革 強化教育思想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02(11):5,5.

④佛朝暉,邢暉.轉型期高職院校發展的政策期待——基于對120名高職院校書記、校長的調研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3(1):17.

⑤陳喆.中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實施效果研究——以2003—2014年間48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為例[D/OL].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6[2017-12-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602&filename=1016718712.nh&uid=WEEvREcwSlJHSldTTEYzVnB3ZDE0YkdTSFZGbmVQQm5zeU9xS0kweGhlbz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jQ5NTREa1ZiL0pWRjI2R0xTNUZ0Yk5yWk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S2ZadVJxRmk=.

猜你喜歡
管理體制高職教育歷史
國外自然資源管理體制對比分析——以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為例
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1:52:25
微商思維在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57:22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51
論各地高新園區管理體制
中國市場(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第一页在线|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成人午夜网址| 亚洲人成网址|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四虎永久在线|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精品福利视频网| 日韩色图区|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91国内在线观看|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91蝌蚪窝|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人妻21p大胆| 欧美伦理一区|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性视频久久|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第二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成人午夜| 国产精选自拍| 欧美色亚洲| 国产色网站|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国产视频大全|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91青青草视频| 欧美在线黄|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午夜| 欧美日韩v|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日韩欧美色综合| 在线看国产精品| 夜夜爽免费视频|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国产精品粉嫩| 国产jizzjizz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韩免费网站|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a在线看|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天天色综网|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成年人国产视频|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制服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