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隆 龐琳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傳統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然后闡述了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特色,最后提出了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建設思路:建立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平臺,探索高職院校英語專業教改新模式;重構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滿足現代學徒制的教學要求;打造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第二課堂,滿足現代學徒制課程的多元性要求。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高職院校 英語專業 課程體系
[作者簡介]李培?。?978- ),男,廣西柳州人,右江民族醫學院,副教授。(廣西 百色 533000)龐琳(1979- ),女,廣東化州人,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廣西 南寧 530007)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8)06-0092-03
一、傳統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傳統的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由教師課堂上講解教材知識,學生被動聆聽,師生之間交流較少,教師主導了整個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科專業知識的教學,忽略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學習過程的真實體驗。這樣一來,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課程既缺乏教學趣味性,又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學效果不佳,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難以滿足社會對英語專業學生的需求。
2.教學實踐過程與社會需求脫節。教學實踐對高職院校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高職院校英語專業教師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注重語言知識的講解,忽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同時,大部分教師沒有將英語專業課程與學生未來職業緊密結合的意識,也沒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識,導致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與社會的實際需求存在差距,不具備較強的社會競爭力。
3.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很多高職院校根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制定培養目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側重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技能,而對學生的未來職業需求、就業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及跨文化適應能力等不夠重視,導致學生“高分低能”,不具有較高的語言水平和較強的綜合素質。
二、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特色
所謂“現代學徒制”,就是將傳統的學徒培訓方式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學校與企業合作式的職業教育制度”,是對傳統學徒制的發展。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學生入學即就業,一部分時間在企業生產,一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習?,F代學徒制有助于促進行業企業參與到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之中,能夠實現專業設置與行業需求、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職業教育與終生學習等方面的緊密對接。建立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主動服務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職業精神、職業技能、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國內急需職業英語人才。接下來我們就進一步探討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特色。
1.統一規范的專業人才培養標準?,F代學徒制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英國。隨后,英國建立了統一規范的國家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標準體系。該體系要求學生需滿足以下四個基本條件才可畢業:第一,學生畢業前需要通過國家外語職業認定的考試,獲得與英語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第二,學生完成英語專業課程理論與技能的學習,符合規定的英語專業技術標準;第三,學生經過通識類課程的學習,具備相應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學習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等;第四,學生需要履行企業培訓過程中要求承擔的責任和義務?,F代學徒制明確了學生(學員)要學會什么知識與技能,同時把學生英語學習與企業職工培訓相結合,從行業企業人才需求角度對學生提出了相關要求,使得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相統一。
2.多元整合的英語專業課程觀。課程觀是對課程的各種認識和看法的總稱,包括對課程的概念、課程的編制、課程的實施、課程的評價等各個方面的認識。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從學科本位過渡到能力本位再到工作過程,英語專業課程觀也隨之改變。國外現代學徒制下,英語專業課程實現了多元學科的交叉與融合,以培養英語專業人才的崗位勝任力為根本。現代學徒制的課程觀要求英語專業課程建設要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遵循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規律,具有多元性的課程要素,培養學生語言技能的同時兼顧學生人文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養。
3.專兼職教學團隊的協助與互補?,F代學徒制下培養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應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學隊伍,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發揮專職教師具有較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優勢,又要發揮兼職教師社會實踐經驗豐富的特點,兩者取長補短。英語專業專職教師因其教育背景和工作環境,具備扎實的英語學科知識,但缺乏較強的職業實踐能力,這就需要引入社會上從事英語相關工作的兼職教師。同時,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相互幫扶,在英語專業課程的組織實施、科研協作及專業建設等領域協同配合、共同提高,有利于提升整個專業教學團隊的能力。
三、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建設思路
1.建立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平臺,探索高職院校英語專業教改新模式。現代學徒制是一種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推進的新型育人模式。《大綱》指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p>
高職院校可采取以下措施來促進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平臺建設:(1)教學環節方面,采用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安排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到外企、外事部門、外貿和翻譯公司等單位參加培訓和實習,讓其了解實際工作環境下員工的英語應用情況。(2)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積極打造“雙師型”英語專業教師團隊。一方面,對專職教師進行職業培訓,安排他們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另一方面,引進涉外企事業單位中英語專業實踐經驗豐富和教學能力較強的人員做兼職教師,改善教師隊伍結構。(3)教學資源方面。專兼職教師合作編寫教材,把涉外工作中的鮮活題材引入課堂中,提高教學效果。(4)學習效果評價方面。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目的,建立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考核模式。
2.重構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滿足現代學徒制的教學要求。課程體系是指同一專業不同課程門類按照門類順序排列,是教學內容和進程的總和,課程門類排列順序決定了學生通過學習將獲得怎樣的知識結構。課程體系主要由特定的課程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和課程活動方式所組成,其中課程觀起著主宰作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英語專業需要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個性化需求,構建符合現代學徒制要求的課程體系。
首先,制訂符合現代學徒制要求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方案的制訂要先做好英語專業人才需求市場調研,了解英語類人才職業資格標準、崗位技能和工作環境等信息。在此基礎上,培養方案要重視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以及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其次,英語專業課程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構建基于能力培養的英語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模式,以學生實踐活動為主線,創設如國際商務談判、外事接待等真實工作情景,使學生真切、自然、輕松地實踐語言活動,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打造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第二課堂,滿足現代學徒制課程的多元性要求?!陡呗毟邔=逃⒄Z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指出,高職院校要“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具體操作層面上,首先,英語第二課堂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與條件,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第二課堂的活動形式要體現“全方位”“多層次”的特色,開展英語專業競賽、英語沙龍、英語辯論賽、涉外職業資格證培訓和翻譯工作坊等活動。其次,英語第二課堂要加強管理,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為了確保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有序組織,高職院校要從經費、場地、設備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此外,高職院校要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評估英語第二課堂的成效。評價機制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以促進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發展為目的,從而最終實現高職院校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海霞.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實踐引發的思考[J].高教學刊,2017(15).
[2]李雅穎.指向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英語實踐教學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2).
[3]譚英芝.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企業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37(11).
[4]徐春梅,趙興民.國外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特點與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6(19).
[5]宋亞林. 模具專業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建設實踐[J].鄂州大學學報,201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