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沛城
【摘 要】信息化時代深刻地改變著社會上的各個領域,把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進行充分融合,這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新方向,需要廣大教師不斷探索研究。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難懂,小學數學在教學中要注重探索融合信息技術,發揮其積極教學價值,從而達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幾點嘗試,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信息技術 融合
隨著當今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教育教學改革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徹底轉變,借助圖文聲并茂的特點,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教學效果顯著提高。對于小學數學這門重要的基礎學科的教學來說,不應該只將數學課堂作為傳授知識、訓練解題能力的場所,小學數學教師要思考和嘗試如何實現教學與信息技術的充分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方式,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一、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關鍵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激發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F代信息技術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備了趣味性、豐富性、多樣性的特點,利用信息技術的動畫、圖像、解說、文字、音樂等多種信息,能使學生通過電教手段,觀其境、聞其聲、觸景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能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難點,從而對知識能有更深一步的認識。例如在教學“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時,由于很多小學生不具備空間思維能力,此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示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各角度形態,在圖形的不斷旋轉變換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高,同時也能初步培養他們的立體空間思維。同樣,在“認識圖形”講解過程中,可也以借助于多媒體設備展示他們喜愛的圖片,如圓形的糖果、方形的巧克力、長方形的桌子等,從而激發出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實現精講
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的特點,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明、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數學課本上的例題、插圖、推理、證明等等都是靜態的材料,運用多媒體把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把抽象的知識情境化,有利于創造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同時讓學生學會用運動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教師運用課件可以把復雜運動的過程展現出來,讓學生有直觀的了解,從而突破難點,把平時非常難以講授的內容輕而易舉地讓學生接受,顯示出巨大生命力。例如在進行“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白板向學生展示由兩根木條組成的活動角,然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將角變得更大或者變得更小。在學生進行初步討論之后,教師可以利用旋轉功能控制一根木條向外旋轉,學生通過觀察就能發現角度變大了,然后教師再利用同樣的方法將一根木條向內旋轉,學生就可以發現角在慢慢變小。通過這樣的演示,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角的大小與角兩邊開叉大小之間的關系,進而對角的特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教師再利用白板畫圖功能延長或者縮短角兩邊的長度,學生通過觀察就能夠發現角的大小與角兩邊的長度并沒有關系。利用電子白板進行生動形象的演示,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事物之間的區別和內在聯系,使小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更好地攻克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的重點、難點。
三、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成為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決策者。教師更多的處于協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幫助學生行使主人的權力,與學生一起去面對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電腦能取代老師的許多工作,多媒體教學工具圖文聲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并且具有動態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過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因為它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特點,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另外,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引發學生興趣、活躍氣氛、組織課堂,幫助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當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的狀態時,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就更靈敏,記憶力會大大增強,聯想也會更加豐富,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學習潛力可以得到更大發揮。
四、開展信息技術教學,聯系生活實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著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應該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借助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于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知識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出示游泳池貼磚的生活場景,會使學生很好的理解計算長方體表面積時只需要計算5個面的面積之和。再比如在學習“銳角和鈍角的認識”知識時,如果讓學生直接找身邊的銳角和鈍角,學生會感到突然,這時可以展示一些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畫,幫助學生回憶,這樣使學生對學習即不陌生,又不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五、結語
總之,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應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思維訓練為核心,以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開展自主探究,更能夠滿足他們的內心學習需要,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有助于激發創新意識。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充分融合,這是現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廣大教師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完善,一定會讓教育事業發展之路越來越光明!
參考文獻
[1]賈彩琴 . 淺析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2017(01):55-56.
[2]代振業 . 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9):39-40.
[3]張永紅 . 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實踐探討[J].讀寫算:教師版,2017(02):92.
[4]張雯婷 . 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