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靖雯
【摘 要】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也是展示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途徑。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全局意識與長遠眼光,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及時調整課堂的引導方向,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首要原則,對作業內容進行精心設計,開闊學生的想象空間,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有能力、有興趣主動完成作業任務,可以逐漸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彰顯人生的最高價值。高中語文作業設計策略多種多樣,有賴于教師們的不斷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 作業設計 策略 研究 分析
優化設計語文作業,一方面能夠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打消學生的成長顧慮,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為教師提供充足時間設計個性化的活動方案,最終取得課堂教學成效的事半功倍。高中生已經具備自主分析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作業任務強調難度的逐漸增大,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理論知識,并在思考中進步、進步中成長,促使教育現代化進程得以持續加快,我國整體的教育水平得以全面提升。筆者憑借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簡要論述幾點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
一、高中語文作業特點
1.主體性
高中語文作業設計偏向主觀性,提倡由學生自主選擇,獨立思考。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對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素質教育理念與創新教學元素有機融合背景下,教師有必要、有責任、有義務進行作業設計思路的多元化轉變[1]。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活躍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雙向發展目標的順利達成而言至關重要。
2.層次性
作業設計時,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及理解能力,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促使每個學生都能走上個性化的發展道路。語文作業設計應具備一定的層次性,豐富的作業內容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范圍,挖掘出學生的無限潛能。
3.綜合性
作業是一個綜合性產物,它不僅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也是語文課程動態的生長性拓展,也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更是促進學生語文認知、能力、素養、人格、情感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設計專題化的合作性作業,有利于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二、高中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
1.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知識,就要引導學生充分的體驗生活,讓學生內心有充實的情感[2]。比如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如果直接要求字生寫一篇作文《我最擅長的一件事》,部分學生可能就不知道該去寫什么,有些學生可能直接借鑒網上同名的文章??墒侨绻處熞髮W生把最擅長的事做出來,然后以做這件事情為主題寫一篇文章時,學生就不能以敷衍的態度對待這項作業。有一名學生表示,教師要求他們做出擅長事情的成品(可用拍照來證明或交成品)和記錄做這件事時的心情為作業。她平時很喜歡繡十字繡,家里堆滿了繡具,教師布置了這篇語文作業以后,她就決定去為朋友繡一個枕套。這名學生談到,她一邊繡十字繡,一邊回憶和那位朋友之間的感情,她回憶起她們相處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情,等她繡完的時候,發現自己有很多話想說,于是,她順利的寫完教師布置的作文。高中語文教師在為學生設計語文作業時,要意識到不能用灌輸式的策略布置語文作業,而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去設計語文作業,讓學生從生活實踐作業中感受到語文知識。
2.講究作業合作設計
講究作業的合作性,就是讓學生在小組或小團隊中完成作業,互相幫助,相互溝通,他們可以從自己的興趣出發,依據一定的目標任務設計,選擇適合自己的團隊,開展既獨立又協作互助的活動,通過有指導的合作和參與,使作業內化為他們的感情和智力。設計合作性的作業,既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又培養和鍛煉學生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能有效地避免傳統作業的單一性的缺點。比如,筆者講解完魯迅的《藥》之后,告訴學生新版的高中語文課本已經刪除了這篇文章。以此作為這次合作性作業的起點。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了起來,以同桌為單位,開始了討論。接著,筆者讓學生上網查閱資料、課后閱讀魯迅作品,明確自己的觀點。學生根據材料、信息、現象等,自動分成了兩大陣營,每個陣營又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根據本組的計劃、分工,積極開展合作探究。學生有的查找資料,提供材料;有的將資料組織整理,寫成書面報告;有的澄清現象,解釋問題;有的調查實踐,問卷求證。最后我們一致決定以辯論的形式作為了本次作業的呈現形式。學生個個認真投入,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和自我意識都得到了極大提高。
3.鍛煉學生應用能力
語文教師可布置項目式的作業,讓學生在研究項目、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加強漢語語言應用的能力。比如,引導學生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時,語文教師如果僅僅只讓學生學習這一首詞,學生可能依然不會鑒賞宋詩、不能嘗試仿寫宋詞。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研究一個項目《鼎盛時期詞的藝術――宋詞的研究》這個項目,讓學生從宏觀的角度著手讀宋詞。教師可引導學生研究詞這種體裁的產生、宋朝時期詞的特點、宋朝時期詞的分類等。當學生掌握了足夠的理論知識以后,學生就能夠嘗試自己仿寫宋詞。有一名學生在研究這一課題以后,談到他的感受:宋朝的詞之所以被稱為詞藝術的巔峰,是由于當時詞藝術已經全面的成熟,以數量、質量、類型來說,宋朝的詞藝術正處在巔峰時代的緣故。之后雖然也曾出現過優秀的詞人,然而那些詞人的創作技巧、創作范圍、創作意境等都未超越過宋詞的范圍。這名學生通過系統的研究,掌握了詞這種體裁的要點,以后學生就能以這種理論為指導方向創作詞。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設計作業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作業設計作為語文教學中十分關鍵的一環,只有策略正確,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其學習能力。我們應一起努力,讓作業不再成為學生心中的包袱,而變成語文學習的強大動力。
參考文獻
[1]王春梅.有效教學理念下的作業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7(13)94-95.
[2]韓麗.精心設計課堂作業創造學生讀寫新空間[J].中學語文,2016(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