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岷
校園運動安全是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范疇。校園運動安全管理,關系到每一名學生能否在學校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關系到每位教師能否在一個和諧、安全的環境中教書育人,關系到學校的整體育人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校長作為學校的第一責任人,承擔著校園安全管理職責,扮演著統籌、督導等多種角色,既要管理好學校的體育活動場地、設施安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組織安全,又要做好校園運動安全風險規避預案,處理突發事件,做好教師、家長的溝通、協調事宜。學校體育工作中,校長應充分發揮引領、組織、監督作用,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做好校園運動安全防范工作,筆者認為,校長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增強師生安全意識
把校園運動安全納入到學校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多手段、多渠道加強校園運動安全的輿論宣傳,使全體師生真正明確防止運動傷害的重要意義,從認知上增強防范意識,做到警鐘長鳴。作為學校的一把手,筆者每學期開學初,都會對校園運動安全全盤考慮,統籌規劃,并借助視頻播放校園運動安全宣傳片,組織開展校園安全知識講座、校園安全案例分析等主題活動,給全體師生上好安全防范第一課;通過校園安全宣傳欄,營造氛圍,做好校園運動安全宣傳動員工作,增強師生安全意識,提升師生安全防范能力。
二、健全安全管理網絡,精細落實安全舉措
安全管理網絡平臺的搭建,及精細有效的落實,能夠防范校園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在健全校園安全管理網絡中,作為校長,筆者首先建立、健全以校長室、體衛組、年級部、班主任、科任教師、學生學習小組為主體的校園運動安全管理網絡,并組建各部門安全工作團隊,使教師明確職責、合理分工,科學制訂出各部門的安全工作職責;其次制訂了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和預案,如《體育教學、大課間活動、運動訓練安全管理制度》《班級體育競賽活動安全落實措施》《學生體育運動安全目標》等。
1.定制度、定預案
校長室依據區教育局工作意見制訂了《鄭集中心中學預防運動傷害考核獎懲制度》《鄭集中心中學校園運動安全管理制度》,并將其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行動準則及校長室對各處室安全工作進行考核的依據;完善了科學的運動安全應急預案,保證學生在發生意外后,能夠及時得到救治,消除或降低了體育運動傷害風險。如,學校某體育教師在上長跑課時,一名學生突然跌倒,躺在地上。體育教師第一時間查看跌倒學生情況,讓其保持正確的姿勢,并通過觀察確定為疑是心臟問題,同時立即告知校醫,安排車輛送醫院救治。校長獲知情況后及時安慰家長、學生,經過及時救護,學生無大礙,家長滿意,沒有產生負面影響。
2.定規范、定措施
依據《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例》,校長室與體衛組共同制訂《體育課安全行為規范》《大課間體育活動行為規范》《課余訓練行為規范》《學生運動意外傷害保險規范》等,并依之開展體育工作。此外,校長室協助年級部統一管理,落實好各項體育活動,做到活動開展有計劃、有過程、有考核,監督考核到位,并將此項工作列入對班主任、體育教師的績效考核中。
3.定辦法、定落實
依據學校運動安全工作的總體要求,校長室聯合體育教師、班主任制訂過程管理辦法并要求認識落實。具體如下:一是觀察,即觀察每個學生的精神狀態,發現學生有身體不適的現象要及時勸阻參與運動;二是緊跟,即要求學生參與的集體體育活動,教師要全程參與,不得離場或遠距離遙控;三是督促,即嚴密組織好學生每一次的體育活動,督促學生遵守紀律,規范學生的運動行為;四是糾正,即教師要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運動過程中的違規行為。
班主任是校園運動安全的具體管理者。校長室對體育課以外的校園活動,加大監督力度,并充分發揮班主任的監督、管理作用。如,學校組織的活動,要求班主任必須親自到位、全程參與,擔負起組織、指導、監督、安全管控的責任。為便于管理,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每班分成若干體育項目小組。活動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互助式學習,大家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共同訓練,共同提高。每組設立安全監督員,小組成員輪流值日,監督、糾正本組成員的違規行為,班級對各組的表現每周進行評比,校長室每學期選出若干優勝小組進行表彰獎勵。此種方式的運用,收到了良好效果,體育課堂及其他校園活動中,基本避免了運動傷害事件的發生。
三、規范課堂教學行為,消除課堂安全隱患
體育教師是預防運動傷害最直接、最有效的管控者,規范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可以有效規避學生體育活動中的安全隱患。基于此,校長室從體育教學突發事件處理、運動場地建設兩個層面提出要求:
1.嚴密組織體育教學,即時處置突發事件
體育教師要科學地組織教學,教學過程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組織教學規律、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對學生的運動負荷做到科學的、合理的安排。當遇到突發事件,體育教師要冷靜應對,機智處理,將運動傷害降低到最低點。
體育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上課穿運動服,不帶鑰匙、堅硬物品等上體育課,課前也要嚴格檢查學生,課中適時提醒,并要求學生嚴格遵守,以此加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教育,培養學生遵守紀律、服從指揮、團結互助的意識。課堂上禁止學生嬉戲打鬧、任性蠻干、動作粗野和有違反運動規則的行為;有效指導分組活動,并幫助安全監督員做好督查工作。此外,體育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狀態進行有效自我評價,并以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不正常苗頭要及時與學生溝通,防止學生帶著畏懼情緒或在身體不適時參與運動。
2.規范運動場地建設,消除場地安全隱患
學校體育運動場地的建設要符合國家標準,選擇安全性能好的運動器材,并對器材進行定期檢查維修,同時要求體育教師在上課前對運動場地、體育器材仔細檢查,確保一切安全,合理劃分學生運動場地,消除一切因場地因素可能對學生運動造成的傷害。
四、完善安全保障措施,確保校園運動零風險
1.配備安全監督教師
學校統一配備安全監督教師,負責檢查、監督學生在校內的一切校園活動。安全監督教師要安排學生在指定場地進行有序活動,及時處理好學生的危險動作及行為,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2.配備專職醫務人員
加強學校醫務室的建設,做好傷害監測工作。醫務人員對本校學生在體檢中發現的問題建立專門檔案,并通報家長、班主任、體育教師,安排適宜的活動,力求做到既有適宜的運動,又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3.購買學生、幼兒平安保險
筆者學校是徐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除了給每個在校學生購買學生、幼兒平安保險之外,在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市級比賽時,都會為參賽學生另外購買一份短期意外險。
校園運動安全是校長們的必修課,必須以一種客觀的態度去看待,以積極的方式去思考,切實做好對師生校園運動安全知識的教育,提高防范能力,減少運動性傷害事故的發生,使學生安全、快樂、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