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奇俊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我國的教育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需求,人們對于教育事業發展的關注度也愈來愈高。教育的最終目的要服務于學生的長遠生存及發展,也就是社會就業與職業發展。因此高校創業就業一體化的教育模式及方針是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高等教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必經之路。當今國情下我國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擴招政策,每年面臨就業的畢業生數量居高不下,但是社會資源下的可提供崗位數量卻極為有限,因此在此情況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就成為了各高校及全社會高度重視的一個棘手問題。所以,構建大學生創業就業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有效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及素質水平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同時對于增強學校的綜合核心競爭實力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動性作用。本文將建立在對我國當今大學生實際的創業就業能力及現狀的分析下,對如何進一步構建大學生創業就業一體化培養模式進行了詳細論述。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于應用實踐能力較強、創新思維活躍的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愈來愈高。與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相對應的便是大學生的創業及就業問題,因此也越來越受到了普遍的關注和重視。但是縱觀當今我國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現狀,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及創業思維普遍較低,而就業方面就個人能力而言也達不到普遍的社會需求標準。因此,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和環節,應充分認識到當今現狀,加強大學生創業就業一體化教育培養體制機制的建設,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個人職業素養,滿足社會人才需求及大學生個人的長遠發展。
一、我國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的現狀分析
(一)創業就業能力較差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創業及就業能力依然不容樂觀,于就業而言大學生的個人職業能力及素養較差,于創業而言大學生的思維觀念又普遍落后。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經實踐研究表明,與我國當今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及弊端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國當今的高校教育缺乏創業就業方面的專門的、系統性的課程教學與計劃安排,只是依照相關任課老師的個人意愿進行基礎性的普及和理論講解,學生對于創業和就業方面的知識缺乏深入的理解及認識。
(二)就業觀念落后
當代的很多大學畢業生,在面臨找工作就業的時候,主動性普遍較差。究其原因,是由于其就業觀念的落后性而導致的,這部分大學生群體普遍存在等待用人單位主動聯系自己、依靠父母及家庭關系等就業途徑,而不具備主動像用人單位推銷自己的意識和能力,對于創業而言就更加不敢于嘗試。同時,當今大學生對于職業的挑剔性較強,高不成低不就。多種情況的夾擊下,就造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
(三)缺乏創新能力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體制的變革與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對于就業人才的創新能力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但是,我國的高校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新精神及能力,無法適應社會的職業訴求。創新能力的缺乏不僅無法使高校大學生滿足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更加無法根據社會經濟的現狀提出好的創業想法,造成了就業與創業兩難的職業現狀。同時,大學生創新能力的缺乏,使得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無法對市場現狀、人員管理等進行正確的理性思考及分析,導致盲目行動,造成創業失敗及財物損失。
二、高校大學生創業就業一體化培養機制的構建策略
(一)完善高校創業就業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
要想真正的貫徹及落實高校對學生創業就業一體化的教育方針及目標,就要防止其流于形式和口號,真正的將創業就業一體化教育與教學融入進日常的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大綱中,引發教職工和學生高度的重視。同時充分調動學校的資源,向學生推薦就業信息及創業項目,推動大學生建立對社會現狀的理性認識,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建立校園就業資訊管理處,在學生面臨就業及創業疑惑時,可給予科學理性的建議及指導。
(二)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建立
在大學生的創業及就業過程中,對于大學生的個人職業能力及素養的要求是首位的,也是決定其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而在這其中,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是創業就業中極為重要的核心能力。因此,在高校創業就業教育中,任課老師一定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考和實踐體驗,并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建議和指導,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其次,在創業就業過程中,需要的是團隊的支持和合作,因此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團隊內的溝通及交流。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教育作為國家人才輸出的搖籃和重要基地,要充分重視大學生職業素養及能力的培養,建立創業就業一體化培訓的完善機制。在這過程中,各大高校要理性的認識到當今大學生在創業及就業中的現狀和不足,及時調整教學措施及手段,實現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素養的不斷提高,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及社會用人壓力的困境。(作者單位為江西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