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金
教學督導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目前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已逐步受到重視并有序開展,但同時也還存在機構機制不健全、督導觀念偏差、督導形式呆板、督導內容偏失、評價反饋不到位、改進落實不徹底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教學督導規章制度,改進完善工作機制,更新督導觀念,明確督導的職能、職責,增強服務意識,樹立以人為本、平等交流的工作理念,堅持“督促”與 “指導”結合的原則,拓寬督導途徑,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教學督導工作模式,不斷提升工作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學督導工作是學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督導的任務是收集教學信息、規范教學管理、對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檢查、評估與指導。其重點是促進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建設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1 機構機制不健全
很多高職院校學校成了專門的教學督導機構,但真正專職做教學督導的人很少,幾乎都是兼職做督導工作,由于其它工作事務較多,教學督導工作處于應付狀態或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運行機制,導致教學督導的效果大打折扣。
1.2 督導形式呆板僵化
現在高職院校的教學督導形式主要包括:教學檢查、督導員聽課、收集學生意見和抽查試卷及考試成績等,主要還是停留在檢查、監督等“職能式”的層面,沒有體現教學督導的“服務功能”,沒有達到“督”“導”雙贏,共同發展的效果。
1.3 評價反饋不到位
1)少數教學督導員督導觀念不明確,未能很好地履行督導工作的職責,常會因為人情世故或礙于情面對督導工作應付了事,比如包庇、掩飾、瞞報違紀現象;評價聽課時只說優點,不說缺點和不足等等。
2)對教學檢查、聽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以及學生反映突出的問題雖然都收集整理出來,但沒有及時反饋給教師本人,也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方法。
1.4 督導觀念有偏差
部分教師在觀念上對教學督導存在抵觸情緒,甚至認為教學督導就是監督教師,是來抓小辮子,總是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擺在督導的對立面,敬而遠之,應付了事,意識不到教學督導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1.5 督導內容偏失
高職院校目前教學督導的內容存在偏失,具體表現為:重視督導教師的教學過程、教學方法與教學結果,忽略了督導學校的教學管理與督導學生的學習狀態;重視課堂理論教學督導,輕視其他教學環節(如:實驗、實訓、實踐教學環節)的督導;重視教學秩序的檢查,忽視對育人環境、學科建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督導。
1.6 改進落實不徹底
教學督導過程中,確實也查找到一些不利于教學質量提高的問題,諸如:少數教師對備課不充分,內容不熟悉,教學組織零亂,教學方法當,教學效果不理想等;部分學生的專業目標不明確,學習勁頭不足,在課堂中時有違紀現象發生等等。但找出問題后沒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一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2.1 健全機構 ?保障充分
學校應結合實際成立專門的教學督導機構,該機構必須學校領導親自掛帥,具有權威性,不應附屬于某個部門,教學督導人員可由教務處、各系部教學管理人員、教學名家名師等多層次人員組成,并配備2—3名專職督導教師,處理日常事務。另外,學校必須提供必要的教學督導的經費,保證教學督導工作正常開展,有序進行。
2.2 建規立制 ?有章可循
學校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相應的教學督導規章制度,明確教學督導的內涵、定位、職能職責、工作目標和具體任務等,明確各級各類教學督導員的工作職責、權力和義務,做到有章可循,規范工作。
2.3 更新觀念 ?達成共識
學校應該在全體教師和學生中廣泛宣傳、多做動員,要讓全體教師、學生意識到教學督導?是現代教育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教學督導工作并不是一種“揭短”,而是一種交流、學習、評價與提高,其最終目的是全體師生共同提高、共同發展。引導教師主動參與到督導工作中來,提升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模式,積極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真正發揮教學督導的作用。
3.1 以人為本 ?平等交流
教學督導要確立“以人為本,以發展為目標”的工作理念,教學督導員不能以“督導者”自居,擺“老資格”, 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尊重被督導教師,營造寬松和諧的良好氛圍,通過良好的交流溝通技巧與被督導對象一起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
3.2 督導結合 ?重在指導
教學督導要把“督”“導”有機結合起來,把工作重心落在指導、服務上,強化教學督導的服務功能。 “督”有監督、檢查、評價的職能,其目的是發現問題、找出教學管理、教學各個環節中的差距和不足;“導”具有引導、指導、導向的職能,其任務主要是針對督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方法。因此,在教學
督導工作中要既要發現問題,也要解決問題,避免只“督”不“導”或重“督”輕“導”,方能達到教學督導工作的最佳效果,從而促進青年教師不斷成長。
3.3 拓寬督導途徑 ?多元立體督導
1)課堂教學督導
隨堂聽課要注意兩個方面,在教師方面要關注教師教學態度、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紀律等情況。在學生方面,既要關注學生出勤、課堂紀律,還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狀態,及時針對學生的思想問題,給予疏導,排憂解難,真正做到關心、愛護和發展學生,促其身心健康成長。
2)實踐教學督導
督導人員不僅要進入實驗實訓室,與實驗教師交流、溝通,了解實驗實訓條件,檢查實驗教學開展情況,還應該深入到實習生所在實習醫院或實習單位,檢查實習生的實習狀況,了解單位對實習生的教學、管理情況,征求實習單位的意見和建議,以便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改革,提高實驗教師和實習帶教老師的帶教水平,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及綜合素質。
3)考試環節督導
考試是檢驗教學的重要環節,督導人員應全程、全方位參與學校的課程考核,包括檢查試卷難度、試卷質量,做好試卷保密工作,參與考試的巡考,檢查試卷分析和成績分析,檢查實踐技能考試的實施情況等;重點課程實行教考分離、集體閱卷。
4)嚴格教學檢查
教學督導機構應有嚴格的督導值班制度,檢查教學秩序、教學環境、教師到崗情況、學生上課情況等,全方位“督教”、“督管”、“督學”;教學督導員要定期檢查教師有關教學材料,如教案、教學計劃、課件等。檢查要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發現不足要及時反饋,督促整改。
5)收集學生意見
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意見;設立班級教學信息員,收集學生對教師任課情況的意見和建議;學期中和學期末進行民意測驗,進行學生評教調查。此外還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搭建網絡平臺(電子郵箱、QQ、微信群等),讓學生在網絡上反映對教學的建議、意見和要求,對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評價。
6)推進落實整改
收集、整理、分析來自各種督導途徑的教學信息,對比較突出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找出解決方案,推進教學改革。比如:將教學督導檢查結果、學生反饋的意見、考試成績等納入教師先進評比、職稱評聘和績效考核等,維護教學督導的權威性,真正發揮教學督導的作用。
總之,教學督導工作是一項嚴肅而神圣的工作,高職院校的領導、教師和學生必須充分認識到教學督導工作的重要性,上下聯動,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實施教學督導工作,達成教學督導的目標,真正提高教學督導工作的有效性,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