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順麗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行為干預對腎穿刺活檢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50例腎穿刺活檢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劃分為A組和B組,均是75例。A組給予心理行為干預,B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A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2.00%,B組為26.67%,對比差異明顯(P<0.05);A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33%,B組為88.00%,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為腎穿刺活檢術患者行心理行為干預可減少其并發癥情況,且護理滿意度較高,具有較佳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心理行為干預;腎穿刺活檢術;并發癥;護理效果
腎臟病的臨床發病率較高,且會導致多種并發癥。臨床中多采用腎穿刺活檢術進行疾病分型與病情程度診斷,并以此為依據決定治療方案。但該術式屬于有創操作,會對患者機體造成一定損傷[1]。若患者配合不佳,還可能導致穿刺失敗或是術后并發癥等不良后果。本研究選擇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50例腎穿刺活檢術患者為研究主體,旨在探究心理行為干預對該術式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影響,如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50例腎穿刺活檢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直接批準。隨機劃分為A組和B組,均是75例。A組中,男43例,女32例;年齡是41~79歲,平均(55.14±0.38)歲。B組中,男42例,女33例;年齡是40~78歲,平均(55.05±0.42)歲。對比以上數據,不存有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方法
B組給予常規護理,即健康宣教、生命體征監測、病情評估和應急處理等。A組給予心理行為干預,具體如下。
1.2.1?行為干預?術前應仔細詢問患者的出血病史,并協助患者進行相關檢查。術前1d指導其進行屏氣30s、床上大小便和穿刺體位等訓練。術前遵照醫囑給予止血藥治療,并與B超室聯系,使其做好準備工作,同時準備手術用品。術中嚴格進行無菌化操作,并指導患者有效配合,通過交談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痛感,同時監測生命體征,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生。術后壓迫穿刺點10min,并涂抹碘伏,使用無菌紗布覆蓋再用膠布固定。保持俯臥體位15min,束縛多頭腹帶,將其送入病房。術后于平板床上休息24h,若術后8h生命體征穩定則可解除腹帶,避免出血。術后共取5次尿標本,給予病情動態觀察。每15~30min監測1次脈搏與血壓等生命體征,若連續監測4次均平穩,則改為每1h監測1次。觀察其尿液顏色與量、穿刺點出血與腰痛情況,并指導患者在術后3~5d適度進行床下活動。術后給予止血、抗生素等常規治療。
1.2.2?心理干預?患者于圍術期會出現明顯的恐慌、抑郁與焦慮等心理,護理人員應于患者入院時為其講解疾病知識,普及病情發展與控制原則,穿刺治療的目的與作用,并告知其治療方案,使其掌握疾病知識,進而有效配合,防止出現術后排尿困難等并發癥。同時應評估患者的性格特征,了解其負面情緒發生原因,并針對性實施心理護理。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疼痛、排尿困難、感染、肉眼血尿、腎周血腫和過度緊張焦慮等并發癥情況;并利用自制評價表評估護理滿意度,共100分,分為滿意、較滿意與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通過SPSS 16.0軟件加以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并發癥情況
A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2.00%,B組為26.67%,對比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2.2?對比護理滿意度
A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33%,B組為88.00%,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討論
腎穿刺活檢術是腎臟疾病的主要診斷方法,可科學指導疾病治療方案,改善預后。其具有痛苦度低、創傷性小和恢復較快等優勢,被認為是腎臟疾病的首選診斷方法[2]。但患者于術后可能出現多種并發癥,研究中針對過度緊張焦慮并發癥,采用心理干預措施,可提高其對于該術式治療的認知度,進而減輕精神負擔,使其主動配合檢查,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對于疼痛癥狀采取屏氣、臥位等預先練習措施,可指導其科學止痛。若患者疼痛難忍,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止痛藥,禁止擅自用藥,可確保治療安全性[3]。對于血尿癥狀,采取術后臥床休息、床上大小便和穿刺點壓迫等措施控制出血情況。對于排尿困難癥狀,采取床上大小便和科學指導咳嗽等方式緩解。對于腎周血腫癥狀,可通過適度床下活動和科學排尿進行預防。此外,B超室提前準備、病房提前消毒隔離、術中無菌化操作與術后抗生素治療等措施可降低感染幾率[4]。通過心理行為干預可從根源上規避并發癥情況,使患者的穿刺治療全程均具有較高安全性,進而確保療效。
結果為:A組的并發癥發生率(12.00%)低于B組(26.67%)(P<0.05);A組的護理滿意度(97.33%)高于B組(88.00%)(P<0.05)。與么爽[5]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心理行為干預能夠減少該術式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具有較高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左玲燕,趙艷偉,賀子夏.賞識干預在腎穿刺活檢術患者人文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24):1846-1849.
[2] 馬秋娟,陳書人.紐曼系統護理在緩解B超引導下腎穿刺活檢術患者術前焦慮及降低術后并發癥中的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3(09):52-53.
[3] 玉先,莫國華,韋麗玲,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腎穿刺活檢術后6h內尿潴留發生率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8):112-113.
[4] 蔣云博,史良,蔣瑋.綜合護理干預與傳統護理方式在腎穿刺活檢術中的比較性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36):35.
[5] 么爽,謝紅,郭靜,等.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并發下肢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06):55-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