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水濃
一、走近學困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提供幫助,正確引導
教師應主動向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學習幫助,解決他們的困難。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理,容忍他們的錯誤,尊重他們的人格。在課堂上,生活中,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熱心的期望,努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及時進行心理咨詢、思想教育,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引導他們自律,注重學習,培養堅強意志,勇氣和信心去克服困難。然而,我們傾向于把他們當做累贅,認為是班級的拖油瓶,影響自身的表現,對他們沒有好的對待,用傷自尊的語言對待他們,或者忽視他們,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緊張。我們要知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和諧對學習效果有重要影響。
(二)正確對待,建立平等
教師要正確對待學困生。學困生并不是無藥可救,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成績差的學生也有天賦,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才華能力,所以我們不應該歧視學困生,而是要與學困生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正確的評價學困生,公平對待學困生,給予學困生進步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是期待他的進步。
(三)加強情感互動,治愈心靈創傷
學困生的心靈比較脆弱,而愉悅的情感互動有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學生們在學校度過三分之一的時間,老師自然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現實會使他們自然而然地把希望寄托在老師的愛上。這時,如果學生關愛的需要得到滿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就可以縮短。其實,學困生也是有自尊,但常被自卑掩蓋著。平時工作中,老師應該尋找他的弱點,幫他樹立起自信心。課余間,我常讓學困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幫同學擺好桌椅、放學后關好窗戶、幫老師收發作業本、帶個口信等。他會認為你不會鄙視他,非常信任他,自信心也隨之加強,就會主動親近你。借此機會,我們可以對他們進行一些心理上的輔導,讓他們走出自卑的陰影,因此視讀書為一種樂趣。
二、多措并舉、多管齊下
(一) 方法措施要合理,心理戰術要巧妙
1.建立互助小組
合作學習是學困生轉化的一個重要的戰略。開展“手牽手”和“好帶差”的活動,建立和諧的整體,讓學困生感受集體的溫暖,從而樹立集體榮譽感,努力學習。我在班上組織了一個活動。為學困生安排一個具有優異學業成績的學生,他們每天提醒學困生做作業,并檢查他們是否在早晨完成了作業。這樣,學困生就被要求完成學習任務,而不給學困生機會說他們忘了做作業。此外,每個學困生都能與一到兩名優秀的學生組合在一起。當作業很難寫時,誰先完成,就由他指導學困生寫作業。每一課的練習和作業都能在優秀生的幫助下得到很好的執行。這樣,教師課后輔導壓力得到了緩解,學生之間交流也得到了加強。優秀的學生在輔導學困生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知識也更加牢固,學困生能夠開展有效學習。
2.巧妙地處理學習沖突
長時間的輔導下來,互相幫助的同學也會產生矛盾。你應該注意觀察,你會發現學困生存在不聽話的現象,而好學生也會不耐心,方式不對,兩個人就會產生矛盾。這時,我們可能會對學生的學生生氣:有那么多問題,有好同學幫助還不滿意?你還想做什么?一旦說了這種話,他們就不能互相幫助了。這種矛盾產生了,不能一味地責怪學困生,也不能批評好學生。否則,這個合作小組就要結束了。我所做的是:把它放在一邊,等待他們兩人安定下來。再真誠的指出誰對誰錯,讓他們互相思考,分別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并想自己是否正確,但是教師語言的態度必須是真誠的。如果你很軟,學生們會很軟。你罵得越多,他就越強硬。如果這行不通,我將重新匹配幫助組。
3.提前分配任務,培養自信
自信心是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這些內在價值的情感體驗。因此,自信心在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這節課要講練習,教師就要課前告訴他練習的題型,讓他在課前溫習一下這種題型,他經過課前準備,最少也會做對一兩道題,他就會在表揚聲中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課后,由幫扶的同學為學困生出幾道類似的題晚上回家做。這就是分層布置作業。其他課堂練習也可這樣操作,當學困生只要聽到自己不是錯得最多時,心里就特別高興,自信心也由此加強,學習興趣也就更濃。
4.個人監督,期待進步
個人咨詢是教育改革最有效的方法。對于學習不好的學生來說,學習失敗主要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教師要面對面,耐心教導,不僅要糾正學困生不正確的知識,還要對他們的行為、學習方法加以糾正和指導。對于個人的反應緩慢,學習困難的情況,適當地減少一方面的要求,教師經常給予個別輔導,根據他們的意愿,教他們一些有效學習方法,如仔細地為課堂做好記錄,在準備后復習。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設計一些家庭作業,在經過一些努力之后,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收獲“學習”的好處,從而更激發學習興趣。一個好學生的一百分是好成績的標志,而學困生的六十分則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看到這些學生的進步,給予他們及時的幫助和鼓勵。
(二)抓反復,反復抓
學困生的思想轉換過程是新舊矛盾的過程,要想改變不是一天就能達成。教師沒有長期、耐心、教育轉化的心理準備,就很容易失去對他們的信任,甚至認為他們爛泥扶不上墻。要知道,學困生學習狀況的改變不是一天達成的,他們通常會反反復復犯同樣的毛病,我們要正確對待,要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教育,讓他們逐漸改善,一步一個腳印,讓他們看到希望,看到他們的進步,增強自信。
學困生由于長期的成績落后,會導致價值觀、世界觀發生不良的轉變,影響到學困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來的發展。因此,教師要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加強與學困生的溝通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狀況,給予他們多一份關心與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并采取有效的多項措施,轉化學困生,從而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推動全面素質教育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