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
設計意圖: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能夠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律動教學”是根據音樂的節奏做有規律的韻律動作,以身體的某些部位的動態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其能強化幼兒的音樂感受,發展聽力、專注力、對音樂各要素的覺察力及節奏控制力等,并能夠感知音樂所表達的特質,從而提高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豐富其感性素養。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
2.初步學會在圓上踏出三拍子舞步。
3.體驗集體舞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會三拍子舞步。活動難點:
能熟練地用三拍子舞步和舞伴一起跳舞。
活動準備:
1.PPT:2.幼兒裝飾。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城堡里舉辦了一場舞會,老師準備請小朋友一同參加.但不是每個小朋友都能去的.要學會跳舞才可以去.你們愿不愿意參加?
聽節奏,學習打簡單節奏型,先打孩子經常打并且熟悉的節奏。
二、學習新的節奏型
1.打擊新的節奏型(三拍子),提問拍了幾下,強調有強弱之分,熟悉“強弱弱”的節奏,我們把這種節奏型稱作“三拍子節奏”。
2.教師示范幾種打擊方式,請幼兒辨別哪些是強的,哪些是弱的,并嘗試用肢體創編“強弱弱”的打擊方式。(強調一拍強、兩拍弱)
3.聽音樂跟著打節奏。
三、出示圖譜
1.教師出示第一張圖譜:
請幼兒觀察圖譜上的腳丫是什么意思。
師:(1)大的代表什么?小的代表什么?(2)老師為什么要把小腳做成一只左、一只右?(代表交替)(3)誰愿意來試一試怎么做?(4)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不好?
2.出示第二張完整的圖譜,請幼兒坐在椅子上跟著音樂試一試。
3.出示第三張圖譜:
請幼兒觀察圖譜上的腳丫是什么意思。
師:(1)箭頭代表什么意思?(2)下面的腳丫移到哪兒了?(3)請個別幼兒來試一試怎么走。(4)按“走踏踏,走踏踏”的方式走。
4.出示第四張完整的圖譜,請幼兒站起來跟老師隨意走一走。
5.出示第五張圖譜,觀察圖譜上的男生和女生是怎么轉身的。
師:同一方向,老師也為你們每人都貼了一個點(在哪里貼的?),所有點圍成了一個圓圈.
要求:(1)每位小朋友都要跟在前面小朋友的后面,不能超過。(2)每位小朋友都要走到前面小朋友的點上,并依次往前走。(3)叉腰、挺胸、腳步抬高,走踏。
6.出示第六張圖譜,觀察圖譜上的男生和女生是怎么轉身的。
師:相反方向,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強調重點:走一步、踏兩步)
四、創編
讓幼兒跟同伴或客人老師做一個有禮貌的告別姿勢。
教學反思:
本次音樂活動的教學內容是一個三拍子舞步學習。音樂是三四拍的,與平時活潑可愛的歌曲相比,其需要幼兒能安靜下來傾聽節奏。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幼兒能用身體各部位創編展示三拍子節奏型。多樣的形式不僅能讓活動更加豐富多彩,還能讓幼兒感受到參加集體舞的快樂,豐富幼兒的感性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