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惠堅
常言道: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課導入能起到承上啟下,促進知識正遷移的作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誘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一節完整的新授課,應包括導入新課、新授課和鞏固練習這三個基本部分。
一、導入要突出一個“激”字
所謂激,就是要激發興趣,激起好奇與疑問。現代教育思想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為達到這一要求,在新課堂導入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創設最佳思維情境,促使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全神貫注,如饑似渴地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如教學“圓的周長”,課前我用硬紙剪出幾個大小不等的圓。一上課,我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怎樣用皮尺去量圓的周長?同學們躍躍欲試,我請一個同學出來量出其中一個圓的周長,他用皮尺繞圓一周,艱難地得出結果。我表揚了這位同學后,故作神秘地說:“這樣量圓的周長可太麻煩了,老師有個計算周長的秘訣”。于是,我邊量圓的直徑邊說出另幾個圓的周長來。學生頗覺懷疑,我再讓學生用他們的方法來檢驗。結果幾乎相等。學生很驚奇,學習熱情頓時高漲,很想知道老師到底有什么秘訣。“課伊始,趣即生”,此時學習已成為學生求知的“自我需要”。
二、導入要體現一個“懸”字
所謂懸,就是指有意識地設計出懸念,從“懸”中引發學生的求知欲,設置問題,令學生思考,激起思維的波瀾,造成“欲知又止,懸而未結”的情境。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可出示題目: 小東今年12 歲,但他只過了3 個生日,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這時學生情緒高漲,對問題產生了“疑”,心里產生了懸念。這種疑制成懸念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渴望、興奮,想知道究竟。學生在接下來的對話討論中領悟到不是每年都有365 天。教師順勢提示: 等你們學了今天的課就知道了。于是板書新課題,新課就在熱烈的氣氛中開始了。
如我在教學《小數的性質》課時, 先設計了一道有趣的數學題,在黑板上寫出了: 3、30、300,問學生:誰能加上適當的單位用“等號”把這三個數連起來?這個問題,學生感到新奇:300總比30和3大,怎能用“等號”連起來?學生陷入沉思。通過討論,有的說:分別加上元、角、分,可得3元=30角=300分;有的說:分別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3米=30分米-300厘米。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此時,我又提出問題:誰能用同一個單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來?學生一聽,興趣更加濃厚,思維活躍起來,就連平時不愛動腦筋的學生也和同桌的同學討論起來,爭先恐后地說: 3元=3.0元=3.00元; 3米=3.0米=3.00米; 3分米=3.0分米=3.00分米。我接著說:像3,3.0,3.00這樣的小數大小是否相等呢?為什么相等?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問題----小數的性質。這樣,創設問題情境,形成懸念,激發了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容易地學到了新知識。
三、導入要注重一個“引”字
所謂引,就是教師創設的情景或問題要具有導向作用,達到以舊引新,以情激趣的目的,促進知識的正遷移。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時,我首先讓同學們把自備的平行四邊形硬紙板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接著再要求他們把這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一來,從平行四邊形到三角形,再從三角形到平行四邊形,學生從操作中充分體現出兩者的關系,從而得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至此,教師幫助學生完成了以舊引新的過程,讓學生自已去發現問題。欲知不曉,欲罷不能,學生便產生了自行探究知識的思想火花。
又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 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游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著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說:“你們要吃月餅可以,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說:“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后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說:“半個”。那么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么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這里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游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
四、導入要注意一個“巧”字
就是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環境采用不同的導入方法。做到巧妙、自然,有水到渠成之感,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如在“數的整除”教學中,我出示了十幾道口算題:
6÷2 8÷2 10÷5 9÷3 18÷2 90÷5
100÷5 30÷15 4÷2 36÷4 80÷5 ......
學生很快回答后不免心存疑問:老師出的題為什么這樣簡單?我也順水推舟地說:“這么簡單的問題就是我們今節課的學習內容----數的整除”。然后,讓學生找出這些式子的共同點,歸納出數的整除的定義,再出示:
6÷3=2 6÷0.3=20 6÷4=1.5
這三道式子加以區分,強化數的整除概念。這樣,因勢利導,讓學生輕松而又愉快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新課的導人方式很多,總之,這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能學、想學、樂學。
“導入新課”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新知識的教學,一段精心設計、獨具匠心的導新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因此,教師要重視新課的導入,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新授課的導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