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水芬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在一定程度上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質量。那么,怎樣才能實現有效的閱讀教學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輕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在現行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想法代替了學生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和思考。而應該是學習主體的學生卻成為了群眾演員。課堂上,教師濫用多媒體課件,課件變化快,學生缺乏自讀自悟的時間,使得他們不能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鬧哄哄的課堂閱讀變得內涵空泛,華而不實。一節課下來,學生學了什么,不知所以然。閱讀有效性低下。
(二) 缺失必要的閱讀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閱讀評價在閱讀教學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評價更是幾乎為零,可有的教師只是流于形式上的閱讀評價教師并沒有給予適當的評價與指導,評價更是幾乎為零。閱讀評價的缺失怎么會不導致學生閱讀興趣的喪失?
(三)教法不當,過度發揮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過度發揮”。 合作學習作為培養學生交往、合作能力最有效的學習策略,成為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但有的老師不管問題有沒有討論價值,一聲令下,學生就近組合,迅速探究。幾分鐘之后又是一聲令下,每個學生迅速回位,把合作學習簡單地處理成討論會,表面熱鬧,但閱讀教學沒有實際效果。
(四)忽視了課外閱讀
語文新課標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當前,教師的教學視野狹小,只局限于課內教學。不重視課外閱讀,這樣,導致學生視野狹窄,在讀寫結合時不能釋放自己的積累,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改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針對小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好奇,喜歡新鮮、生動、具體的事物的特點,面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希望能夠探索更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提高小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與素質。具體策略如下:
(一)巧設情境 ,激發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是對話的過程,應通過創設多種多樣的對話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對話的欲望和熱情。
1.圖畫再現情境
借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使文本具體化、形象化,符合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年齡特征。運用圖畫再現情境時,教師要指導觀察,加上聲情并茂的講述,便于學生感受形象,激發閱讀興趣。如《月光曲》中的內容是借皮鞋匠的聯想表達出來的,學生理解起來非常抽象。我是這樣設計訓練的:
把皮鞋匠的聯想概括為三個層次:(1)月亮升起,海面平靜;(2)月亮升高,穿過微云;(3)月亮高照,風起浪涌。這三個層次用簡筆畫展示出來,加上教師點撥,歸納出皮鞋匠聯想的三個畫面內容分別表現了樂曲不同的旋律: “徐緩清幽”——“逐漸增強”——“激昂有力”,樂曲的變化反映了貝多芬思想感情的變化;理解--同情--激動。
2.創設問題情境
如教學《永生的眼睛》等課文,老師讓學生看題目,想問題。學生抓住課題質疑:眼睛為什么可以永生?這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二)巧用評價,激活閱讀。
在教學中利用文本的內容進行巧妙評價,能提高學習的興趣,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1.教師評價。教師可以使用修辭語評價,如《觀潮》中的比喻句“那浪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千萬輛坦克同時開動,發出山崩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教師在學生讀完后評價:“你讀的聲音也非常響亮,真好。”
教師也可以使用幽默語評價。幽默語言是調節課堂氣氛的手段,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2.自己評價
在朗讀教學中,學生讀完后,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讀,邊讀邊想,能深切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學生樂讀、好讀、會讀。
3.相互評價
在朗讀教學中,圍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開相互評價很有必要。每個學生都在朗讀和評價中提高了語文能力,人人愛讀書、人人讀好書的局面就會逐漸形成。
(三)巧抓讀練結合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綜合能力培養上要處理好學讀和學寫的關系。語文教學的本質是聽、說、讀、寫并重,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做到以讀為本,讀練相融,我們的閱讀教學才真正扎實有效。
讀練結合,切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對低段學生而言,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詞語的推敲和品味,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其次以說代寫,融口語訓練和思想品德為一體。比如可以看動畫說,用詞語說,想象說,聯系實際生活說等等。高段的練筆形式多樣,我們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安排相關練筆。
(四)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語文新課程標準里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我們要讓學生把閱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讓他們更好地掌握學到的閱讀方法。這樣抓住教材的內部聯系進行系統學習實踐,教會了方法,激發了興趣,又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了運用。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只有不斷地思考、總結、實踐、嘗試改進,才能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只有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實踐學習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才有利于充分發揮課堂作用,有利于引導學生大膽實踐,勇于探索,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