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媛
記得蘇教版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的習作課,是寫一篇與實驗有關習作。(習作要求:在科學課上,我們已經做過不少的實驗了,請選擇其中的一個,將實驗經過寫下來。也可以寫自己設計的實驗,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設計出很多有趣的實驗。你可以邊實驗觀察邊作記錄,然后將實驗的經過、結果寫下來。寫這樣的作文,不是挺有意思嗎?)
學生們初次接觸到這樣的習作要求,都感到無從下筆,因為好多學生都沒真正的去做過實驗,面對此單元的習作要求,無疑是紙上談兵。學生們愁眉不展的表情,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辦?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將實驗與習作有效的結合起來呢?讓學生能輕松地完成此單元的習作呢?經過一番思考后,我決定先從做實驗著手,因為實驗的演示和操作,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于是,一節為寫作做鋪墊的實驗課在我的精心準備下展開了:
一、教師規范演示實驗過程,邊演示邊講解實驗步驟
為了讓學生能在有限的課堂上輕松地完成習作任務,我事先已多次深入教材,反復研讀教材,并吃透了教材,為了做好此次“彩虹牛奶”的實驗,我課前親自準備實驗材料,提前試做實驗,例如,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彩虹牛奶”實驗時,實驗準備前,先告訴學生做實驗時應準備好需要的材料:牛奶、白色的碗、各種顏色的食用色素、洗潔精、杯子、棉簽。實驗開始了,我會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耐心的為學生分步講解實驗步驟,例如:
實驗第一步:先扯開牛奶盒,然后將牛奶小心翼翼地倒入碗中;
實驗第二步:把食用色素擠一滴滴入牛奶的中央,每種顏色的食用色素只需要一滴即可。為了使能牛奶的顏色效果更完美一些。于是再加入紅、黃、藍、綠等許多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
實驗第三步:拿出洗潔精,朝杯子里倒入少許的洗潔精,然后拿出一根棉簽,把少量的洗潔精倒在棉簽的末端,讓棉球沾上洗潔精。
實驗第四步,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將沾有洗潔精的棉簽慢慢地伸向牛奶中央食用色素聚集的地方。當沾有洗潔精的棉簽觸碰到牛奶中央食用色素聚集的地方時,只見食用色素像圓暈一樣向外圍擴散了幾道圈,不同顏色的色素迅速擴散。
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關注點,所以在演示時,我嚴格按實驗基本知識要求進行實驗操作,盡可能的做到有條不紊,同時還要注意實驗的嚴謹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養成規范科學的實驗習慣。
二、學生動手參與實驗操作,邊操作邊做觀察記錄
教師應給學生提供開展實驗活動的基本條件。當然更重要的則是應創設一個引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情境。激發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考如何實驗才能驗證假設是否成功。例如,“將沾有洗潔精的棉簽慢慢地伸向牛奶中央食用色素聚集的地方,會發生什么現象?”這樣的設疑,果然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猜測著、思考著。于是我順勢讓學生們拿出準備好的材料,自己動手去做一做實驗,以便從做的過程中去發現答案。我還會因勢利導,要求學生每做完一個實驗步驟就要做好記錄。因為在實驗過程中養成及時記錄的習慣,自己的觀察能力也會不知不覺的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關注學生實驗過程,教會學生整理實驗記錄
學生課堂實驗切忌采取“放羊式”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應巡視指導,時刻關注學生實驗過程,及時解決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或突發事件,以免造成課堂的混亂。例如,在“彩虹牛奶”的實驗中,最關鍵的步驟是“將沾有洗潔精的棉簽慢慢地伸向牛奶中央食用色素聚集的地方當沾有洗潔精的棉簽觸碰到牛奶中央食用色素聚集的地方時,只見食用色素像圓暈一樣向外圍擴散了幾道圈,不同顏色的色素迅速擴散”,有的學生以為實驗成功了,立馬把棉簽收了回來,可哪知道,“牛奶中的食用色素擴散幾圈后就沒有了任何變化”,由于有些學生做實驗時缺乏經驗,甚至有的學生操之過急,缺乏耐性,所以導致實驗會有失敗的現象。為了防止這樣的現象重演,因此,課堂上巡視學生做實驗時,我會耐心地提醒學生們“當沾有洗潔精的棉簽觸碰到牛奶中央食用色素聚集的地方時,食用色素像圓暈一樣向外圍擴散了幾道圈,不同顏色的色素迅速擴散,但這個時候,不能立馬把棉簽收了回來,而是應該繼續將沾有洗潔精的棉簽不斷地伸向牛奶中央食用色素聚集的地方,只有這樣做,才會發現不一會這團色素竟然發生了“爆炸”,只見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迅速擴散,一點一點地滲入到四周白色的牛奶中,牛奶的顏色也逐漸發生變化,紅、橙、黃、綠、藍、靛、紫相互交織,形成了一道道美麗的彩虹。”這種現象,才是“彩虹實驗”做成功的完美結果。
四、謄抄實驗記錄,水到渠成完成習作要求
本節為寫作做鋪墊的實驗課,不管實驗做得是否成功?實驗結果是否完美?這些都已最重要了,重要的是本節課全班學生都參與了實驗的過程。值得肯定的是:這是一節成功的嘗試課!因為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所以他們對這次的實驗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應該說,因為經歷過,所以他們都積累了豐富的寫作材料。當我再次出示蘇教版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的習作要求時,看到學生們的表情不再是愁眉不展的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張輕松、充滿自信的笑臉。望著學生們一個個胸有成竹的表情,我不禁發出了會心的微笑。我尋思著:是啊,這看似一節實驗課的課堂,不也正是一節預設生成的生動的寫作課嗎? 將實驗與習作有效的結合起來,為學生創造有價值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話可說,不正是我們習作教學課想看到的結果嗎?這樣的習作課堂,也一直是我在不斷尋找的課堂。期待每一節習作課都有精彩呈現,為此,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探索,爭取在習作課堂上彰顯語言文字的魅力,更好地去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