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保養
體育教學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這些要素既有物質的,也有心里的;既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既有動態的,也有靜態的;既有室內的,也有室外的等??偟膩碚f,構成體育教學環境的要素可大致分為兩大類:物理環境和社會心理環境。物理環境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教學、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必要的物質條件、物理環境主要是由學校內部各種物質和物理要素構成,其包括:體育教學的場所、運動器械、空氣、溫度、光線、聲音、顏色、體育教學設備(圖書資料、攝像機、投影儀)等;社會心理環境是學校外部的社會文化素質與學校內部成員個性心理特征的結合,是潛在影響師生思想言行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空間,其包括:學校體育傳統與風氣、班風、班級規模、體育教學心理氣氛、體育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等。它們相互獨立,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社會心理環境在學校體育教育中的作用要高于物理環境。
一、運用環境心理學,綠化校園和運動區
校園綠化設計應充分利用人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園園林景觀,直觀地反映學校的文化內涵和辦學特色,如運動角、體育標語、體育雕塑、運動服裝可形成積極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無論是體育新聞廣播,還是蟲鳴鳥語、竹韻松濤都能使人引起無限的暇想;大量的無毒、無刺激氣味,有香化、凈化功能,富有季節變化的綠色植物造景能陶冶師生道德情操;具有不同質感的草坪、碎石、土路、蹬道可喚起師生的情感反映。在教學區周圍,為滿足學生課間休息的需要,應配置供活動的空地和運動設施。在運動區,運動場離教室、圖書館應有常綠與落葉喬木混交林帶,以防運動場噪聲影響同學學習。運動場四周應裁種高大喬木,下層配置耐陰花灌木,形成一定的綠化層次和密度,這樣,林木的綠蔭能有效遮擋夏天的直射光線。在運動場西北面可設置常綠樹墻,可阻擋寒風襲擊。
二、積極改善體育場地設施條件,充分提高其利用率
體育場館的設施除考慮學校整體布局外,其位置、采光、通風、顏色、規格、質地都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健康衛生、安全、審美等要求。對于經濟落后或經費不足的地區和學校,可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采用“土法上馬”,就地取材,做到“一器多用”,盡量滿足學生教學活動的需要。不同地域也應按其特色,開發利用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和制作個性化教學器材。教學場地器材的設計應科學合理,提高其利用率,保證課堂的練習程度和生理負荷。
三、實現良好的信息傳導
各種形式的奧運知識講座、鍛煉處方、心理指導等都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學習觀,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促進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可根據學生情況和信息交流特點,利用課堂上不同隊形的長處,靈活加以運用,以發揮信息創導的高效性。
四、爭取課表設置的最大效益回報
由于學校各門課程的教學是一個有機整體,但體育學習與文化課學習有一個爭時間、爭體力的問題。因此,在具體安排體育課表時,既要考慮體育自身的特點,利于動作技能的學習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同時,又要盡可能降低由于體育課的時間和組織安排不當直接影響文化課程學習的程度,這樣,才能使體育教學與文化課教學相得益彰。否則可能會由于一味單純強調體育教學和學校體育的重要性而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學校應根據師資情況和各學科特色、性質和地位,爭取課表設置上最大的效益回報。
五、優化體育教學社會心理環境
(一)處理好與校領導、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體育教師優化體育教學環境的基礎
校領導既是學校中最核心、最權威的成員,體育教師在對校領導的期望值與現實之間有一定反差的情況下,應積極調整好心態并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體育教師應自強,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二是應具全局觀念,不應一味單純地向校領導要求什么,而應先考慮為學校做了什么;三是具有“以柔克剛”的意識和策略。因此,在把握大的原則下應講究策略,注意避免毫無意義的正面沖突和無謂的犧牲。盡管體育師與文化課程教師尤其與班主任用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方法教育學生,但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四化”建設培訓合格的人才,因此,沒有本質上的沖突。
(二)加強體育教研組的自身建設,落實體育課堂教學和班級體育鍛煉制度,促進優良體育教風、學風、班風的形成
體育教研組的建設是優化體育教學環境的關鍵環節,它對學校體育制度的貫徹、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以及班級體育鍛煉的落實都起到橋梁紐帶作用。一個團結、和諧、向上的體育組,往往會使學校體育工作富有活力和成效。在努力提高實踐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克服理論課教學這一薄弱環節,協助班主任加強班級體育鍛煉的組織和管理,促進學校優良體育教風、學風和班風的形成。
(三)積極地用愛去感化學生,創造條件為營造一個優良體育教學情感環境創造條件
愛是師生相互認同、相互尊重的基礎。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認為:“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痹谡n堂上,教師應展示出一種健康、機智、幽默、善解人意的形象,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緊張感、壓抑感和焦慮感??稍O計一些教學情景,轉變教師的角色,改變以往教師高高在上的形象,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求異,創造一種民主、平等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在課外,可組織一些活動,如游戲、小型比賽、專題講座、家長會,努力為營造一個體育教學必需的情感氛圍創造條件。
(四)提高校領導和體育教師的法律素質,健全體育法律法規執行監督機制
提高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的法律法規素質,樹立“依法行政”和“依法制體”的觀念,充分運用各種渠道和方式方法,在師生和家長中進行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宣傳,設立專門的行政組織機構進行監督管理,從而使學校體育工作尤其是體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學校應加大對學校體育經費的投入,完善體育教學的設施條件,為貫徹執行學校體育法律法規提供根本物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