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忠戰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多數老師都清楚很多學生缺乏寫作興趣,寫作不結合實際,脫離了生活。學生既不想動手又懶于動腦,更不用說創新了,甚至很多學生對寫作存在懼怕和排斥心理。這種惡性循環的情況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學生的一種壓力和負擔,因此也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再加上多數教師也沒能有效地與學生談心溝通,從而造成了學生對寫作產生一種懼怕和無奈的心理。由于現在學生的寫作內容脫離現實,也過于空洞無物,沒有生活基礎,沒有真實情感,無法將真實生活中的內容表達出來,不善于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不能與生活和自然融為一體,更不用說發揮想象創造生活的道理了。這是因為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思想過于傳統,在教學活動中過于形式化,不適合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和學習方式,不善于通過形式多樣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還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學生對字、詞、句、段的積累,過于估計學生的能力。因為寫作的基礎是積累各種語文基礎知識,包括修辭、好詞佳句的積累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盲目地進行各種項目的訓練,導致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過少,在寫作訓練中,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此外,由于學生沒有足夠的閱讀積累,給學生寫作造成了較大的困難,使學生沒有學習興趣,何談寫出好作文?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1.教師應選擇恰當的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選擇恰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認為寫作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而是一個陶冶情懷、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如果學生沒有寫作的欲望和激情,寫作教學的目的也就很難達到。這就要求老師在寫作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和生活積累中獲取寫作興趣。學生一旦對寫作產生了興趣,寫作就不是學生的一種負擔、不是一種壓力、不是一種無奈,而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成功。那么,教師應該采用什么方式來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呢?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尊重學生,處理好和學生的關系,走進學生心里,與學生多溝通交流,與學生平等相處,成為亦師亦友的好朋友。教師應站在學生的立場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選擇一種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交流,告訴他們該寫什么、怎么寫。教師應當盡可能給學生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讓他們寫自己經歷的內容。教師在選定作文話題時一定要廣泛,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自由選擇,讓學生圍繞他們所熟悉的人或事進行選擇素材寫作,以激發他們對寫作的欲望,把學生內心想表達的內容呈現出來。只有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他們才愿意寫作、樂于寫作,并逐步養成寫作好習慣。
2.教師應讓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發掘寫作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真實寫照,一切都來源生活,所以學生寫作要立足生活實際,善于發現和捕捉生活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在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在觀察過程中去發現、去思考、去積累、去創新,領悟做人的道理,進而通過寫作表現出來。
3.教師應轉變寫作教學觀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理解每個學生的寫作習慣和特點,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敢于丟舍老化的教學模式,發展靈活多變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指導學生寫出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文章。
4.教師應多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巧妙地設置一些教學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并組織豐富多彩的言語表達活動,例如,成語接龍等。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訓練學生想象力。
5.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
課內課程的寫作教學很難讓這種復雜而漫長的語文基礎知識在教學中產生很好的效果,因此,語文教師要采用適當的教學措施來加強語文知識的教學,激勵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各種與語文有關的事物。同時,在閱讀課外讀物時,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并將其適時地運用到寫作中,從而增加文采與文學修養,提高學生寫作的綜合能力。綜上所述,本文就小學語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了分析。由于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與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通過自身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教學能力來解決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寫作課堂教學更加高效,讓學生在課堂中收獲更多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