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菲
【摘 要】 目的:分析影響凍融胚胎移植臨床妊娠結局的因素。方法:選擇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凍融胚胎移植者357例作為研究對象,隨訪12個月,按照在此期間是否妊娠分為妊娠組(135例)及非妊娠組(222例),收集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影響凍融胚胎移植臨床妊娠結局的因素。結果:妊娠組移植(優質)凍融胚胎數目與非妊娠組差異顯著(P<0.05);妊娠組年齡與非妊娠相比較、數據差異顯著(P<0.05),但內膜準備方案、女性子宮內膜厚度與非妊娠組比較,數據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移植(優質)凍融胚胎數目可對凍融胚胎移植后女性妊娠結局產生顯著影響,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 凍融胚胎移植;臨床妊娠結局;影響因素
自上個世紀以來,凍融胚胎移植技術廣泛應用于人工妊娠領域中,在提高妊娠率、治療不孕不育方面獲得廣泛好評,尤其是在降低醫療資源成本、減少過多促排卵等人工妊娠相關技術帶給患者痛苦方面[1-2]。據美國一項研究統計,2011年不孕癥女性患者移植凍融胚胎治療者比例以達到患者總數的35%以上。醫學研究發現,影響凍融胚胎移植后妊娠情況的相關因素諸多,因此了解并針對影響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妊娠率,改善人工妊娠結局[3]。本研究選擇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凍融胚胎移植者357例作為研究對象,隨訪12個月,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影響凍融胚胎移植臨床妊娠結局因素,獲得一定研究成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凍融胚胎移植者357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入院后完善血尿常規、影像學等方面檢查,參照人民衛生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不孕癥與輔助生殖》(Bothos Rizk,Juan Garcia-Velasco、Hassan Sallamm,Antonis Makrigiannakis主編),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于2015年出版的《不孕癥診療手冊(原著第4版)》,參照臨床表現,明確不孕癥診斷。2)意識清楚,精神系統正常;3)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家屬或法定代理人均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參與,并同醫院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如下:1)傳染性疾病;2)腫瘤,子宮宮腔組織粘連,輸卵管積水,血液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疾病;3)不耐受本次治療;4)依從性較差等其他不適合參與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獲得患者許可,將冷凍胚胎復蘇,按照至少卵裂球存活一半為存活標準,并在鏡檢下觀察并確定存活胚胎級別;Ⅰ/Ⅱ級胚胎(優質胚胎),細胞質及卵裂球均達到至少大致均勻,無空泡,而碎片則不足20%;Ⅲ/Ⅳ級胚胎,細胞質及卵裂球均達到至少大致均勻,有空泡,碎片20%~50%或超過50%,根據患者月經或排卵周期,準備內膜,18d后復查雌二醇水平及子宮內膜厚度,待發現滿足要求后,確定解凍時間,適時移植胚胎。隨訪12個月,末次隨訪統計并將資料輸入計算機,分析與臨床妊娠結局相關的影響因素。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選擇SPSS 22.0軟件分析數據,利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提示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妊娠情況
357例患者中妊娠組135例(35.82%),非妊娠組222例(64.18%);妊娠組與非妊娠組比較移植胚胎例數,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2174,P=0.0060;妊娠組與非妊娠組比較移植優質胚胎例數,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1.9983,P<0.01。具體數據見表1。
2.2 妊娠影響因素
妊娠組年齡與非妊娠組相比較,數據差異顯著(P<0.05),但內膜準備時間、凍胚時間、女性子宮內膜厚度與非妊娠組比較,數據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2。
3 討論
3.1 母體年齡
據文獻報道,母親的年齡與胚胎之間關聯密切,這可能與女性卵子質量在35歲以后呈下降狀態,而且臨床妊娠率也隨之降低。但在本次研究中,妊娠率與非妊娠者在以35歲為界限數量的患者數量比較中,存在一定差異,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
3.2 子宮內膜厚度
子宮內膜厚度一直以來被認為與不孕不育關系密切,屬于其中的影響因素,但目前在相關醫學研究領域,針對最適宜妊娠的子宮內膜厚度仍存在一定的爭議。有學者提出在子宮內膜增殖期逐漸轉化為分泌期時,此時子宮內膜血運更加豐富,而且細胞分泌更加活躍,促使血管發生螺旋化。本次研究中子宮內膜厚度以8mm為界限,討論是否與妊娠相關,結果顯示,妊娠組與非妊娠組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
3.3 內膜準備方案
內膜準備方案包括自然周期、人工周期、調節雌激素及人工周期,而通常認為人工周期經濟性最好,且對人體內分泌系統感染較小,在臨床上應用率最為廣泛[4]。而其他方案中多為激素替代方案。本地研究中,妊娠組及非妊娠組間數據存在一定差異,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
3.4 移植胚胎
通常情況下,普遍認為移植胚胎數量與生殖技術風險成一定的正比,同時也增加不良妊娠風險,比如妊高癥、早產等[5],但目前最佳移植數量仍存在一定的爭議。不僅如此,優質胚胎是指Ⅰ+Ⅱ級胚胎,多認為與妊娠結局間關系密切,這可能與優質胚胎解凍后卵裂球、碎片等因素關系密切,本次研究并未就其中情況進行更加深入研究。但在本次研究中,移植2枚胚胎,以及移植2枚優質胚胎與移植后妊娠情況關系密切;證實移植2枚胚胎的妊娠率最高。
總之,移植(優質)凍融胚胎數目可對凍融胚胎移植后女性妊娠結局產生顯著影響,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張靜,呂睿,呂永煥,等.玻璃化凍融胚胎移植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5,23(03):178-181.
[2] 袁彩霞,李先蓮,宋海霞,等.月經期輕度吸刮子宮內膜對改善凍融胚胎移植結局的臨床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24(09):628-630.
[3] 楊賀佳,孫婧,張晨雨,等.影響玻璃化凍融胚胎移植妊娠結局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09):1917-1920.
[4] 吳燕虹,趙軍招.凍融胚胎移植內膜準備的研究進展[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6,46(02):149-153.
[5] 趙曉鵬,陳桂芝,常飛,等.凍融胚胎移植臨床結局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5,23(09):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