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燦松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小學生樂意閱讀、有效閱讀、享受閱讀。在指導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我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一)營造良好氛圍,激發(fā)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對一切還充滿好奇心的低年級學生來說,這個年齡段正是對一切事物感興趣的萌芽階段。興趣是引導孩子課外閱讀的動力,因此,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教學中我總會披文而入情,讀書重在激情。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班級讀書會也是小學生在學習伙伴間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重要形式,這個過程中,我先引導學生用一段課外時間讀一本教師或同學推薦的書,然后用一個集中的時間由同學和教師共同對該讀物自由討論,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學的讀后感等。可以讓閱讀成為游戲一樣的童年生活。在教學中利用一切適當?shù)臋C會營造良好氛圍,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二)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
小學生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xiàn)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同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據(jù)這些特點,我精心挑選學生喜聞樂見的經(jīng)典兒童讀物,如《海底兩萬里》《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這些經(jīng)典兒童文學書籍既是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發(fā)展水平的課外讀物,又能促進他們完美地發(fā)展,純凈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發(fā)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
(三)指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張之洞曾經(jīng)說過:“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低年級的孩子往往喜歡通過感官去直接感受一個事物,所以家長可以選擇一系列符合孩子興趣的畫冊或帶圖的書刊來讓孩子對書產(chǎn)生好感,或者經(jīng)常念故事給孩子聽然后在孩子感興趣的同時指導孩子自己去翻閱故事書,對書籍產(chǎn)生初步的興趣。
(四)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1)訓練讀書用眼的習慣。
減少眼動次數(shù),逐步擴大閱讀視野,縮短注視字詞時間,減少回視,這樣既提高閱讀的準確性,又能提高讀速,形成默讀習慣。
(2)訓練閱讀時用腦的習慣。
文章大體分三種體裁: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而這三種文章各有不同的閱讀步驟,如:記敘文的閱讀步驟為:文章題目—文章體裁—主要人物—時間—地點—事件—中心思想。每次,拿到記敘文的閱讀材料時,邊讀、邊思、邊記這些要點,達到理解記憶。
(3)訓練定時閱讀和限時閱讀的習慣。
定時閱讀指每天某一時間內(nèi)閱讀,限時閱讀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讀書時間。為了保證閱讀時間,我們開設大閱讀課。每周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讓全班同學在一起進行閱讀,閱讀時有老師及時的點撥、引導,提高閱讀的效率。
(4)訓練“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在指導閱讀上要求學生圈、點、畫、找、記。圈出不懂的地方,點出關鍵詞句,畫出好詞佳句,找出優(yōu)美的片段進行熟讀、背誦,養(yǎng)成“摘記”的習慣。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情節(jié),豐富自己的詞匯,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能力,提高閱讀的綜合效益。
課外閱讀是小學生豐富生活經(jīng)驗,積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過程。教師要放棄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對課外閱讀的認識,正確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開卷有益,只要學生讀,就一定會有收獲。
(五)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在有興趣,有氛圍的良好前提下,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低年級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關鍵。
第一,控制孩子每天的閱讀時間。每天抽出固定的一到兩個小時成為孩子的閱讀時間,讓孩子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但是要注意閱讀時間不可過長,否則孩子容易失去耐心,反而喪失了對閱讀的興趣。反之如果讀書時間過少,孩子的心緒難以較快平靜下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無法一心一意的閱讀,也是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因此“一心二用”也是閱讀中的大忌。
第二,很多孩子喜歡用手指著一字一字的閱讀,看似讀的認真仔細,但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好習慣,這樣閱讀花的時間往往很多,事倍功半。所以老師和家長要輔導孩子養(yǎng)成先瀏覽后細看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一本書之前先大致的翻閱一遍,看一下目錄,了解這本書的大致內(nèi)容,這樣能讓孩子能夠帶著問題去看書,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這樣一來,更能加深孩子對書籍的印象,養(yǎng)成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也能讓孩子從書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識。讓這種讀書氛圍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帶動孩子也愛上讀書。讓孩子經(jīng)常能接觸到書籍,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初步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
第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喜愛的筆記本,幫助孩子養(yǎng)成摘抄的好習慣。碰到不認識的字或者生詞也可以記錄下來,把讀音注釋寫在后面,隨時翻閱。還可以讓孩子在閱讀完一本書后把大致內(nèi)容概括出來或者談談自己的看法,這樣不知不覺中增加了孩子的詞匯量,同時也能鍛煉孩子語言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六)鼓勵學生去外出實踐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進行課外閱讀的同時,除了在學校老師大引導外,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多去室外走走,見識祖國的大好河山,拓寬眼界,再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閱讀相關的書籍,也可以在孩子閱讀了科普、生活實踐方面的書籍后鼓勵孩子根據(jù)書中的描述親身實踐一遍,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閱讀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