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火
生活處處有經濟、有政治、有文化、有哲學。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四大必修模塊《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散發著生活的氣息,體現了生活與理論的有機結合。然而與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比起來,理論難免顯得暗淡。與真實生活比起來,時代瞬息萬變,教材難免有點滯后。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把“生活”作為高中政治課的主旋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現代教學手段三方面談如何構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課堂,以供參考。
一、教學內容要有生活氣息
如何讓學生想上政治課、愛上政治課,提高政治課學習的效率呢?我認為,關鍵要把抽象的理論寓于鮮活的生活之中,把生活這“源頭活水”注入政治課堂,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乏味為生動有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政治課的教學效率。
1.搜集社會生活中的資源
陶行知先生指出:“社會即學校”。人是社會中的人,高中生也不例外。他們生活在當今這個社會,他們有著自己的見解。有不少學生課后談到特朗普、普京,可謂津津樂道。但上起政治課來,卻無精打采,提不起勁。面對這一實際情況,在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一直堅持課前5分鐘的時事演講,給課堂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與學生都有了很大的收獲。教師有了一個直接與學生討論某一話題、某一事件的平臺,與學生進行更多思想上的交流,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因此,作為教師應把社會生活中的時政熱點及時引入政治課堂,為政治課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2.利用家庭生活中的資源
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第一場所,家庭生活中也有很多可值得我們去挖掘的資源。但不少學生對政治課總有一種錯覺,以為政治課講的都是些國家大事,與老百姓的生活相去甚遠。要改變學生的這種誤解,作為政治教師有必要充分挖掘家庭生活中的資源引入政治課堂,從而構建一個有“家庭味”的課堂。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們應引導學生結合家庭中的一些事例來感悟教材知識,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也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熱愛生活的情感;另外,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師生對家庭生活的討論、交流產生的共鳴能有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關注學生生活、校園生活中的資源
新課程改革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我們在進行政治課教學時應了解學生的生活,扎根于學生的生活,就近取材,關注學生生活、校園生活,使政治課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生活中學生關心什么,喜歡什么,我們就用學生關心、喜愛的素材做課堂教學的佐料,從而設計出生動的教學案例,既可讓學生倍感生動有趣,易于接受,又可以使學生在感悟生活中學習。
二、教學形式要有生活氣息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應為內容服務。因此要構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課堂,除了教學內容要有生活氣息外,教學形式也要有生活氣息。這就要求我們應該通過多種生活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1.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課堂不能替代現實生活,但課堂卻可以通過各種辦法生動地再現現實生活,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體驗生活,可謂“小課堂,大社會”。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很多我們可用的情境,我們在課堂中模擬現實世界中的一些生活場景,可以增添學生的新鮮感,激發求知欲,教師適時結合教材內容,加以引導并進行總結歸納。這樣的政治課堂學生不再感覺抽象空洞,相反的會感覺真實、具體,樂于探究,從而變被動為主動,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2.設疑誘思,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中通過假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加以解決,能極大引起學生興趣,使他們處于一種積極的思考狀態,自主探究,與老師積極互動,從而迸發智慧的火花,實現教學相長;另外,學生在了解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后會產生“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嘆,從而產生學習的緊迫感,在這些問題得以解決后又得到一種成就感、滿足感。有了這些心理體驗,學生很快會愛上政治課,從而大大提高我們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實效。
3.設計生活化教學活動
新課程倡導的教學理念不再是靜聽、靜思的學習,而是讓學生從書本與教室走向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活動中進行體驗式的學習。教師可設計生活化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實現“生活到知識,知識到生活”的波浪式前進過程。
(1)開展研究性學習,組織社會實踐
(2)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
(3)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
三、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感受生活氣息
時代在發展,作為政治教師也應與時俱進,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來組織教學,展現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學生如臨其境,獲得豐富的感官體驗,感受濃厚的生活氣息,更加直觀、具體,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比起單純的粉筆、黑板,現代教學手段在吸引學生方面顯然有更明顯的優勢。
1.充分利用網絡、電視等為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服務
如今,電腦、互聯網的使用己漸成普及,網絡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電視等,一來讓學生感受現實生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二來讓學生學會正視、善用網絡,對網絡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揚其長避其短。長此以往,學生在進行原本只是作為娛樂的上網、看電視等活動時便能自然而然地學會用教材相關知識去解讀網絡、電視中的生活現象。
2.充分運用PPT、Flash、Authorware等現代教學手段為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服務
比起單純的“粉筆+黑板”,PPT、Flash、Authorware兼有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來展示生活素材、創設生活情境,功能強大,可謂圖文并茂、有聲有色,大幅度增加了課堂的信息量,大大提高課堂效率,為構建生活化課堂提供了良好的輔助手段。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應以生活為中心,從多方面構建生活化課堂,這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的潤滑劑、催化劑。我將沿著構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課堂的道路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