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勝
從工作到現在,我一直從事小學數學的教學,這幾年我也深刻的體會到,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重要基礎。一個孩子如果計算能力不強,那么他的整體數學成績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現實教學中學生在計算時常常出現錯誤,主要表現在計算正確率下降,口算速度減慢等。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并不高,數學思維能力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我們該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并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呢?下面就談一些自己的淺顯看法。
眾所周知,計算能力的培養應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因為,它不僅可以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智力,還能為后面的學習打好扎實的計算基礎。所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要從低年級的學生入手,認真、嚴格的訓練,這樣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認真、細致、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培養學生對計算的興趣,給計算教學加點“味”
我們都知道計算枯燥乏味,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但是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是尤其重要的。我們教師要設法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想學”。我們可以采用多種訓練形式代替以往單一練習的形式。例如:用游戲、比賽等方式訓練;開火車、搶答、闖關卡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予,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激發興趣。教學中,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來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給計算添點“彩”
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保證。我們總是抱怨孩子太粗心,但是大量事實說明,沒有良好的計算習慣是學生計算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在計算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例如,不是抄錯數字,就是抄錯符號。因此,做題前,先要要求孩子完整地看清每個數字和每個符號,決不抄錯題目,這是正確計算的前提。然后想清楚運算步驟,確定之后再動筆。在計算過程中,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進位,就是減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當減法做,乘法當除法做。因此在確定運算步驟后,要認真地進行計算。計算完成后,學生除了對規定的驗算題目進行驗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覺驗算每一步。所以要強調學生算完一步要及時“回頭看”,檢查是否正確,一步一回頭,及時檢查驗算,及時糾正錯誤,保證計算的正確。檢驗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嚴格的標準,做到每題必檢查,每步必驗算。同時要訓練學生做題要有耐性,認真思考,即使做簡單的計算題也要謹慎。演算時要求書寫工整,格式規范,就算是在草稿紙上計算也要要求書寫清楚,方便檢查。這么一來,孩子的正確率會大大提高,計算也將變得更加出彩。
三、注重孩子的計算方法,讓計算適時“優”化
算法多樣化滿足了課堂中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實現著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考能力的發展。但我認為一味強調算法多樣化不利于計算技能的形成,有些教師對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學生展示同一思維層面的算法,教師一概叫好,而不管思維層面即質上的提升。一旦少了某種方法,教師就要千方百計牽引。有的學生為了迎合教師的意圖,想一些低價值、原始的方法來充數。這樣一來,往往討論一道題目就要花費10——15分鐘。而且算法“多”了以后,也不適時優化。在計算時,只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有的甚至于不掌握基本的計算方法。方法一多,一些學困生就更無從下手了,聽聽這個也對,想想那個也行,等到自己動手去做,確是一個也不會。所以在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還應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對算法進行適當的優化,形成較為高效的方法。
四、重視孩子的口算,給計算加點“速”
口算能力強,筆算速度就快,計算的正確率才會高。口算的速度和準確性直接影響筆算,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課前適當安排2—3分鐘的口算訓練,或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有機滲透口算訓練。但是如果口算訓練方式單一,學生乏味,沒有激情,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少數優秀學生,不愿參與這樣的口算訓練,甚至破壞課堂紀律。因此,我們教師可以針對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注意口算形式的多樣性、靈活性,改變口算的單調性、乏味性,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可以采取形式多樣的訓練方法:如低年級的口算可以采用開火車、找朋友、對口令、搶答等游戲活動形式進行口算,也可以采用視算、聽算、競賽等形式。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口算的興趣,使學生“樂算”。同時口算訓練要持之以恒,堅持做到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我們只有強化口算訓練,筆算能力才可能得到提高,才能為今后學習較復雜的運算打下扎實的基礎。
總之,培養學生的較強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培養孩子對學習計算的興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前提;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計算習慣,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保證;我們還要訓練他們的計算技能,口算當然也不容忽視。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加強訓練,同時注意方法,這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因此我們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聯系現實生活,聯系各種活動,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童趣、富有活力,讓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環境,使枯燥的計算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讓計算的課堂變得更加精彩。但是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