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偉鳳
一、Lets try板塊的定位與運用現狀
作為教材的新增內容,Lets try是以聽力小練習的形式呈現在Lets talk的前面。一般為聽對話選擇、聽對話判斷、聽對話填空、聽對話回答。《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課程資源的闡述指出:課程資源指有利于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教材資源及非教材資源。在《教材使用建議》中指出,Lets try是用來幫助學生熟悉Lets learn中所學單詞,并在進入Lets talk新句型的學習之前通過聽力訓練感知新知。所以Lets try板塊中包含了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及核心句型,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在實際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教材資源的解讀、整合與開發。但是在對話課中,教師們更多地把目光聚集在Lets talk的本身的文本、插圖以及情景的創設上。卻忽略了Lets try板塊資源的利用,而是簡單地將之一筆帶過,并未引起重視。
二、Lets try板塊的功能
1.聽說訓練的好抓手
英語學習語言技能中包含聽、說、讀、寫四部分。而聽和說是語言學習和運用的基本技能,更是必備技能。其中聽是將外部語言轉化為內部語言的過程,說是將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的過程。可見,聽、說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地位。而Lets try板塊的各種題目類型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提高他們捕捉關鍵信息的聽力技巧。教師在對話課的前面完成Lets try,這樣符合先大量輸入再合理輸出的語言學習規律。促進學生聽、說技能的發展,也是學生對整個對話脈絡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2.話題引領,循序漸進,推陳出新
每個Lets try板塊都和單元主題息息相關,起著話題引領的功能。不同于三、四年級Lets talk以各種情景圖和文字呈現的形式,五、六年級的Lets talk課文往往是只有一張情景圖,對話內容圍繞著這一情景展開。對話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達到了一定的篇幅。對話內容往往可以分為多個話輪,也更貼合生活實際,學生的對話需要合理的情景支撐。但是語言學習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從簡單內容到復雜內容,從短對話到相對較長的對話,需要一個甚至多個支架的搭建。Lets try板塊的出現就是學生從短篇幅對話到長篇幅對話的一個有效跳板。
3.承前啟后,搭建橋梁
Lets try板塊除了能成為對話課的導入功能外,還能起到架接單元主情景圖和Lets talk內容的橋梁作用。
【案例1】PEP五年級下Unit 2 B Lets try
主情景圖中,Amy和John正在上美術課,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們正在畫的是關于季節的圖片。Lets try中又是三張關于季節的圖片,而Lets talk正是在討論Amy在美術課上所畫的圖片。教師在設計的時候可以先展示Lets try中的季節圖和Amy所畫的圖,讓學生來說一說這些圖。T: Which season is it?學生根據圖片信息來回答問題。緊接著教師提問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I like … best.教師追問原因。然后教師問:Zhang Peng and John are looking at these pictures too. Do you know which picture is Zhang Pengs picture? Listen and tick,自然過渡到Lets try內容。接著教師讓學生通過觀察主情景圖,找出Which picture is Amys?當學生找出Amy的圖片后,通過聽Lets talk內容來明確答案。這一步讓充分發揮了主情景圖的作用,也使得主情景圖與Lets talk做到無縫銜接。
三、Lets try板塊的有效運用策略
1.因材施教,巧妙設計教學環節
Lets try的文本有長有短,習題難度有簡單也有相對較難。如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聽懂、理解文本內容并正確地完成習題,掌握核心單詞與句型。筆者認為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地打破Lets try“聽”的框架,聽、說、讀、寫齊上陣,降低學習的難度,從而符合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讓所有學生都能學有所成。
2.巧用插圖,引出情景
在教學資源中,插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地使用Lets try中的插圖,有助于學生理清語言點,掃清對話教學中的障礙。借助插圖更能順理成章地引出對話情景,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景中學習、理解、運用語言。
3.物盡其用,適當加深文本深度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挖掘Lets try的文本、圖片、題目、背景信息等,加深對話深度,反復利用,達到物盡其用的效果。
【案例】PEP六上Unit5 A Lets try
從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出這里是考查的是對Xiao Yu叔叔的外貌描述以及是否送Xiao Yu去上學的問題。但從聽力文本中我們可以看出這里討論了人物外貌特征、職業以及搭乘的交通工具。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安排了以下幾個問題:那是誰、他是個怎么樣的人、他是干什么的以及他選擇何種交通工具去上班等。
通過對文本的一步步了解,將對話話題從描述人物外貌特慢慢地征轉移到本課的核心話題職業和交通方式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一個有效的整合。在完成Lets try的習題后,教師在第二個問題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更深層次的問題,發散學生思維。最后答題后的內容設置了一個簡單的復述任務。讓學生從簡單的對話選擇任務,提升到一個概括總結的層面,學以致用,用自己的語言來總體地描述對話內容,為Lets talk的學習和概括打好了基礎。Lets try的功能也做到了充分發揮。
四、結束語
Lets try板塊作為教材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亦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技能的有效載體。有效利用Lets try的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大大地提高對話課的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