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友娣
作文是創造性的作業,要求學生連貫正確地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標志,然而,“沒什么可寫”“不知寫什么”“不知怎么寫”成為許多初學寫作的小學生的疑惑。如何指導學生“用我手寫我心”“快樂寫我心”“寫我快樂心”,在作文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以“簡易”的入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導。下面,我依作文指導步驟,簡單談談如何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課前準備
在作文課前,我讓學生收集有關的寫作素材,學生對此非常有興趣,往往會準備很多材料。學生在收集材料時,會去觀察事物,這時需要指導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要細致地、有條理地觀察,可以從他們感興趣的地方著手,但也要求觀察全面。有了充分的準備,課上就會有寫不完的內容。
除了收集寫作素材,課前我還布置學生收集相關的成語、優美詞句等。如寫人物的文章前,我會布置學生搜集一些描寫人物外貌、性格、動作等方面的好詞好句,并告訴學生,這些詞句好比蓋房子用的磚瓦。如果沒有磚瓦,縱有最好的設計,建筑師也難蓋出漂亮的房子。
(二)巧取題目
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是老師出題目,學生就把這個題目作為文章的題目。但有時候,老師也沒有指定寫作的題目時,怎樣為文章取一個恰當的、新穎的題目呢?在教學中,我先指導學生復習學過的課文題目,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題目好在哪里。然后告訴學生,作文題目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具體。二是貼切。三是簡潔。四是新穎。
待學生弄清上述要求后,我又出示一些貼切的和一些不太恰當的題目,讓學生評析,讓他們從中領悟如何才能給文章取個好題目,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三)示范開頭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文章也一樣,很多學生咬斷筆桿,也不知從何寫起。我告訴學生,文章的開頭沒有固定的格式,一個好的開頭,不僅要根據文章的內容、體裁、風格來選擇恰當、合適的形式,還要切合主題,不落俗套。
開頭的方法千變萬化,常用的開頭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落筆就直接點題,如《海上日出》。2.用設問吸引讀者。3.描寫景物。4.介紹環境。5.介紹情況,交代背景。如《火燒赤壁》一文的開頭。6.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或事件。7.概括地介紹文章的主要內容。
之后,我又示范如何給文章寫幾種開頭,讓優生參考,給后進生借鑒。這樣,學生寫作的靈感就自然而然地涌出來了,我也自然而然地不著痕跡地幫助學生消除了怕寫作文的心理。
(四)下水結尾
文章的結尾和開頭一樣,沒有固定的格式。但結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有不少寫好結尾的經驗和方法,可以借鑒,例如:1.概括全文。2.交代結果。3.寫出感受,總結全文。4.篇末點題。5.表達感情和愿望。6.首尾呼應。每次的作文,我都展示事先寫好的幾種結尾,讓學生模仿學習,并鼓勵他們銳意創新,根據自己的文章寫出別出心裁的令人回味的結尾。這樣,學生不再覺得作文難寫,有的甚至每每創新,把自己獨特的寫作躍然紙上。
(五)自改文章
培養學生作文自改能力是提高學生獨立作文能力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可以使教師從繁忙的工作中解救出來。培養學生作文自改過程我采取“領”“扶”“放”的方法。所謂“領”就是領著學生學會批改方法。學生的習作交上來后、查閱后,找出共性的問題,選擇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用多媒體投影出來,引導學生根據本次作文的要求,自己修改。這樣,激發學生打開思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領著學生集體修改后,我還要求學生把改后的文章和未修改的原文作對照、比較,看一看好在哪里,然后讓學生運用學到的修改方法,模仿著去修改自己的習作,我加以指點、輔導,使學生人人受到啟發,有所得益。所謂“扶”即是在作文上標記號,作必要的提示,讓學生自己修改。所謂“放”就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或互改,當然“放”不是教師撒手不管,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己把握修改方法。
二、以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欲望
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給學生自信心。學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讀,小作者的眼睛會一亮,神情高興。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我也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后達到共同的目標。第三是辦好班級的習作園地,把優秀的篇、段張貼在上面,供全班學生學習、品賞。并設計了一本班級優秀作文選,把每次張貼和做范文宣讀的作文整理成冊,放在教室圖書柜里,供學生們閱讀,使小作者嘗到成功的喜悅。
三、從讀中學寫,培養寫作能力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中道出一個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平時,我引導學生多讀書,開闊視野,并做好讀書筆記,設立專門的摘抄本,摘錄優美的詞句段,為寫作打好基礎。
總之,只要平時注意引導學生積累,正確指導,學生心中有了“米”,有了“鍋”,就不愁煮不出好飯、寫不出好文章。只要持之以恒,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學生的寫作興趣、習作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