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必須圍繞四種基本能力來培養新一代。 這四種基本能力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其中,學會共同生活是指要培養下一代在人際活動中能與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的品質和能力。這里就出現一個問題,人怎樣才能融入社會呢?這就是我們所要關注的問題:從幼兒時期開始,發展他們的社會性。
一、幼兒園混齡玩沙與社會性發展的優勢價值
在我國,幼兒在幼兒園中一般按同齡編班,把年齡相同、發展水平相仿的幼兒編在一班這是幼兒園編班的傳統方式。幼兒在同齡班中和自己相近的同伴一起交往,增強了競爭的意識,也有利于相互的學習和模仿。教師設計或選擇的活動內容也具有相當大的年齡特點,能符合大多數幼兒的能力水平,孩子們的伙伴或交往對象也總是相對固定的。混齡玩沙能夠給幼兒提供更寬廣的活動環境、更豐富的活動內容、更多的活動對象,使幼兒園的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和擴張,由此最大限度地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二、組織不同形式的混齡玩沙促進社會性發展
(一)自由混齡玩沙
我們在組織混齡玩沙最初階段首先讓幼兒進行自由混齡玩沙。小班的幼兒在沙池中都各自選擇了喜歡的工具,并單獨地選擇場地進行自由地抓沙,拍沙。在小班幼兒充分體驗了不受約束的玩沙活動后,再讓中班、大班的幼兒和他們進行混齡玩。大班幼兒和同伴分享協商的意識已經形成,他們在玩沙中將玩沙玩具和工具讓給小班的幼兒先玩或者帶著以大帶小一起玩,這樣給小年齡的幼兒起了榜樣示范作用,使小班的幼兒從原先的孤獨感轉向溫馨感,從自我為中心轉化成愿意分享。
(二)混齡玩沙游戲
混齡玩沙游戲對幼兒的誘惑,會使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而遵守規則,也讓幼兒從新的角度看問題。這樣,以大帶小的游戲中使幼兒通過觀察、模仿、交流掌握了規則,從而形成人際協調的合作關系。
我們開設的混齡玩沙游戲的規則能處處考慮如何幫助幼兒擺脫自我中心,如何向社會合作發展。在混齡玩沙游戲中,中班幼兒不僅學會在沙中的跨跳能力還能在保護小班起跳中,體驗了互相幫助和合作的快樂。
(三) 結合主題的混齡玩沙
在主題活動中穿插混齡玩沙游戲,讓幼兒圍繞著主題創造性地完成建造任務地玩沙活動,從而使他們在自我意識、情感、個性、社會交往、道德等方面獲得發展。通過混齡活動,不僅讓幼兒真切感受和區分了濕沙和干沙的不同,而且增強了大班幼兒的合作意識,促進了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使膽小的幼兒變得主動積極,平時性格急噪的幼兒變得會商量會協作,使孩子們在社會性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四) 競賽式混齡玩沙
競賽式混齡玩沙主要以分組比賽形式玩的形式進行玩沙。如中、大班混齡玩沙《沙袋接力》,通過以大帶小的合作形式,感受作為哥哥姐姐的自豪感、責任感。
三、有效的混齡玩沙教學策略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一) 混齡玩沙活動促進了幼兒之間交往能力的發展
首先是幼兒交往上的變化。在幼兒園里,小班的孩子剛進入沙池時爭搶玩具的現象時有發生,而在混齡玩沙中通過大帶小后不但減少了爭搶玩沙工具的現象,還出現了互相謙讓的行為。
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年齡的差異,以強欺弱的現象卻非常罕見,但是經過一年的混齡玩沙合作后,我們看到的是姐姐對弟弟的呵護,妹妹對哥哥的崇拜。其次是精神面貌的變化。當你走進我們的混齡玩沙池中,你會發現一個共性:孩子們都會熱情洋溢地歡迎你,都會爭先恐后地和你交談,個個儼然是這個“小沙池”的主人,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歡笑,這里的孩子們自信、熱情、樂觀和勇敢。
(二) 混齡玩沙活動促進了幼兒之間的規則意識
在混齡玩沙活動中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聽了教師提在玩沙游戲中提出的目標時,似乎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能潛移默化地形成規則。由此可見,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秩序感、行為準則讓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做一個良好的家庭成員。開展混齡活動后,孩子們不僅能提供給孩子相互交往的機會,而且還能解決同齡兒童間的沖突,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三)混齡玩沙活動加強了幼兒間的合作意識
利用混齡玩沙活動這一形式來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意識是很有效的途徑。
(四)混齡玩沙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混齡活動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能力強的大孩子用自己的學習順序、學習方法,用自己的經驗、自己的語言用心地教弟弟妹妹,擔任著領導角色,小孩子尊重他們,模仿他們,把他們當作游戲時的“頭頭”,大孩子自然信心百倍;能力弱的大孩子,如果在同齡活動中會顯得落后,但和小孩子在一起,仍然能看到自己的優勢,不至于對自己灰心,維護了自尊;對于能力強的小孩子來說,他們能和大孩子一起活動,解決了原來“吃不飽”的現象,滿足了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認為自己有時可以超過哥哥姐姐,樹立起“我能行”的信念;能力弱的小孩子在大孩子的細心幫助下,沒有太大的壓力,放松地看和學,反而輕松地掌握了一些技能技巧,掌握了游戲方法,他們在愛和關懷的氛圍中對自己也充滿了信心。
綜上所述,混齡活動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創設了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氛圍,大帶小活動為幼兒提供了社會角色體驗的機會,幼兒與異齡兒童一起活動,擴大了接觸面,克服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方式,學習與人交往的正確態度與技能,養成負責、合作、尊重、自信、謙讓的良好品質,促進了社會性主動和諧地發展,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
混齡教育有其實施的必要性,鑒于目前我國混齡教育仍處于實踐探索階段,師資力量不夠強大,教師也應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全面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接受混齡的教學模式,實行同科目同內容不同要求,同科目不同內容不同要求,同內容不同科目不同要求的教學方式。另外雖然間斷性混齡是現階段我國所采用的一種教育形式,我國也有部分幼兒園實行起來,但是我認為它不如連續性混齡對幼兒發展的幫助大,真正發揮“兒童教育兒童”的混合優勢,這樣才更有利于幼兒長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