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勝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教育的核心目標?!稊祵W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薄端季S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思維的發展是通過外部活動轉化為內部活動的過程。因此,以數學知識神奇的魅力,為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思維情境,叩開孩子數學思維的心扉,展開孩子數學思維的翅膀, 讓孩子學會有根據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是每個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在興趣中激活
1.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
數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有多么廣闊,學習的天地就多么廣闊,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數學與兒童原有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數學的頭腦去觀察生活,學會數學地思考。
2.創設有趣的故事情境
一般來說,學生比較愛聽故事,將數學知識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中,最能引起學生注意,而采用這種方式來教學,學生的情感最投入,積極性也容易調動起來。
3.創設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情境
一根20分米長的鐵絲圍成不同的長方形(長和寬取整分米數),有幾種圍法?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后提問:這么多種方法你認為怎樣整理比較合理?哪種圍法面積最大?這樣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從無序到有序,對小學生很有吸引力,一下子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了,他們都愿意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合作交流,想方設法找到問題的答案。
二、在活動中理解
1.在活動中領會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達爾認為,數學學習是一種活動,不經過親身體驗,僅僅從看書本、聽講解、觀察他人的演示是學不會的,在教學《認識生活中的方向》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別另外的三個方向,設計了一個轉身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明確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是按順時針排列的,從而找到辨認方向的方法。
2.在活動中探究
相信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這是教育的本意。在討論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時,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折一折,從自己的活動中得出結論。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讓每個學生都體驗成功,獲得發展,是教育以人為本思想的重要體現。在教學《認識方向》一課后,根據要求在水庫的周圍種植八種水果,制作一張水果種植分布圖,并說說你喜歡吃的水果是什么?它在水庫的什么方向?這樣,即鞏固了新知又展示了自己,提高了自己,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在求異中創造
1.讓學生有一定的思維空間
學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時間和空間,對于每個數學問題,要保持開放的態度,讓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稊祵W新課標》也指出: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要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間。在《統計》一課中,教師并沒有讓學生用指定的方法記錄,而讓學生按自己的記錄方法來記錄,展示學生的各種記錄方法,最后從對比中找出最佳的記錄方法。這樣,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創造水平,在足夠的空間里,主動探索,放飛思維,為師生、生生的有效互動提供豐富的、寶貴的資源。
2.用多種思維形式思考問題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提倡“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提高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創造的潛能。教師要鼓勵學生以學過的知識為基礎,想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過的知識互相溝通,貫穿起來,學生的思維在求異中變得更加靈活,并在思維的聚合中優化,真正體現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p>
四、在遷移中提高
1.正確利用遷移原理
教育心理學認為“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者是已有經驗對完成其它活動的影響”。教師要了解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把握新舊知識的聯系,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學習了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后,可以遷移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當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時,讓學生思考: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通過什么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推導?為什么?讓學生在思考中明白要推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通過長方形來研究。
2.創造條件實現遷移
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記憶而學習,而是為了應用而學習,是為了實現對知識點間的貫通性理解而學習,這些均需要我們變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為“內化”式的學習,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但正遷移的發生不是自動的,它還需要一定的條件,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條件,排除學習中知識的負遷移干擾,提高對知識的理解,為知識的正遷移、應用奠定基礎和準備。
(1)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是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也是遷移應用的前提,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是知識遷移的基礎和背景。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越精確、熟練,就越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反之,就可能干擾或阻礙新的學習,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熟練地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規律,為學習的遷移提供準備。
(2)善于比較,及時歸納總結。數學中有許多思想方法和規律具有可比性,通過比較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幫助學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使之思路廣闊,左右逢源,為遷移積累豐富的知識經驗,尤其在復習課上運用,能使知識融會貫通,開拓學生的思維,并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總之,教育不只是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更應該使學生不斷地生成智慧和人格,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貫穿于學生全部的發展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每個細節,恰到好處地點撥,靈活巧妙地應變,使課堂教學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美感,始終在師生最佳的情緒狀態中進行,處處充滿啟迪學生思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