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
學生自學探究是由學、思、疑、問四個相互聯系的學習要素組成的,學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問,是傳統教學長期養成的惡習;而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問,是現代教學提倡的優良學習方式。學生在自學探究中,能把學、思、疑、問連結在一起,就會給自學增添無限的樂趣和動力。因此,不必擔心學生有沒有能力,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師相信不相信學生,給不給學生自學探究的權利。能相信學生,也能給權利,學生自學探究水平肯定會迅速提高。
(一)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往往來自于一個對于學習者來講充滿疑問和問題的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確目標,給思維以方向;同時產生強烈的欲望,給思維以動力。設計問題情境,力求體現障礙性、趣味性、開放性、差異性、實踐性。對于問題情境中所隱含的“問題”,不是簡單地直接給出,而是讓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己去發現、去提出。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更貼近其思維實際,更能引發其探究。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二)解疑導撥獨立探究
所謂獨立探究,就是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的過程。因為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學生是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構起新知識的意義。教師無法代替學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幾十個有差異的學生的思維。通過學生動手“做數學”,使他們親身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獨立探究的目的,不僅在于獲得數學知識,更在于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中科院心理所的張梅玲教授說得好:“再完美的模仿畢竟是模仿,有缺損的創造畢竟是創造,要創造要發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畢竟是在前進在發展,路是人走出來的”。
(三)解疑導撥合作探究
學生自學探究是學中有探,探中有學,一般問題均可以在邊學邊探中自行解決,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可集中在這一階段解決,這一步開始付給學生3-5分鐘時間,簡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難點,要求學生不重復、不提與主題無關的問題。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不必過早解釋,只要綜合大家的提問,提出一兩個重點問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種,教師可根據需要確定選用哪一種更好。這三種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讓同桌學生發揮各自的學探優勢,就相關疑難問題,相互啟發,相互研討,然后四人小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討的結果;二是小組合作探究。合作小組可以是四個、六個人。最多不超過百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闊、分析透徹、各抒己見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三是大班集體探究。即抓住中心議題或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各自發表見解,集中解決難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切不可搞成問答或對話形式,要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對話、答辯、爭論、教師只需在關鍵處加以指點或導撥,要避免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合作探究能促進學生思想情感交流,培養團結協作精神,構建民主和諧氣氛,養成良好個性品質。以往組織課堂討論,主題不明確,時間不充分,氣氛不和諧,圖形式走過場多,討論探究效果很不理想,這是探究式課堂教學一定要引以為鑒的。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干什么?回答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做巡視指導工作,不斷點撥強化學生的合作探究。
(四)明理強化實踐探究
實踐運用,是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度罩屏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重點強調學生解決問題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不是一個簡單地用現成的模式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探索中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這對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的培養和數學思維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練習,不僅要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掌握知識,更要有利于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及實踐能力的培養。那種題目結構良好、條件確定、答案唯一的,只需重復所學知識即可解決問題的“制作標準件”式的練習,往往造成學生思維定勢,妨礙學生思維發展,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顯然不利。為此,在設計練習時重視設計結構不全、條件不明、必須發揮創造性、結合有關經驗才能解決的問題,特別重視開放性練習的設計。
(五)激勵評價引深探究
評價體驗,其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學生主體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動發展的動力和和主動發展的能力。評價體驗的主要任務在于增強學生主動發展的動力,提高主動發展的能力。為此,在課堂教學應重視以下兩點:一是對學生進行獨立探究、合作發現、實踐運用等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自主性、主動性、獨創性等主體精神和品質進行評價,使學生獲得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二是要引導學生對探究學習的活動過程進行反思,重點是提煉解決問題、獲取新知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習策略有所體悟,并自覺地將思維指向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習策略上,以提高主動獲取新知、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情境——獨立探究——合作交流——實踐運用——評價體驗,五個環節構成探究性學習的一個活動系統,每個環節中學生的活動是開放性的,而環節與環節是緊密相連的,為學生系統地提供自己探索、充分展現、愉快合作、自我體驗的時間和空間,也有利于教師指導作用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