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珍
如何利用1+N創設情境,指導學生寫生動、寫具體、寫清楚、含布局某謀,達到學生會寫作文的目的。
寫作,是傳統的作文教學弊端。隨著網絡教學的出現和不斷發展,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作文課程。能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優化指導的過程,提高作文能力,使學生觀察有對象,思維有憑借,表達有內容,寫作有思路。
如何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他們輕松愉快地寫好作文呢?利用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們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心靈自由和獨特見解,根據教學內容需要,興趣是創作之源,是情趣的基礎,學生有了興趣之后,作文會成為他們主動的追求和熱烈的向往,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學好作文。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小枯竭,溪水自然流個不停息,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須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例如:教學中年級作文《我喜愛的一種動物》在教學前讓學生進行組織觀察自己熟悉的動物。在教學時,教師出示多媒體的動物圖,學生看到自己喜愛的動物,就會有興趣,情感就會在他腦中浮現,就會盡情地表達出動物的性格及愛好,讓個性自由飛揚。學生的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了,思維的火花如潮水奔涌。寫作興趣越來越濃。
二、豐富習作素材,培養學生開拓思維
觀察是智力的窗戶,沒細致的觀察,便談不上對萬物的深刻認識,所以孩子們的外部生活豐富,早就見多識廣,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表達出來。例如:《黃河頌》,通過多種事物形象,情景過程,有效地揭示客觀事物,開拓學生思維和創造性空間,屬于橫向思維,從不同角度、層次,再造出最佳方案,滔滔黃河畫面,從聽覺,視覺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聽,你們想到什么?啟發學生用比喻手法來描述當時情景,學生的靈感迸發出來,寫出來的語意就會出神入化。這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解除了緊張心理,活躍了思維,他們由被動地接受轉為主動思考問題,寫作素材也豐富了,開辟了多項主體的思維通道,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口頭作文訓練了,書面作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自評自改,提高學生修改作文能力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組成部分,是課堂作文深化和繼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兒童的眼光去欣賞,去品味,發現學生觸到之處。及時幫助學生找到作文的得與失,培養他們良好地修改作文能力。利用多媒體將學生典型習作,讓每個學生看到,讓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互相交流,共同評議,通過討論,既吸取了別人的長處,開拓了思維,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更多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因為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成了孩子們不斷上進的動力,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尺精神。
作文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也是以學習語言文學為機,給習作帶來了勃勃生機,給作文課堂灌注心得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