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瑩璐
中學美術課是義務教育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提高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家對美術教學的認知和態度也在逐步發生改變,充分認識到它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當前初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美術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美術課沒有列入中考的范圍,是很多老師、家長和學生眼中的“副科”,大家對美術課都存在一種懈怠心理。不像語文、數學、外語課目是中考必考科目,自然會受到們家長和學生們的青睞。許多學校在美術課程的安排上也是打折扣的,比如大多數學校初一每周安排兩節課,初二每周一節課,由于課程少,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自然不會對學生提出很高的要求,學生們也不愿意花費課余時間進行美術學習。
(二)對美術教學創新方式方法不夠
有些老師在美術教學課堂上,還基本遵循“教師對繪畫原則的講解——學生練習”這樣一個傳統教學過程,沒有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由于課堂教學形式較為單一,缺少創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對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不夠
目前大多數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培養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方面,既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與技巧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從而影響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美術內容的學習。
二、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實施創新
當前,如何求搞好美術教學創新,進一步適應進代要求,是當前美術教育工作者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驗。
(一)高度重視美術學科
一是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初中美術教學要求對學生展開教學,切實達到提升學生美術綜合素質,培育美育鑒賞能力的目的。二是家長要尊重孩子對美術學科的興趣,不能根據自己的好惡來打壓孩子的興趣。三是學生也要樹立正確的美術學科學習理念,通過美術學習促進個人的全面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培養學生美術意識
一是培養學生興趣。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創新精神。二是注重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創作,對學生創作的作品,要多鼓勵、多褒獎。三是倡導個性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展示出他們內心最真實、最想表達的思想。
(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一是拓展美術學習的視野。老師要經常組織學生融入生活和自然,主動帶領學生參觀畫展、到野外進行寫生等活動。二是舉辦多校聯合或學校美術作品文化節。通過學校之間的美術競賽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情趣,激發創作的欲望,同時可在學校文化節上讓學生現場進行美術創作,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三是可邀請相關的美術專家來學校進行講座等形式,讓學生受到美術的熏陶。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豐富初中生的課余生活,同時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初中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總之,通過對初中美術教學方式的創新,不斷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