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在生活中微笑是交流的橋梁,而在我們老師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理解是交流的橋梁。多替別人著想,這是非常高深的一種智慧,也是非常高貴的一種品德,要走進學生的內心,有時就是那么簡單,一份接納,一句春風般的啟發,瞬間就在師生之間搭起了心靈的橋梁。如果事事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把自己換成別人,這樣你就能理解別人為什么會這樣做,或者先做一個傾聽者,多天天顯示的想法,不要時時擺出一副老師高高在上的架子,特別是女老師,可以動之以情來處理,這樣雙方在交流的時候能達成共鳴。我在這一年當班主任過程中,充分體會到理解學生能解決很多問題,而且讓學生也能信服你。
教學是教與學的結合體,教師是在教學過程中學中教,教中學,有效結合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大多數班主任既要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還要立德樹人,管理好班上的工作,尤其是學生的心理工作。它應該實實在在地體現在師生互動的點滴里,是滲透在教師與學生相處的細節中,班主任在工作中采用什么教育理念,選擇何種教育方法,都將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影響著學生積極健康的發展。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健康成長,自身就要做到心理資本的提升,享受工作,幸福教育,正如成都心理學專家嚴光玉老師提到的以積極的,有效的,正常的,平穩的,良好的適應能力去進行教育,對待學生是要處理好而不是繼續制造問題,要抓住學生的心理,走近學生,理解學生。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很注意個別談話的基本理念,要真誠理解學生,這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相互信任的重要條件,是建立談心關系的最基本要素,班主任只有自然表現真實的自我,不做偽裝,才有可能提供一個自在,寬松和安全的心理環境。同時班主任還要尊重學生,這是價值呈現,包含接納,重視和關注,是談心的最核心要素,每個學生都是應該獨特的個體,有其存在的價值,具有成長的潛能,都在盡力向好的方面發展,無論他持有怎樣的觀念和態度,他們作為一個人都有被接納,被關注的需要,老師就要耐心地傾聽,同時對學生充滿信心。要走進學生的內心,有時就是那么簡單,一份接納,一句春風般的啟發,瞬間就在師生之間搭起了心靈的橋梁。
高一半期考試后分了文理科,我們班新來的男同學中有一個學生有嚴重的自卑感,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他在小時候不小心被碗劃破了上嘴唇,縫補后留下一道疤痕,初中幾乎是在被人的嘲笑和看不起的眼光中度過的,進入我們班后他很少望黑板,更不用說看老師,也不愿意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就一個勁的看書。但在課堂上我抽過幾次他回答問題,而且還表揚了他,在我們看來這是很常見的事情。在一次英語寫作中他沒有按老師的內容來寫,而寫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說分班過來后只有我抽過他回答問題,而且他不喜歡現在的語文老師。我看見這些信息后就在他的作業本上用英語與他們進行交流。后來我們經常在本子上相互交流心得,鼓勵他,并且告訴他有什么事都可以來找我。在這學期半期后進行了家長會,這個男孩的成績考了十多名,他以為父親會表揚他,結果家長來之后對他進行了一陣批評,說他懶,不努力,結果這個大男孩在我面前哭了,他覺得很委屈,我知道后想找他父親談談,他說不用了,已經習慣了。他說他們不會理解他的感受,只有我愿意理解他,所以我還是鼓勵他,表揚他,堅持就是勝利,付出會有回報。從這個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內心感受,如果不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或用一種好的技巧進行交流,就不知道他們的想法。同時要理解他們的感受,做好的傾聽者,也許就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一個微小的細節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談心是班主任了解學生問題,提供幫助和引導的教育過程。運用一些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促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以及人際關系等方面能自主調節自己的行為,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的有效途徑。我們班主任要非常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尤其心理健康發展。班主任要采用積極的方式去培養健全的人格,實現學生的自我成長,助人自助,做到平等,尊重,同感,接納。班主任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自身心理健康的捍衛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維護者,是家長維護子女心理健康的指導者,所以心情愉悅的班主任才能培養出陽光向上的快樂學生,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因為學生處于發展中的個體,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個體,而班主任是要對學生進行系統教育,全面指導的特殊角色,班主任的學生觀從根本上影響教育目標的達成,決定著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態度和模式,因此班主任要懂得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樹立健康的學生觀。
對于高中的班主任老師來說,特別是我現在是高一的班主任,首先要幫助高一的學生在各方面順利完成從初中向高中的過渡,特別是來自思維提升的過渡,因為抽象邏輯思維建立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這對學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其次班主任應該有意識的點播,啟發學生,適時地指導學生進行各方面的自我分析,幫助學生找到他們的進步點,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變化。再次,這一階段是學生進行人生規劃的關鍵時期,班主任應幫助其進一步明確自身的特點,找到清晰的發展道路,優秀的班主任不僅善于發現和挖掘學生的潛能,還能幫到學生找到一條成功的發展道路,這不僅是教育學生的需要,也是每個班主任自己發展的期望。在這些過程中我們只要理解學生后再去處理問題,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誤解造成嚴重的后果。
教育是一門藝術,它不是簡單的聰明,而是靈活的智慧。當一個人的知識增加時,他的智慧也在隨之提高,智慧的敏銳取決于豐富的知識和實踐,只有成為一名智慧的老師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發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任何人都不能說他的教育是完全正確的,沒有任何瑕疵的,所以處理的問題是充滿智慧的,需要我們相互的理解才能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回過頭來想一想,或許有更好的方法,這都需要我們進行反思,只有不斷的積累,不斷的運用,不斷的反思,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成為智慧型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