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紅心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而自主學習就是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打好基礎的。它把學生作為主動的求知者和探索者,在學習中培養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求,主動運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激發興趣;教給方法;展現自我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和家長的監督下進行的,并且在學習中一味地追求“標準答案”,學習變得呆板、枯燥、泛味,毫無樂趣可言。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而自主學習就是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打好基礎的。它把學生作為主動的求知者和探索者,在學習中培養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求,主動運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呢?就此問題筆者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參與學習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就根本談不上“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當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可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使語文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1.教學中我們應該提倡“童言無忌”,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在精神上讓他們處于一種自由、輕松的狀態。教師要創設一個寬松、和諧、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兒童的想象力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引發兒童創造潛質。
例如教學《荷花》一文中:“一池的荷花盛開的是那樣美。”當學生陶醉在文章和課件所創設的意境中時,教師問:“假如你是一朵荷花,會有什么動物對你說些什么呢?”一名學生立刻站起來大聲說:“我在池中翩翩起舞,這時,一只蝴蝶飛過來,在我耳邊說‘你的露珠項鏈多美啊!能借給我戴一個晚上嗎?”全班一片嘩然,我對這個學生的答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再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發言交流,同時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的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樣,學生自主學習的勁頭就來了。
2.教學中也可以開展一些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學習《小黃雞的故事》之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圍繞這個問題,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學生將討論結果匯報交流,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說的好,學生聽后非常高興,許多精彩答案因此而產生。課堂活動變得非常活躍。
二、教給方法,讓學生主動學習
興趣只是一種誘因,一種動力,要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持久保持下去,關鍵還在于要掌握語文的規律和學習語文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上下功夫,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索,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悟發現,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分析討論,在教師悉心的滲透和指導下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學習過程,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愿望,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自主,講究教學方法。要改革過去以教師串講為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學中不是消極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探索者。要引導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新知。
2.啟發學生善于思考
思維是培養自主學習、開發智力的鑰匙。教學時應讓思維在每位學生心中產生和發展,教會學生學會思考,善于帶著問題思考,善于從同學的發言中啟發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善于向縱深方向思考,并在思考中學會方法,解決問題。
3.教給學生質疑方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質疑的過程是學生積極思維的過程,是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全過程。質疑可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積極主動,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發出創造的思維火花,能以較高的效率全面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根據教材特點運用各種激疑方法,努力創設問題情境,消除學生質疑的心理障礙,提供質疑的契機,教給質疑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質疑。如在《黃山奇石》一課的課件中,有一幅圖畫的是“仙人指路”,可學生卻認為錯了,一致認為被雪覆蓋的是一只雄雞,面對著一座天都峰大聲地鳴叫,所以應該是“金雞叫天都”。對學生的這種觀點我并沒有否認,而是積極地表揚了他們并鼓勵他們繼續說下去。就這樣,學生個個有機會,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及時地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不用擔心出現錯誤時是否會得到懲罰,是否會得到同學的歧視。學習不再是負擔,而是變成了一種樂趣,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課堂是屬于孩子們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這樣才能點燃創造的火花。
三、展現自我,讓學生施展才華
語文教學應該創設一個讓學生活動的機會,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在活動中使學生學知識、長見識、練才干。若只是盲目地提倡多讀、多練、多寫,很有可能事倍功半,而在讀寫過程中加進了說和演,提供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開辟領悟和運用語言的天地,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很有益處的,同時,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動也是促進自主學習的動力。才能讓學生主動、全面發展。例如教學《人有兩件寶》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按照這首兒歌的節奏先慢讀,讀熟練之后再比賽快讀,看誰讀得又快又好,還可以加上動作表演,在這樣的一種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情感完全被調動起來,學習就成了一種樂趣。對激發學生的情感,展開學生的想象,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教學的一個方向,是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必須立足課堂,充分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