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泰
摘要:小學語文的作文寫作是小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綜合應用的具體體現,在作文教學中應用相應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能力。文章分析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進行課外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寬度,可以激發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社會意識,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作文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課外閱讀;語文作文教學;作用
國家不斷的進行教學改革,人們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更加重視。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作文的質量可以體現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通過作文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文的思維能力,這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促使學生積累寫作材料的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寫作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和寫作能力。
1、拓展學生知識寬度,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是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教學時要做到長時間的集中精力,對他們來說是很難的事,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都不是很好。語文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點,積極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文學的閱讀。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學作品或者根據課本講學內容進行延伸知識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讀書欲望和興趣,同時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1]。例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課文之后,老師引導學生尋找和閱讀關于環保和地球資源方面的文章進行閱讀,通過課外閱讀,學生了解了課堂以外更多的精彩內容和知識,學生可以感受通過課外讀物帶給自己的樂趣,這無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寬度。另外,語文老師要親身閱讀,如果允許,就和學生一起進行課外讀物的學習和閱讀,以自身為榜樣,激發和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
2、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其寫作能力
古今中外的人們想要得到知識,都從閱讀書籍開始,書籍當中匯集了人類的智慧和各種經驗精華。有些家長害怕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經常阻止學生閱讀課外讀物。這樣的思想對學生的學習沒有好處,有可能還會阻礙和限制學生思維的開發。其實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是簡單的組詞造句,更是進行思維和思想的表達和展示[2]。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知識面擴大了,思維也拓寬了,在進行語言表達和思想表述的時候會有新意。相同的作文題目,每個學生的思想和角度不同,所寫出的文章是不一樣的。在不斷知識積累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的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思想模式。學生的思維是在知識的不斷積累當中進行升華的,知識的寬度和深度到了一定程度,學生會不斷的把外來的知識吸收和利用,變成自己的獨特的知識和思想,能夠體會學習的樂趣,并逐漸的熱愛學習。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鼓勵,讓學生結合課本的知識進行課外知識的擴展,學生學習成績和寫作水平會不斷的提高。例如,老師在進行每組課文總結回顧時,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課外閱讀也進行總結,分享與該組內容或形式相同或相通的文章。以此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社會化意識
每門科學的學習都是進行不斷的積累才能夠達到優秀的。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更是要引導和教育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和提煉,以此才可以寫出優秀的文章。所以,小學生要重視平時的積累。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經常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每天都要利用一些時間進行閱讀。寫作素材積累的越多,在面對作文題目時,對其感知和認識的就越快,也更加深刻,能夠根據自己的積累寫出獨特的文章。另外,語文老師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精神,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心得和文章的分享和交流,同學之間進行相互溝通和交換思想,可以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的能力和合作互助的思想,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對社會化知識更深更廣的認識和了解。比如,有的學生重點閱讀的是文學,有的學生對時事政治感興趣,而有的學生對地理歷史情有獨鐘等等,學生閱讀的側重點不一樣。老師根據學生的這種情況,有意識的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或者班會的形式進行相互交流和分享,通過不同內容的分享,學生們都提高了對知識的認識,開闊了視野,也完善了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崇高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利用廣泛的課外閱讀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老師有意識的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把寫作和學生的閱讀聯系在一起,發揮課外讀物的作用,改善學生的思維和擴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社會意識,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占林.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0):38-38.
[2]路小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地位及作用[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