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遙

摘要:在數字化、國際化的大趨勢下,在大數據、 “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探尋有效途徑,實現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的融合發展,破解出版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難題,是現階段廣大出版人關心的課題。本文提出基于中國交通運輸標準外文版編譯成果進行標準外文版數字產品開發,并建設外文版標準的文本資源庫和多媒體資源庫,探索一條出版企業轉型升級與融合發展的新途徑。
關鍵詞:交通行業標準 融合發展 走出去 資源庫建設
近年來,中國標準作為一種技術文化,已成為“走出去”的先行者。以中國標準建造的公路、橋梁、鐵路等基礎設施,已成為連接世界四方的紐帶,中國建造的高水平基礎設施已經在國際范圍具有一定影響。
2015年10月22日, “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 20152017)》。行動計劃指出,優先組織開展服務設施聯通、貿易暢通等急需的鐵路、公路、水運工程等領域國家、行業標準外文版翻譯及出版工作,力爭加快標準“走出去”。國家層面行動計劃的發布,成為翻譯出版外文版標準,加快中國標準“走出去”的重要推手。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先后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新廣出發[2014]52號)和《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新廣發[2015]32號)兩個文件,進一步強調“面對數字化與信息化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傳統新聞出版業只有主動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才能實現跨越與發展”,指出“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是出版業鞏固壯大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職責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發展的迫切需要”,提出要“立足傳統出版,發揮內容優勢,運用先進技術,走向網絡空間,切實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國家層面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更加激勵了人民交通出版社加快轉型升級與融合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在當前中國技術參與世界建設,中國標準“走出去”帶動企業、隊伍、設備“走出去”的形勢下,交通社憑借標準中文版出版的基礎和經驗,承擔了公路工程行業標準外文版(英文、法文、俄文等)的組織編譯和出版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走在了外文版標準編譯出版工作的前列。
一、外文版數字產品開發的現實意義
中國交通運輸標準外文版數字產品開發及資源庫建設的實施有效地支撐了標準帶動產品、技術、管理、設備“走出去”,同時為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新聞出版行業培養所需復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礎,也適應于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要求。總體來說,高質量的數字產品、高整合度的內容資源、高共享度的傳播渠道具有較好的建設意義。
1.填補外向型富媒體標準服務平臺空白
目前,國外具有代表性的標準服務平臺主要有:IHSMarkit Standards Store (https://global.ihs.com/)、BSI Group (https://www.bsigroup.com/)、AASHTO( https://www.transportation.org/)等。這些平臺主要用于宣傳和銷售電子版(原版原式的PDF格式文件)、紙質版標準。同時,AASHTO還提供了與標準相關的工程軟件銷售服務。目前除BSI Group平臺提供多種語言瀏覽服務外,其他平臺均只以英文形式展示,個別平臺提供法文、德文瀏覽服務。
國內標準服務平臺大多主要作為紙質標準的查詢與出售平臺,提供分類檢索和查詢功能,以及標準編制信息查詢、勘誤信息查詢、標準問題解答等相關服務,尚未有基于全文進行開發的富媒體資源庫。
因此,從某種程度來講,實施中國交通運輸標準外文版數字產品開發及資源庫建設能夠填補外向型富媒體標準服務平臺的空白。
2.有助于從業人員增進國際交流學習
外文版標準數字產品和資源服務旨在形成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溝通渠道。通過平臺和客戶端的標準外文版資源,能夠讓海外了解中國標準,而平臺和客戶端所提供的權威機構發布的國外標準網站鏈接,也有助于國內的施工技術人員、科研院所研究人員以及高校師生了解國際標準。
3.有助于實現出版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打造對外品牌
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可以作為打造新聞出版“走出去”對外品牌的創新模式,開拓出一條實現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的新途徑。外文版標準數字化產品和紙質產品可以進行版權輸出,實現對外出版發行,從而擴大我國新聞出版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打造品牌效應。
二、外文版數字產品亮點
交通社圍繞中國交通運輸行業標準外文版(英文、法文、俄文等)紙質標準,開發出豐富的數字化素材,建設外文版標準文本資源庫和多媒體資源庫。
1.外文版標準文本資源庫
外文版標準文本資源庫主要提供三種服務:
一是外文版標準電子版全文查閱服務,基于“中國交通運輸標準知識服務平臺”開發外文版標準電子版全文查閱功能,通過在編澤過程中獲得的翻譯手段、專業詞匯、詞匯出處以及國外標準的表達形式等,為用戶提供迅速理解和掌握外文版標準的服務。
二是專業術語標引和解釋服務,將相關的專業術語進行標引和解釋,并提供釋義參考出處等,最終建成以外文版標準為主線,查詢、釋義、學習、拓展為一體的數字資源庫。
三是按需印刷服務,通過“中國交通運輸標準知識服務平臺”或移動服務客戶端進行預約,可提供單本或成套標準的中文版、不同語言外文版或中外對照版的按需印刷服務。一些企業或組織對于外文版標準文本資源有需求的,也可通過平臺預約開展外文版標準文本資源的個性化定制服務。
2.基于外文版標準的多媒體資源庫
建設基于外文版標準的多媒體資源庫主要是針對學校、研究機構、從事海外工程建設的企業等不同對象群體,提供不同的多媒體資源,包括外文版標準的講解培訓、外文版標準解讀、專業詞匯解讀、國內國際相關標準對比、翻譯能力培養、國際工程接洽、合同簽訂和糾紛解決等方面,由此形成一系列、有體系、符合大多數用戶需求的多媒體資源庫,并根據需要轉化成圖片、動畫、網絡視頻、微視頻、紀錄片、題庫等形式,呈現給廣大用戶。
3.產品亮點
多媒體資源庫建設亮點在于綜合運用多媒體表現形式,積極推送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和多終端傳播的出版產品,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外文版標準講解與釋義課程
外文版標準講解與釋義課程將外文版標準編澤成果和工程建設背景有機結合,外文版標準講解與釋義課程邀請外文版標準編譯者進行外文版標準的講解,對國際從業人員進行宣貫,使得用戶能夠正確理解外文版標準,同時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正確運用。
(2)“中國標準與國際項目建設”系列講座
“中國標準與國際項目建設”系列講座結合國際工程建設實際項目,探討中國標準在國際工程中如何使用,梳理和總結中國標準和外國標準的異同點,同時根據實際工程的使用情況,討論運用中國標準對項目資金、項目質量、項目周期等的影響。
(3) “國際法規”系列講座
“國際法規”系列講座主要介紹與交通運輸行業建設相關的國際法規,同時結合中國標準,探討中國標準在國際工程接洽、合同簽訂和糾紛解決等方面的實際運用。
(4) “中國交通運輸行業標準”視頻集
“中國交通運輸行業標準”視頻集主要宣傳和介紹中國交通運輸行業標準的發展進程和優秀成果,并在各類國際展覽、國際活動中,特別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中進行展示,從而提高中國交通運輸行業標準的國際認知度。
(5) “中國標準走出去”系列視頻集
“中國標準走出去”系列視頻集以采用中國標準設計、施工的國際大型項目為素材,通過與相關外向型企業合作,宣傳介紹涉外項目中中國標準的使用情況、項目建設情況等,提高中國標準在國際工程建設中的地位,進而掌握國際話語權;也可根據國家“走出去”戰略部署,經交通運輸部批準,進行國家層級的“標準走出去”宣傳視頻制作。
(6)“中國交通運輸行業出版‘走出去高端翻譯人才培養”系列課程
高端翻譯人才培養系列課程以“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出版“走出去”戰略為契機,以培訓課程設置為中心,以培養翻譯人才的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為主要內容,建立一個系統的、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重點培養一批立足于交通運輸行業的出版“走出去”高素質翻譯人才,打造全國權威的交通運輸行業高端翻譯人才后續教育平臺,建立高端人才儲備庫,為交通運輸行業出版“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
三、市場拓展與預期盈利收入
1.市場拓展
外文版標準數據資源產品的目標用戶群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國外有興趣了解中國交通運輸行業建設成就及建設技術的政府官員及工程技術人員,以及與中國政府有或將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合作的國家的政府官員和技術人員;另一類是國內交通運輸行業涉外企事業單位的管理、科研及工程技術人員,尤其是駐外工程項目的從業人員。
同時,產品開發完成并投入運營后,應緊跟“一帶一路”建設步伐,加強與業內國際建設項目成熟的外向型企業之間的聯系,通過實際建設工程或相應的合作政策,拓展海外市場;應以提升國際版權交易市場影響力、開拓國際主流營銷渠道為目的,向相關國家進行版權輸出,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標準的了解,為今后中國標準“走出去”做好鋪墊。
2.預期盈利收入
預期盈利收入主要來自于以下三個方面:
(1)外文版標準數據庫資源收入
針對企業、科研院所、學校的需求,進行有效研發,將外文版標準電子書、培訓視頻、動畫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打包形成主題數據庫。數據庫資源既可以發布成離線的鏡像數據庫,安裝在機構用戶局域網的服務器上,面向用戶提供本地化知識服務,還可以發布在手機等移動設備上,實現實時閱讀和在線升級,滿足用戶攜帶方便、移動閱讀的需求。
(2)外文版標準電子書銷售收入
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書等數字化產品更有助于知識跨國界的交流,外文版標準電子書及其配套手冊的銷售可借助于自主開發的服務平臺。
(3) “標準走出去”系列課程銷售收入
“標準走出去”系列課程主要包括外文版標準講解與釋義課程、“中國標準與國際項目建設”系列講座、“國際法規”系列講座、 “中國交通運輸行業出版‘走出去高端翻譯人才培養”系列課程等教程。通過拍攝教師授課過程制作成視頻資源,并在外文版標準服務平臺開展在線培訓獲得一定的收益。課程以單套或全套形式進行銷售,隨著中國海外項目的拓展,預計購買課程的人數將逐年增加。
四、團隊建設經驗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交通社以創新引領企業發展,積極實踐“絲路書香工程”,探索“走出去”新思路,形成了海外工程經驗豐富、科研技術過硬、深入掌握標準規范的外文版標準團隊。團隊不僅包括來自中國路橋、福州大學、東南大學等企業、高校的專業譯者,還包括外籍審稿專家、中文版標準的主編,以及既懂出版又精通各國語言的復合型編輯力量。同時,團隊中還有一批專長數字產品出版、數字產品營銷的高級程序員、資源管理員、資源加工員。高水平的團隊為高質量的數字產品開發及資源庫建設提供了支持與保證。
五、結語
中國交通運輸標準外文版數字產品開發及資源庫建設是交通社為實現出版轉型升級與融合發展做出的積極嘗試,旨在圍繞外文版紙質標準,開發出系列的數字化素材,建設外文版標準文本資源庫和多媒體資源庫,綜合運用多媒體表現形式,向用戶推送豐富的數字資源服務。隨著標準外文版數字產品種類的日益增多及資源庫的日趨成熟,將有助于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有助于交通從業人員增進國際交流學習,有助于企業實現出版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占峰.人民交通出版社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順利通過驗收[J].出版參考,2015(2下3上):59.
2.曹繼東.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模式探析[J].出版科學,2016 (3):24-27.
3.韋向克.論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深度融合發展[J].出版廣角,2017 (11):36-38.
4.張宏.淺析傳統出版業變革之下的挑戰與出路[J].科技與出版,2017 (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