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摘要] 目的 探究對妊娠期糖尿病應用門冬胰島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對自2016年7月—2017年7月間在該院進行妊娠期糖尿病診治的產婦資料進行分析,將所選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參照組,觀察組產婦應用門冬胰島素注射治療,參照組產婦應用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結果 治療前2組產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低血糖發生率為20.45%,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為6.67%,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分娩方式以及巨大兒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早產率與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妊娠期糖尿病應用門冬胰島素能夠取得更加理想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抑制不良反應發生率,對于改善產婦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門冬胰島素;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妊娠期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1(a)-0069-02
妊娠期糖尿病屬于臨床發生率較高的妊娠期內科疾病,若無法取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會對產婦以及胎兒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必須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以使產婦妊娠結局和胎兒身體狀況得到改善[1]。門冬胰島素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時間短、降糖效果顯著的特點,在臨床上有較廣應用,該次研究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選取89例產婦,就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用門冬胰島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在該院進行妊娠期糖尿病診治的產婦資料進行分析,從中隨機選擇89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存在其他妊娠并發癥的產婦、有長期接觸有害粉塵史的患者、有慢性肺病史的患者以及合并營養吸收疾病和影響代謝疾病的患者均排除研究范圍[2]。按照產婦所采用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所選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參照組,觀察組45例產婦,年齡21~35周歲,年齡平均值為(29.4±3.2)歲,孕周24~28周,平均為(26.4±1.7)周,參照組44例產婦,年齡22~33周歲,年齡平均值為(29.7±2.9)歲,孕周25~29周,平均為(26.7±1.9)周,比較2組產婦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產婦應用門冬胰島素注射治療,于早餐以及晚餐前行門冬胰島素皮下注射,參照組產婦于三餐前30 min進行生物合成人胰島素皮下注射,2組產婦初始胰島素應用劑量為0.3~0.5 U/(kg·d)胰島素,然后按照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進行劑量調整[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和分析治療前后2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血糖發生情況以及母嬰結局。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用數據資料分析軟件為SPSS 19.0統計學軟件,應用[n(%)]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P<0.05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2組產婦治療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治療前2組產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2組產婦低血糖發生情況
參照組9共例患者發生低血糖,發生率為20.45%,觀察組共3例患者發生低血糖,發生率為6.67%,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2組產婦母嬰結局
2組分娩方式以及巨大兒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早產率與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環境的變化,近年來,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復發率高、多尿、多食、多飲等,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會對胎兒正常生長和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容易引發胎兒窒息、早產、低血糖等不良后果[4]。該病主要包括2種情況,①患者妊娠前即已患有糖尿病,②患者妊娠前未見明顯異常,妊娠期被確診為糖尿病。由于產婦妊娠早期、中期胎兒對各種營養成分有較高需求量,胎兒通過胎盤自母體中獲取較多葡萄糖,因而,隨著妊娠進展,孕婦血漿葡萄糖水平相對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明顯下降[5]。到妊娠中晚期,孕婦體內會產生大量抗胰島素樣物質,體內胎盤生乳素、孕酮以及雌激素等物質會導致產婦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因此為了使正常代謝水平得到維持,會增加對胰島素的需求量,妊娠期產婦無法對這一生理變化進行代償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引發妊娠期糖尿病[6]。
妊娠期糖尿病容易造成抗外周血氧化以及抗氧化失衡現象,抗氧化失衡與氧化為造成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的重要原因[7]。有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清中抗氧化物質與氧化失衡容易引發胎盤血管氧化損傷,容易導致不良結局現象的發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盤血管受損造成胎盤供血異常是引發不良結局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目標在于對患者體內抗氧化以及氧化失衡進行糾正[8]。
門冬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主要原理為基因重組技術,主要成分包括二水合磷酸氫二鈉苯酚、甘油、無水門冬胰島素等。與生物合成人胰島素相比,門冬胰島素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的特點,可經皮下注射,臀部、上臂三角肌、大腿、腹壁等部位均可注射,注射完成后10~20 min即可起效[9]。中性胰島素活性成分為生物合成人胰島素的主要成分,在對患者應用的而過程中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血糖情況調整藥量,臨床應用方法比較復雜,引發低血糖反應的幾率較高,病情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永久性腦功能損傷以及意識喪失等癥狀[10]。
該次研究中,接受門冬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顯低于接受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門冬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以及早產率和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
綜上所述,對妊娠期糖尿病應用門冬胰島素可取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能夠使不良反應發生率得到有效抑制,使產婦的妊娠水平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對于改善產婦的身體素質、加快產婦恢復以及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和發育等均可發揮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胡昭怡.門冬胰島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5):2331-2332.
[2] 常紅梅,富曉敏.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及其對患者血清氧化物質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7, 44(4):95-98.
[3] 馬淑霞.門冬胰島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194-195.
[4] 吳紅軍.門冬胰島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醫藥導刊,2013(10):1653-1654.
[5] 曾青.門冬胰島素與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比較[J].醫學信息,2016,29(28):257.
[6] 黃英.門冬胰島素與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 療效比較分析[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5(5):45.
[7] 高亞梅,王瑞華.門冬胰島素注射液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J].中國藥業,2015,(7):115-116.
[8] 劉洋,張佳琦,唐淑潔.門冬胰島素與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10):1331-1333.
[9] 程望珺.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XX例臨床療效研究[J].醫藥前沿,2017,7(17):122.
[10] 田曉艷,劉改文,李銀鳳,等.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11):11,13.
(收稿日期:201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