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培 哈淑英
摘 要:太平莊中心小學緊抓冬奧會舉辦機遇,順勢而為,整合教育資源,融合學校的德育、體育、智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打造適合本校及區域特點的“滑動四季”特色綜合實踐活動,進行“點”“線”“面”“體”的活動整體設計,努力形成濃厚的冰雪文化氛圍,將滑冰實踐升華到精神層面,實現滑冰五育并舉的教育功能,讓孩子收獲一生的財富。
關鍵詞:滑冰;輪滑;特色;綜合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3-0074-01
自北京延慶和河北張家口市成為2022年冬奧會舉辦地后,全民迎接冬奧會的熱情一路高漲,對滑冰、滑雪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太平莊中心小學地處冬奧會主辦地,由于地形地貌的影響,常年氣溫比延慶城區還低3~5攝氏度,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在東校區有一塊勞動實踐場地,同時有極其熱衷于冰雪項目的體育師資,學生有多年輪滑的基礎。基于以上分析與思考,太平莊中心小學緊抓機遇,順勢而為,整合教育資源,融合學校的德育、體育、智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打造適合本校及區域特點的“滑動四季”特色綜合實踐活動。
一、形成獨特的環境文化
東校區校園內外建成百米冬奧冰雪文化墻,從歷屆奧運會的不同視角了解冬季奧運會的發展歷程;冰場周圍懸掛冰雪運動浮雕和夜景燈光營造冰雪奧運氛圍;班級內安裝“奧運知識我知道”板塊文化墻。這些文化創意源于學生的參與和設計:全部都是由學生親自參與,自己獨立搜集資料、小組合作整理資料,最后由學生、教師、學校共同定稿,形成學生自主參與、自我欣賞的獨特環境文化。
二、形成多元的課程文化
將校園滑冰(輪滑)在體育學科領域進行拓展,與語文、英語、美術、音樂、校本課程等學科整合進行實踐探索。體育課上不單單是體育學科技能技巧的學習與提高,學習輪滑舞的過程更是提高孩子耐寒能力、平衡能力、身體協調性、音樂節奏感與韻律的過程。通過語文課堂上學生寫冰雪、評冰雪,音樂課上唱冰雪,美術課上畫冰雪,校本課上用蘆葦畫展現滑冰中的人與事,社團活動中情景劇社團用話劇的形式展現滑冰中的故事與情懷等,形成多元的課程文化。活動的融入使學生能夠借助本學科包含的文化內涵和趣味形式,提升自己運用不同學科的技能技巧進行滑冰(輪滑)表現的能力。
三、形成個性的競賽文化
學生自己設計冰雪運動隊的隊名、隊徽、隊旗、隊服、LOGO,形成富有個性的賽隊文化。每個班建立冰雪項目隊,學校成立校級冰雪運動隊。規范學生各級比賽,創建班內比賽、班級聯賽、校際比賽三級賽制。每年冬季舉行一次冰雪項目基本功考核賽、校園冰雪項目PK賽及校園輪滑花樣競賽。每年冬季組織滑冰冬令營,夏季組織輪滑夏令營。2017年冬季,我校召開首屆冬季運動會。
四、形成多彩的活動文化
每學期,班級舉辦一次冬奧冰雪知識匯報會、冰雪人物故事會、冰雪賽事欣賞會,激發學生的冬季體育運動興趣。組織開展冰雪繪畫、攝影、書法、作文、演講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成了多彩的活動文化。
回顧“滑動四季”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我們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在北京市第一屆中小學生冬季運動會上獲得了小學組冰上項目團體總分第一名;在延慶區第一屆迷你冬季親子運動會上,三十幾名同學分獲一、二、三等獎,兩名家長獲得第二名和第四名;延慶區學生冰雪輪滑競速賽,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正在進行的張家口市第二屆學生冬季運動會上,我校第二梯隊隊員在男子冰上競技項目追逐賽中獲得第一名,在女子冰上競技項目追逐賽中獲得第二名;在北京市第二屆中小學生冬季運動會上速滑隊員分別獲得第八名和第十一名。北京基教院七位博士生導師帶領延慶區科研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走進我校現場研修活動,與我們共同梳理核心問題,找準研究目標,我們的課題現已被北京市規劃辦批準立項。
我們認為素質比知識更重要,一個或多個方面的發展能夠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學科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冰上項目更具有其他體育項目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通過滑動中優美的運動,挑戰自我,體會成功和失敗,達到鍛煉身體素質、緩解壓力、培養不畏艱險和戰勝困難精神,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全方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提升學校辦學的核心競爭力。在活動中,孩子們不僅提高了體育學科的技能技巧、耐寒能力、平衡能力、身體協調性、節奏感與韻律、審美情趣,更培養了孩子們不懼困難、勇敢拼搏、努力競爭的意志品質,將“滑動四季”實踐升華到精神層面,實現滑動五育并舉的教育功能,讓孩子收獲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