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紅
[摘要] 目的 觀察連續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情況。方法 選取該院12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將其依據隨機的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護理工作者對其實施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護理工作者對其實施連續護理),各60例,對比2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及遵醫行為情況。結果 觀察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及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遵醫行為情況也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護理工作者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連續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血糖情況,降低患者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從而改善患者的妊娠結局。
[關鍵詞] 連續護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 R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1(a)-0116-02
在孕產婦妊娠期疾病當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即為妊娠期糖尿病[1]。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糖尿病,多數孕婦在妊娠前未患有糖尿病,通過對妊娠期孕產婦進行有效的護理能夠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狀況,降低孕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孕產婦的妊娠質量,改善孕產婦的妊娠結局[2]。該文當中,對該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展開研究,尋求適宜的護理方案,見正文描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共收集120 例),將這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對照組這2組,每60例為一組。觀察組年齡范圍上限值:33歲,下限值20歲,年齡平均值(24.26±3.12)歲。對照組年齡范圍上限值:35歲,下限值22歲,年齡平均值(25.12±2.85)歲。對比2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各項資料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其對比性不強,則2組可以實施比對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護理工作者對該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措施包括[3]:①病情觀察:護理工作者應嚴密觀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加以記錄;②用藥護理:護理工作者遵醫囑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藥物治療;③預防并發癥:護理工作者應為患者做好相關預防并發癥的措施。
觀察組:護理工作者對該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連續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4-7]:①護理工作者應為患者成立連續護理干預小組,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小組的成員應包括:科主任、護士長、主治醫生、責任護士等成員。責任護士向組內成員介紹患者的情況,小組成員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討論,結合小組成員的意見為患者制定符合患者個人病情特點的護理方案。②護理工作者應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飲食指導,教會患者計算每日熱量的方法,嚴格控制進食食物的熱量,將自身體重及血糖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鼓勵患者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食用低糖低脂的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③護理工作者應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運動指導,指導患者每日進行適量的運動,從而達到控制體重,改善血糖的效果,護理工作者應指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太極、慢走等有氧運動,并告知患者不可進行過于激烈的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健康的生活方式。④護理工作者應每日定時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的監測,并記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每次的血糖數值,繪制血糖變化的圖表,充分了解患者血糖的變化,隨時對患者的護理計劃進行調整,護理工作者還應教會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測血糖的方法,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血糖儀,教會患者記錄血糖的變化,保證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定時測量血糖。⑤護理工作者應遵醫囑給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藥物護理,同時為患者講解用藥的必要性,藥物的作用等相關知識,對于需要口服的藥物,護理工作者應做到按時提醒患者服藥,告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服藥的時間、劑量作用等,護理工作者應充分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服用藥物的禁忌證、不良反應及發生不良反應的處理方法等。⑥護理工作者應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產后監測,在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預后情況,并為患者進行相關的護理指導,護理工作者同時應為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進一步了解自身病情狀況,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2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及產后并發癥發生率;②觀察2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遵醫行為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對比遵醫行為情況
觀察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遵醫行為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2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2組患者的血糖情況、產后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3 討論
我國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常規的護理手段護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規護理手段雖然對患者病情的恢復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無法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情況,對患者病情的變化也無法進行及時的了解,患者出院后無法得到后續的護理,對患者的預后效果有一定的影響[8]。護理工作者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連續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血糖情況及遵醫行為,為患者進行出院后的隨訪及護理指導等連續護理措施能夠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預后效果,連續護理通過飲食指導及運動指導幫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將自身的體重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連續護理相較常規護理手段,更能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結局,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9]。該文通過對該院自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發現,連續護理對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結局有積極的作用[10]。
綜上所述, 護理工作者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連續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血糖情況,降低患者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從而改善患者的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 葉朝,郭路.連續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12(9):780-782.
[3] 黃群豐,黃建輝,張苑平,等.連續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效果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6):3360-3362.
[4] 王志翔.連續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9):188.
[5] 胡海芳.連續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7,4(5):79,81.
[6] 王娜. 連續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干預價值評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 15(92).
[7] 麥金蓮,石惠珍.營養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 護理研究,2014,21(13):1627-1629.
[8] 張樺.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13(2):134-135.
[9] 俞怡,沈軍英,周靜,等.連續性護理干預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的實施[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22(11):52-54.
[10] 易湘嬋,龍良,鄒東華,等.連續飲食護理干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1-2.
(收稿日期:2017-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