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玉嬌
【摘 要】道教音樂在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與其他音樂相比,道教音樂具有自身獨特的風格,對烘托宗教氣氛有著重要作用,信陽民間道教音樂是我國比較重要的文化遺產,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信陽民間道教音樂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所以研究信陽民間道教音樂風格傳承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信陽民間道教音樂;風格;傳承
中圖分類號:J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4-0052-01
一、信陽民間道教音樂的相關概述
在信陽,民間道教活動具有普遍性,較受人們歡迎,且活動范圍不受限制,村民可以在自己生活的村莊進行活動,當然,對于一些影響力較大的道壇也可實行跨鄉活動,甚至是跨縣活動。一般來說,打擊樂器在信陽民間道教音樂中使用最為頻繁,如大拔、大饒、小鼓、當子等,在具體運用中,既可以是“道仙”扮演樂器演奏者的角色,也可以是普通民眾扮演樂器演奏者的角色,演奏方法主要以純器樂演奏、專門伴奏為主,其中專門伴奏主要是指對唱誦調進行伴奏,使用的基本是打擊樂器;而純器樂演奏則需要使用多個樂器,比較熱烈,對烘托氣氛有著重要作用。
就聲腔分類而言,信陽民間道教音樂主要有人聲歌頌聲樂與樂器演奏器樂兩種,其聲樂腔型取決于法事科儀具體內容與程式,也就是說,法事科儀具體內容與程式,對聲樂腔型有著決定性影響。其韻腔方式主要涉及歌唱式韻腔、誦唱式韻腔與伴隨相應韻律的道白等三種類型,其中歌唱式韻腔不僅音效和諧,而且旋律跌宕起伏又優美,與民歌旋律較為相似,是信陽民間道教音樂運用最頻繁的腔型;誦唱式韻腔的音樂特征在于旋律優美又簡單,與輕聲誦唱較為相似,比較適合用于科儀初始部分;伴隨相應韻律的道白既涉及咒語,又包括神仙的簡單介紹,與前兩種腔型相比,這種腔型的旋律更為簡單,可以說是念唱。
就傳承與發展來說,信陽民間道教音樂既沒有音樂樂譜,也沒有音像資料,其傳承主要以口傳心授方式為主,相關成員的文化水平又有待提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信陽民間道教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二、推動信陽民間道教音樂風格傳承與發展的相關策略
(一)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對信陽民間道教音樂風格傳承引起重視。第一,政府應加大對信陽民間道教音樂風格傳承的重視程度,將傳承落實到實處,除了要提供政策支持、經費支持外,更為重要的是提供人才支持,比如,為民間道士提供到高等院校參與音樂知識、技能學習的機會。同時,政府還要做好管理工作,加強引導,使人們能夠正確認識與了解信陽民間道教音樂。第二,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教育越來越普及,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人們對民間道教音樂有所忽視,尤其是年輕人,既認識不到信陽民間道教音樂風格傳承的重要性,又不愿學習民間道教音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信陽民間道教音樂風格的傳承,所以政府應加大對信陽民間道教音樂傳承的宣傳,并鼓勵年輕人學習。第三,執行者也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保障經費的合理使用,政策的全面落實,避免流于形式。
(二)與其他相關藝術建立良好的聯系,發揮豫南民間藝術品牌作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信陽民間道教音樂要想改變當前的發展現狀,就必須與其他相關藝術建立良好的聯系,豫南歌舞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豫南地理位置特殊,環境優美,人民多才多藝,而信陽“民間歌舞”形式多樣,舞蹈與歌曲的有效結合,使民間歌舞更具魅力,比較符合豫南人民的需求。與原生態民歌相比,豫南民俗文化保存相對完整,特別是信陽民間道教音樂,信陽民間道教音樂在發展過程中深受信陽民間音樂影響,與信陽人民生活也有著密切相連的關系,很多道長早年都是具有影響力的民間藝人,對民間歌舞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所以,我們應將信陽民間道家音樂與豫南歌舞進行有效結合,塑造獨特的豫南民間藝術品牌,為信陽民間道教音樂傳承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鋪墊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信陽民間道教音樂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顯著的地方特色與頑強的生命力,所以研究信陽民間道教音樂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有所忽視,信陽民間道教音樂由于保存比較完整,對其進行研究,可以起到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作用,所以我們應制定合理的應對措施,促進信陽民間道教音樂風格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平.信陽民間道教音樂的地域性特征——兼論其與信陽民歌、戲曲的關系[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01).
[2]金平.關于信陽民間道教音樂的搶救、保護與傳承的思考[J].學術界,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