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峰 岳強
摘要:高等學校承擔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開展黨建品牌建設,不失為提升高校基層黨建實效性、吸引力、感召力的有效途徑。目前高校黨建品牌建設尚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進和提高。高校黨建品牌建設要加強頂層設計,保證建設的科學性;要重視隊伍建設,為高校黨建品牌建設提供人才保證;要把握品牌建設的規律,積極促成黨建品牌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 黨建 品牌 路徑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5-0001-02
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關鍵。高等學校承擔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近年來,高校基層黨建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存在被弱化、虛化和邊緣化的問題,開展黨建品牌建設,不失為提升高校基層黨建實效性、吸引力、感召力的有效途徑。
一、黨建品牌建設的內涵及其特征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基本活動單位,是黨在基層的戰斗堡壘。但長期以來,基層黨組織職能被弱化,組織凝聚力不強,活動方式刻板缺乏活力都是不爭的事實。2000年青島海爾集團首先創建了“海爾藍中黨旗紅”黨建品牌,其后青島市開展了一系列的黨建品牌建設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緊隨其后,國內的一些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基層黨組織開展了黨建品牌建設的嘗試,借鑒已有的經驗,一些高校也結合自身特點開展了基層黨建品牌建設方面的有益嘗試。
品牌一詞來自于企業管理中的市場營銷,是對某一產品或服務的標識,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將品牌建設的理念植入基層黨建工作中是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必然要求,能夠有效激發基層黨組織的生機與活力。黨建品牌建設具有一般黨建工作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是基層黨建工作的與時俱進。黨建品牌建設具有自身突出的特點:其一,持久性。品牌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結合自身特點創造出來的,經過不斷改進,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一個優秀的企業能創造一個卓越的品牌;同樣,一個卓越的品牌也能夠成就一個成功的企業。尤其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同類產品會經歷優勝劣汰的嚴峻考驗,企業只有擁有經得起推敲和考驗的品牌,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黨建品牌建設改變了以往基層黨建工作中出現的盲目跟風、應付了事的現象,根據基層組織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經過了深入調研和謀劃,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黨建品牌經得起推敲,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是基層黨建的有效載體。其二,傳承性。品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的變動,經常會帶來黨建進行過程中一中斷而無法接續的現象,或者由于更換負責人而使得原有的建設目標不能夠很好地實現。黨建品牌是經過了周密的論證而形成的共識,符合基層組織自身的特點,具有很強的穩定性,不會因為負責人的更換而影響黨建效果。穩定性帶來傳承性,這種傳承不是簡單地延續,而是在發揚以往優點基礎上的不斷提升,因此黨建品牌建設對于提升黨建的科學化水平大有裨益。其三,創新性。品牌產生后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市場的發展變化,品牌也必須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更新,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黨建品牌也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從而使基層組織長期保持其先進性和號召力。其四,示范性。品牌的持久性、傳承性和創新性使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對行業內外會具有極大的輻射效應。黨建品牌建設過程中會積累很多成功的經驗,成功的品牌建設經驗可以為其他基層黨組織所借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約黨建的成本,實現資源共享。
二、高校黨建品牌建設的意義
高校黨建品牌是以高校黨建工作某一領域為主創建,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服務師生為重點,以圍繞中心工作、促進事業發展為目標,凝聚著黨的執政理念,體現著黨的執政方式和執政目標,具有較強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起到示范、導向和輻射帶動作用,高校黨員、師生普遍認同,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黨建工作理念、標識或載體。[1]開展高校黨建品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開展高校黨建品牌建設有利于確保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的穩步推進。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遇到了嚴峻的挑戰,各種社會思潮互相激蕩,各種利益訴求相互碰撞,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完成好培養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艱巨任務。創建高校黨建工作品牌,提高基層黨建的科學化水平,是提高高校黨建科學化水平的關鍵,同樣也是保證高等教育改革穩步推進的關鍵。
其次,開展高校黨建品牌建設有利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基層組織是黨在基層的戰斗堡壘,但戰斗堡壘作用如何發揮和發揮的效果如何則受到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黨建品牌建設不同于一般的黨建工作,它是在充分研究了本組織自身的特點之后,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組織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構建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這樣的黨組織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能夠充分發揮其在黨員群眾中的戰斗堡壘作用,進而能夠將廣大黨員緊密凝聚在黨建工作品牌建設的氛圍中,能夠充分調動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最后,開展高校黨建品牌建設有利于實現高校黨建資源開發整合與利用。黨建品牌建設通過品牌規劃、品牌建設、品牌評估等環節,集中優勢資源,挖掘工作特色,建設優秀品牌和品牌體系。品牌建設一旦成功即可以產生顯著的示范作用和輻射效應,可以為同類黨組織建設學習借鑒,從而實現了黨建資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
三、高校黨建品牌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近年來,一些高校開展基層黨建品牌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樣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處。
其一,創新及特色不足。黨建品牌與其他一般性黨建活動的區別主要在于其獨特性,這種獨特性是根植于高校基層組織對自身特點深入分析的基礎之上的。這一分析要立足于高校的特點、教師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主要是人的問題。目前不少高校基層黨組織不善于將黨建工作的目標、學校發展的目標特色以及師生黨員的需求有機結合起來,黨建品牌建設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和創新,從而背離了品牌建設的初衷。
其二,組織實施過程欠科學性。在一些高校的基層黨組織,由于缺乏經驗與正確的工作方法,在實踐過程中不能將基層黨組織自身特色和時代要求牢牢結合,工作機制有待理順。一些高校的基層黨組織雖然開展了創建黨建工作品牌的相關活動,但缺乏調研、評估、反饋等相關工作環節,導致活動盲目開展較多,活動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高品質的黨建品牌最終難以形成。
其三,評價監督機制不完善。目前一些高校黨建品牌建設由于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研究者和一線工作者雖然已經意識到評價、監督和管理機制的重要性,但這一制度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基層黨建品牌創建活動不能及時反饋到上一層黨組織,而由于沒有及時得到評價與指導,造成基層黨員干部工作缺乏動力,投入不夠,影響了品牌創建效果的實現。
四、高校黨建品牌建設的對策
1.加強頂層設計,保證高校黨建品牌建設的科學性
品牌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高校黨建品牌建設要想取得成功,也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高校基層黨建定位必須準確,要緊緊圍繞高校的教學科研中心工作開展,要防止中心工作和黨建工作兩層皮的現象發生。高校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高等教育的實際、從高校自身實際出發,準確定位黨建品牌,從而保證黨建品牌建設的科學性。黨建品牌建設要確定明確的奮斗目標,并為實現該目標做好科學規劃,建立建設發展的長效機制。
2.重視隊伍建設,為高校黨建品牌建設提供人才保證
黨建品牌建設能否取得成功、貫徹落實,最主要的要看基層組織的負責人,尤其是支部書記。黨建品牌建設不是簡單地套用企業品牌建設的概念,而是在品牌建設理念的指導下,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活力,使其重新煥發生機,充分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這樣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盡職盡責的帶頭人把工作做好,同樣也需要帶頭人具有先進的理念、不斷學習的精神和運用現代媒體技術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將黨建品牌建設落到實處。
3.把握品牌建設的規律,積極促成黨建品牌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品牌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在商品經濟領域,要打造一個新的品牌,首先必須進行深入細致的品牌調研,充分把握企業自身的特點、市場上同類品牌的狀況及品牌受眾定位,從而才能準確定位自身的品牌,制訂品牌建設規劃。在品牌調研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確定品牌建設的方向、目標、途徑、步驟,并依據品牌規劃進行品牌定位與設計。在品牌設計完成后,即是品牌的推廣、評估和反饋。高校黨建品牌建設雖然與商品品牌建設具有不同之處,但其中有諸多相通之處,在建設過程中也必須按照其內在的規律進行推進,使其成為一個閉合的體系,通過品牌建設不斷推進和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借鑒商品品牌建設的理念,高校黨建品牌建設也應當遵循相應的規律,首先要對黨建品牌進行調研,要充分調查和總結高校(或院系)的特點、黨員(教師或學生)的特點,深入把握高校基建的特點。在調研的基礎上,選取某個切入點確定建設品牌,可以是黨員發展、黨員教育、黨員培養、組織建設等方面。將黨建品牌建設與高校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確定黨建品牌的名稱,并制訂建設發展規劃,規劃要科學合理。按照規劃開展基層黨建品牌建設工作,包括品牌宣傳、運行、評估、反饋等。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上級黨組織的要求、學校的建設發展目標、黨員的思想實際和環境條件的變化,與時俱進地修訂建設規劃,不斷提升品牌建設的品質。
參考文獻:
[1]楊露.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創建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理論導刊,2014(2):62.
責任編輯: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