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齡
摘要:翻譯是兩個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的文化溝通過程,因漢語文化和英語文化存在明顯差異,于是,譯者在對英漢語言進行直譯時不免會出現翻譯失誤的情況。因此,加強對英語文化的深入理解,對強化翻譯效果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簡要介紹英語文化的構成,從社會歷史背景、地域自然環境、宗教思想文化三方面重點探討英語文化對翻譯效果的具體影響,旨在通過本文的研究為翻譯工作者自身技能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切實有效地提高翻譯工作的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英語文化 翻譯 效果 影響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5-0093-02
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在國際交流中的應用更為普遍。在現代社會的語言交流過程中,擁有較強的英語翻譯技能對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具有積極的推動與促進作用。同時,我們只有具備較高英語翻譯水平、掌握高超的英語翻譯技巧,才可以更好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框架之中,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緊密交流。其中,若想保證自己所傳遞的英語翻譯具有準確客觀的特性,就需要加強對英語文化的全面了解,透徹解讀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使得譯者的英語翻譯能力得到有效發展。對此,本文以英語文化對翻譯效果的具體影響為主要研究課題,對其相關內容進行簡要分析與著重探討。
一、英語文化的構成
文化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其中包括法律法規、人文風俗、社會制度、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等多個部分。從整體上來說,文化具體由兩方面組成,即物質財富、精神財富。我國的中方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根基,西方文化的根基則是古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思想體系。由此可見,中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存在明顯差異。其中,英語文化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第一,《圣經》。《圣經》現今已經被翻譯成上千種語言出版,在全球書籍銷量排名中穩居第一的寶座。《圣經》作為西方宗教思想的啟蒙書籍,可以看作西方國家思想文化的基礎所在,并且對西方國家的社會生活、思想文化、藝術制度等方面均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1]西方的很多作品都以《圣經》中的小故事為原型,因此,加強對《圣經》內容的透徹研究,可以更好地解讀西方文化的內涵意蘊。
第二,希臘羅馬神話。希臘神話是在自然力的基礎上融入一定的神話色彩,為其披上“神話”的外衣。羅馬神話以希臘神話為基礎,兩者在發展中不斷交會、融合,其中潛在的宗教思想也逐漸朝著合并的方向發展,進而衍生出“希臘羅馬神話”這一英語文化體系。
第三,亞瑟王的故事及其他民間傳說。亞瑟王是英國的史詩級人物,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過程中,以凱爾特人的英雄身份登場,并且一舉擊潰入侵者。隨后,亞瑟王便成為“紳士”“王者”“騎士”的象征,成為英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傳說憑借自身的獨特魅力,也成為影響英語文化的重要力量,如格林童話、西班牙故事等。
二、英語文化對翻譯效果的具體影響
(一)社會歷史背景方面
社會發展進程、歷史變遷背景都將會影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化,加之個體所處的社會歷史背景不同,在語言表達方面更是存在明顯差異。通常來說,中國人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強調整個句子的和諧連貫,以動詞為句子的核心所在,按照時間順序進行邏輯排列;而立足于英語語境之下更加強調句子的主謂合理,尤為明顯的組成部分則是從句、短語,具有分析性的鮮明特征。因此,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充分了解翻譯語言的社會歷史背景,以便達到強化翻譯效果的目的。
以“泰山”一詞為例,其在中文語境中的含義則是“岳父”,立足于英語語境之下將其翻譯為“father in law”則更易于被英語讀者所接受和理解,如果將其直接翻譯為“TaiShan”則無法保證英語讀者對這一翻譯語言的理解,更無法明確其在相應語句中的具體含義。這樣的翻譯方式則是以英語文化中的社會歷史背景為切入點,通過對英語文化的精準掌握來進一步強化翻譯效果。[2]
(二)地域自然環境方面
自然環境、地域環境對文化的影響巨大,即便是處于統一地域文化框架之下的國家或者民族,因其所處環境不同的影響,在文化上的表現也會存在明顯差異。由此可見,地域文化將會直接影響語言表達中的句式結構、詞匯表達方式,同一種事物,不同地域文化下的人們會產生存有偏差的認知理解。換言之,中國和英國在地理位置、政治制度、生活環境等方面存在明顯差別,因此,英語文化中所表現的語言色彩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征。
例如,在“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East End home”這一句話中蘊含明顯的英國文化內涵。英國倫敦的城市區域中有“繁華區”和“貧民區”的分別,在這句話中的“East End”所指代的則是“貧民區”,探究其中的深層次文化內涵則具有鮮明的政治意味。[3]因此,在這一句話的翻譯中需要準確表達“貧民區”這一含義,幫助漢語讀者更好地理解其在句子中的獨特意蘊。如果按照漢語直譯的方式則會將其翻譯成“沒有在東方家庭升起過”,這便無法準確彰顯“East End”的政治指代意蘊。
(三)宗教思想文化方面
宗教文化、宗教信仰是英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語境中,西方國家的宗教信仰以基督教為主,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存在多種宗教信仰。換言之,傳統文化差異是宗教信仰存在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語言作為英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會受到宗教思想文化的影響。因此,這就需要譯者在語言翻譯過程中不斷拓展自身的文化視野,多閱讀與宗教思想文化有關的書籍,通過翻譯技巧的提升來進一步鞏固自身的翻譯能力,強化翻譯效果。
例如,在漢語中所涉及的宗教思想文化主要有佛祖、菩薩、如來等,而英語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則以《圣經》為思想行為準則。以“三個和尚”這一中國諺語為例,在英語語境中,英語閱讀者對“和尚”這一詞匯頗為陌生,存在明顯的文化空缺。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若想進一步強化翻譯效果,則需要選擇與“三個和尚”這一諺語含義相近的英文諺語,即“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are half boy, three boys are no boy”,并且適當進行替換。由此可見,在中英翻譯過程中若想強化翻譯效果,則需要加強對中英文化的深入理解,逐步強化譯者本身的跨文化能力,以便更好地提高作品的翻譯效率和翻譯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文化由《圣經》、希臘羅馬神話、亞瑟王的故事及其他民間傳說所組成,其中所包含的社會歷史背景、地域自然環境、宗教思想文化等方面與中方文化存在明顯不同,都將直接影響英語的翻譯效果,并且深刻表現在“英譯漢”“漢譯英”的翻譯實踐活動中。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市場會出現譯文語言形式與文化思想內涵存在矛盾的情況,探究其中的主要原因則是譯者對英語文化的解讀不透徹。因此,若想強化翻譯效果,必須加強對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明確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根據具體文化問題選擇有針對性的翻譯方法,使得譯者的翻譯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最大限度地彰顯語言翻譯的跨文化交流魅力。
參考文獻:
[1]謝婧.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J].科教導刊(下旬),2017(7):166-167.
[2]顧鈺婷.試論外貿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差異的對策[J].商,2015(47):130-131.
[3]鄭慧.英語詞義修辭格翻譯中的文化意象的轉換[J].海外英語,2016(1):181+183.
責任編輯: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