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又銘
摘要:演唱技巧,在聲樂演唱中發揮重要角色,將藝術美學,具體滲透在聲樂藝術中,從而實現聲樂作品完美演繹。關于聲樂演唱技巧的構成要素,主要包含兩點,一點是聲音技巧,而另一種是語言技巧。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好聲音、語言表達技巧,從而使聲樂作品得以完美演繹。本文主要圍繞聲樂演唱技巧構成要素及作用展開有效分析,從而提高聲樂作品演繹水平。
關鍵詞:聲樂演唱 技巧構成要素 作用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5-0111-02
聲樂是音樂領域重點表演方式,同時,對表演者的演唱技巧要求較高。利用藝術處理,優化聲樂作品的聲音、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聲樂演唱水平。可以說,演唱技巧在聲樂藝術中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關鍵,不僅能夠提升聲樂作品審美內涵、情感表達,同時還能夠有效凸顯聲樂作品風格,實現聲樂藝術的多元化發展,使作品更有生命力。因此,做好聲樂演唱技巧處理,是當前聲樂演唱領域重點環節。
一、 聲樂技巧與聲樂演唱構成要素分析
所謂聲樂技巧,具體指演唱者在進行聲樂演唱過程中,利用藝術處理,使聲樂演唱情感豐富,提高聲樂作品的音樂感染力。聲樂技巧構成要素包括語言和聲音。[1]
(一) 語言要素
聲樂表演離不開語言支撐,在聲樂表演過程中,演唱者要保證吐字清晰,發音準確,也就是說,聲樂演唱要保證字正腔圓。只有確保語言發音標準,才能夠確保聲樂演唱更加規范,這一點不僅在美聲唱法中有所強調,同時在民族唱法等方面,也重點強調了語言要素的重要性。
有關語言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地位,早在明代時期,便有所強調。據《曲律》記載,曲有三絕,字清腔純板正,其中字清便是第一絕。在當時人們眼中,如果在演唱或是平時表達時,吐字不清,那與啞人有何不同?我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又因為受傳統歷史、文化特色等多種原因影響,我國聲樂演唱風格比較獨特。而在民族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需要根據聲樂作品類型以及民族特色,合理處理語言,從而使聲樂作品表演更具有特色。尤其是在一些方言性的民族聲樂作品演唱中,如果不能夠掌握好方言發音習慣與發音技巧,那么聲樂表演也會不倫不類。
(二) 聲音要素
聲音在演唱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十分顯著,聲音處理,也是聲樂演唱重點技巧。隨著聲樂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將精力投放在聲音技巧的研究上。最終總結得出,聲音技巧,以嗓音、呼吸和胸腔共鳴為主,科學運用會使聲音處理更加到位。從古時起,人們便注重聲樂演唱中的聲音技巧的合理利用。古人強調“氣粗音浮,氣濁音諱,氣弱音薄,氣散音竭”,其中明確了氣息在聲音技巧和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隨著西方聲樂與民族聲樂的有效融合,聲樂演唱聲音處理技巧也發生了一定變化。在新時期背景下,聲樂演唱聲音處理,有學者總結了七字訣,即聲、養、字、味、情、表、象。” [2]
二、 聲樂演唱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作用
隨著聲樂藝術的深入發展,人們對于聲樂作品演繹的關注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演唱技巧,作為聲樂演唱重要元素,能夠顯著提升聲樂作品表演層次,滿足人們聲樂作品欣賞要求。演唱技巧在聲樂藝術中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顯著,下面從審美內涵、情感表達、作品風格、多元化發展等角度,對聲樂演唱技巧的作用加以詮釋。
(一) 深化聲樂藝術審美內涵
有關演唱技巧,其具體構成要素以兩個方面為主,分別是語言和聲音。利用特定藝術手段,就聲樂演唱語言、聲音進行處理,從而使聲樂表演更具有開放性,同時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要知道,聲樂作品,其包含的音樂內涵以及呈現的美學內涵,在很大程度上與聲音和語言表達能力掛鉤。表演者利用語言處理和聲音處理,將聲樂作品中的豐富藝術內涵充分彰顯出來,從而使聲樂作品演繹方式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同時,在聲樂作品演唱過程中,合理進行聲音處理,能夠使作品演繹更具有活力,促使聽眾實現情感共鳴。以《黃河大合唱》為例,演唱者利用獨唱、對唱、混聲合唱、輪唱等多種演唱方式,將聲樂作品完美地演繹出來。
此外,不同聲樂作品在演唱過程中需要的聲音處理技術也存在較大不同。有的作品需要寬廣豪邁,有的作品則需要婉轉悠揚。
總之,聲樂藝術在深入發展過程中,呈現聲樂風格也別具特色。正是因為有聲樂演唱技巧的存在,才能夠使得聲樂藝術審美內涵更加豐富。
(二) 深化聲樂藝術情感表達
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是演唱的最高境界。演唱者通過演唱技巧處理,能夠使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從而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使整個聲樂作品更具有感染力。所以說,演唱技巧的應用,能夠使聲樂藝術情感表達更加深刻,從而提高整篇音樂作品的感染力與影響力,讓人們能夠對聲樂作品產生更加深刻的情感認識與共鳴。以《我的太陽》為例,演唱者需要將A段控制好,調整好音色、音調,用敘述方式將思鄉之情娓娓道來。當演唱者進入B段之后,音域跨度加大,此時利用頭腔胸腔橫膈膜三位一體共鳴發聲,讓聲音更加高昂有力,把思鄉愛國之情推至頂點。采用如此大跨度的聲音處理方式,才能使整個聲樂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同時也能夠讓聽眾融入聲樂演唱情境,讓聽眾從中收獲情感體驗。
(三) 深化聲樂作品的風格
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聲樂作品,所呈現的風格特色也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可以說,風格是聲樂表演的核心,如果每個聲樂作品,都以同一種方式表達出來,那么,最終呈現的聲樂效果就不會很理想。比如說,在聲樂演唱過程中,不同呼吸、運腔習慣,所表達出的聲樂作品風格,也存在著較大的不同。以意大利美聲作品為例,其所展現的聲音比較圓潤、連貫,且穩定性較強。同時,在此基礎上,還包含滑音、顫音等聲音處理技巧。
據了解,在調值方面,我國南北方所呈現的差異較大。以北方為例,北方的聲樂作品中,調值較高,聲調起伏變化幅度較大。而南方調值與北方正好相反,聲腔也更穩定些。[3]以《茉莉花》為例,這是一首南方江蘇地區的聲樂作品。以《黃河船夫曲》為例,其在聲音技巧處理上,所呈現的西北地域風格比較顯著。所以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背景下,聲樂作品風格特色明顯不同。因此,演唱者在演唱具體聲樂作品時,應當深入思考聲樂作品創作類型、當地民族文化特征,從而使聲樂作品更具有表現力。
(四) 促進了聲樂藝術的多元發展
在聲樂演唱領域,演唱技巧的有效應用,促進了聲樂藝術的多元化發展。我國在聲樂演唱技巧創新過程中,不妨合理借鑒外國聲樂處理技巧,并結合本國的民族聲樂作品風格,進行有效改善與創新,從而實現聲樂領域的多元化發展。同時,在創新聲樂藝術時,相關學者不妨有效借鑒國內其他音樂領域的演唱技巧。如,李谷一老師演唱《鄉戀》,就在民族唱法中加入了流行唱法的氣聲,使整部作品如涓涓細流,滋潤溫暖著聽眾的心。關于聲樂演唱技巧處理與掌握,演唱者需要站在發展的角度,圍繞當前聽眾的聲樂審美需求,促進聲樂領域實現深入發展,突出我國民族聲樂特色文化,從而提高我國聲樂領域在國際上的地位。
三、 結語
聲樂是音樂領域重點表演方式,同時,對表演者的演唱技巧要求較高。利用藝術處理,優化聲樂作品的聲音、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聲樂演唱水平。在聲樂表演領域,演唱技巧是決定演唱水平的重點要素。通過演唱技巧的科學處理,能夠使聲音更加細膩、動聽,語言表達更加合理。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聲樂作品時,需要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演唱技巧在聲樂藝術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在實際演唱的過程中,做好聲音處理、語言處理,從而提升聲樂演唱的感染力。
參考文獻:
[1]傅蓉.淺談個性化聲樂演唱技巧[J].黃河之聲,2017(11):96.
[2]包圓.論述聲樂演唱技巧的構成要素及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5(3):105.
[3]王韻晶.聲樂演唱技巧的構成要素及作用[J].大舞臺,2013(12):49-50.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