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校園道德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明禮儀教育作為校園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積極開展校園文明禮儀教育教學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但縱觀現階段我國中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依舊存在著諸多不文明、不懂禮儀的現象,本文就當代中學生文明禮儀缺失的具體表現和存在原因進行分析,總結中學校園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中學生文明禮儀教學的開展策略,望對我國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提供相應借鑒。
關鍵詞: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教學策略
一、 當代中學生文明禮儀缺失的具體表現及存在原因
當代中學生文明禮儀缺失的具體表現和存在原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校園學習方面,現階段中學生中普遍存在不尊師重道的問題,主觀上認為授課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絕大多數中學生不僅不尊重老師,還會和老師抗衡,對班主任老師以及各科老師嚴重缺乏感恩,這一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過于重視成績教育而忽視了對中學生文明禮儀的教育,致使中學生分為成績優等生和成績差等生,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長時間得不到重視,導致學生心理出現偏差,對老師的誤解也逐漸加深,直接造成學生不尊重、不愛戴老師問題的出現;其次,家庭教育環境方面,處于中學教育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已經較為成熟,并開始出現逆反心理,絕大多數中學生開始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對父母出現隱瞞,父母出于擔心會采用一些強制性的解決辦法,直接導致孩子并對父母的行為產生抵觸,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和父母大吵大鬧,甚至有中學生用離家出走或傷害自己等惡劣的方式來和父母抗衡,不僅不懂得感恩父母,對長輩也是極其不尊重,而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家庭教育氛圍不和諧,孩子長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關愛,讓孩子心理逐漸出現偏差,另一方面由于父母過分溺愛,讓孩子形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主的不良心理;最后,社會環境方面,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風氣問題逐漸凸顯,加之移動互聯網的迅速傳播,中學生很容易直接接觸社會陰暗面,不利于中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致使中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偏差。
二、 當代中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校園道德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處于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其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逐漸成熟,這一時期對其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當代中學生而言,不僅要熟練掌握中學階段各個學科的理論知識,還要能夠文明地處理和同學、老師以及家長之間的關系,在當代中學校園開展文明禮儀教育,能夠指導中學生綜合掌握日常生活的基本標準,有利于培養中學生養成樂觀向上的處事心態。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社會水平的不斷發展,社會風氣問題逐漸凸顯,為糾正社會風氣,加強文明社會建設要從小做起,對中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能夠讓中學生正確地看待社會問題,有利于鍛煉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 當代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教學的開展策略
1. 定期開展文明禮儀課堂教學
要想加強當代中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中學校園務必要依據不同教育時期的具體要求,定期組織開展文明禮儀課堂教學活動,充分準備好文明禮儀教學材料,改革創新傳統“一言堂式”教學模式,積極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將枯燥的文明禮儀教學內容轉換成能夠吸引學生眼球的視頻、圖片,充分調動中學生對文明禮儀課程的學習興趣,讓中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文明禮儀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體現和作用。此外,中學生文明禮儀課程的開展,務必要切合時代社會的發展特征,從簡單到復雜地開展教學,班主任可以配合授課教師組織各類趣味性的活動,為學生創造一個勞逸結合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文明禮儀的熱情,與此同時,學校以及授課教師還要加強重視中學生文明禮儀的監督管理工作,構建完善的文明禮儀行為舉止鼓勵機制,定期評選校園文明中學生、班級文明學生等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中學生學習并實踐文明禮儀的積極性。
2. 加強校園文明禮儀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
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明禮儀教育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教育,要想切實加強中學生文明禮儀素質,務必要將校園文明禮儀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構建完善的中學生文明禮儀教學規劃,從而培養中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規范。實際開展過程中,授課教師務必要加強和家長的交流,可以通過家長會或家長參觀日,廣泛收集學生家庭生活中文明禮儀的踐行情況,以及家長對學校文明禮儀教育教學的建議,以便授課教師及時改變實際教學方式,從而構建一個校園、家庭聯合教育的有效平臺。
3. 構建良好的校園文明禮儀教學環境
校園學習環境能夠對學生日常學習、行為以及心理產生重要的影響,構建良好的校園文明禮儀教學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升級校園環境,為中學生構建一個和諧、友愛、文明的學習環境,能夠讓中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之余,擁有愉悅的心情,進而在學校工作人員以及授課教師的文明禮儀行為的示范下,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影響,有利于在無形中糾正學生的不文明行為。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文明學生”評選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同時,感受文明禮儀的自身魅力,有利于培養中學生形成自我約束的能力,從而提升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隨著我國積極建設文明社會進程的不斷加快,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已經不僅僅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需求,更是我國社會文明進步的主要需求,加強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不僅能夠提升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還能夠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促進中學生綜合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明,杜成永,韓敏.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中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實踐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7(16):72-76.
[2]朱瑞成,王麗娜.如何加強中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J].吉林教育,2017(08):55.
作者簡介:
王文明,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