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學習者處于一個漢語的交流環境中,但是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初中階段是學習者學習語文的黃金期,所以教師應當高度重視這個階段學生的語文教育,本文結合現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教學水平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對策
語文是一門具有基礎性質的學科,對初中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都非常的重要。在目前的初中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習者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堂中采取靈活的閱讀教學手段,吸引學生參與進課堂,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以有效解決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 改變單調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場,一直在課堂中不停地講解知識。這致使整個課堂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因此課堂效率一直不高。課堂應該是學生的陣地,他們只有在自己沖鋒陷陣的過程中才能逐漸摸索到閱讀的真諦,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習才會變得簡單有趣,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需要經過精心培養的。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然后經過精心的備課,對課堂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適當的修飾,讓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比如在講解《紫藤蘿瀑布》時,在舊式的課堂當中,教師都是先從作者介紹,然后講解寫作背景,最后進行講解。而在新式課堂中教師不妨先提出問題,比如:這篇文章主要講解了什么內容,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以此來激發初中生閱讀課文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去閱讀文章,他們對文章有了一定程度了解之時,教師再給學生介紹有關作者的知識以及背景資料,這樣會幫助學生解決在閱讀過程中的困惑,讓他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教師在課堂中設置提問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但是教師提問的問題需要設計得恰到好處,要充分調動初中生探索問題答案的欲望,從而能夠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如果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過于簡單,學生就可以幾乎不動腦筋回答,這樣是對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沒有作用的,更不利于他們發散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師設計的問題應該在初中生接受范圍之內,而又適當高于學生理解力的,這個難度一定要拿捏很準,才能發揮出較好的作用。
二、 創設課堂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當中,教師都是以講為主,相對來說就忽視減少了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的時間與機會。這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中被動地接受著教師所講述的知識,喪失了其在課堂中的主動性。因此語文課的教學狀況一直不容樂觀,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急需提升。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適合初中生心理特點和性格特色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進課堂中來,從而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有效地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設計情境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創設小組討論的教學情境,在課堂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自由分組討論所有可能的結果。比如在講解完《白兔與月亮》這節課時,教師提出: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為何那么害怕失去?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這則寓言的理解深度,還能深刻地理解到人生中的一些道理,對他們來說不僅是智力上的一種成長,也是一節寶貴的心理課。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舉行辯論賽,創設辯論的學習情境,在辯論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鞏固他們對文章的印象,而且可以起到豐富他們課外知識的作用。比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白兔與月亮》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財富一定會讓人們增加患得患失感嗎?”這一辯題,讓學生進行辯論。在激烈辯論的過程中學生能學到很多教師講解之外的知識。還可以達到鞏固已學過知識的作用,并且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把已學過的知識用語言組織起來,從而加深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三、 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閱讀欲望
在以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是相對落后的,主要是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為目的,這是教學水平一直不高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初中生處在一個能夠大量學習并且吸收養分的高速時期,課本上的閱讀對他們來說是不夠的,因此教師應當督促學生多讀課外的名著,讓他們形成自己的閱讀理念。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閱讀是一切知識的來源,學習者可以通過閱讀了解各種文章體裁的寫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從而提高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寫作技巧,更能夠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被普遍地運用到教學中來,其中多媒體技術倍受學生和教師的歡迎和熱愛。在語文閱讀課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對課堂產生新鮮感,從而提高了他們閱讀的欲望。隨著影視化的作品逐步地受到人們的喜愛,很多經典被翻拍成各種版本的電視劇或者是電影,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播放這些影片片段,提高學生對名著的學習興趣。如我國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教師應當在課堂中放映相應的精彩片段,增強學生對它們進行了解的欲望。這種方法一來可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二來可以讓他們了解歷史,增強語文功底,并且提高語文素養,從而愛上語文。當然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講解《花木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向初中生提出一些問題,例如:在古代封建社會中,花木蘭身上有哪些可貴的品質等,讓學習者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動畫片《木蘭替父從軍》的片段,觀看完畢后,學生定會對花木蘭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讓學生閱讀課文。這樣做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先進技術的運用使得課堂又增添了一種時代性的魅力,吸引著學習者進行閱讀學習,從而解決教學方式陳舊的問題。
四、 結語
時代不同,教育的方式和理念自然也不同。因此教師應當在課堂中運用時代的新元素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讓課堂教學更有效率。
參考文獻:
[1] 楊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建設,2015(5z):4-5.
[2] 范麗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9):42-42.
作者簡介:尤武川,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