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農村的生活水平還相對落后,教育教學條件不足,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需要不斷提高對教學生活化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的認識。從生活實踐、課堂氛圍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入手,推進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進程。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一、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剖析
知識來源于生活,它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通過不斷地歸納總結,形成各種各樣的學科,數學也一樣。數學知識就是從生活實踐中不斷總結歸納出來的,經過系統化地加工,進而形成一門完整的學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好數學知識會給我們的生活提供巨大的幫助:不論是日常生活中簡單的交易還是時間上小時、分鐘、秒之間的換算,都離不開數學,學好數學對日常生活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在教學實踐中數學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并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數學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起來主要在于學生、教師和教學實踐三個方面。
首先從學生方面進行分析:眾所周知,上小學的階段是一個人的兒童時期,這一時期人的感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能力還非常不成熟,對抽象的公式、計算等等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運用。而且這個時期的學生性格不穩定,容易對學習出現排斥心理,對于自己認為難的知識沒有細心、耐心、決心去攻破,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強。
其次從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依然由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轉變過來,依然把學生成績的提高看做是自己開展教育教學的唯一目標,這些老師忽視了學生的身心特點,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一味生硬地灌輸,使學生在學習中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這樣的方式一方面讓學生無法很好地掌握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厭惡心理,為以后的學習埋下了重大隱患。
最后從教學實踐上進行分析:素質教育的理念總是成為空洞的空號,應試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唯分數論使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更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體驗,導致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學模式過于刻板、教學氛圍過于壓抑,生活化教學不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很好地運用。
基于以上三個方面,在實際的教學中,數學課堂往往比較嚴肅,學生不能主動學習,因此缺乏對數學課堂的參與感,認為數學枯燥無味,機械地學習也使得他們在課堂中的獲得感較低,因此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生活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 數學教學生活化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小學生從數學學科中所學的知識都是從生活中歸納總結出來的,把這些知識掌握到自己手中也是為了以后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了類似問題能夠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所以數學與生活實際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教學生活化,也被稱為生活化教學,它是在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進行教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和學習的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強烈愿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生命力的知識,并在教學過程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數學教學生活化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必然會改變數學課堂中學生的被動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驗數學學習的實用性,促進師生間良性的互動和交流,實現教學模式改善、教學質量提高和學習興趣提升的良性循環。
三、 有效實現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法
1. 注重生活實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聯系密切,它就來源于生活,并且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大的用處。要想推進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進程,就要從生活實踐出發,結合實際生活進行講解,從學生的感知入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如果學生能夠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那么就會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必然能夠讓他們對學習數學更有興趣,也會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這就給農村小學數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備課階段要充分發掘生活中的數學教學素材,在學生完成一部分的學習后,要引導學生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2. 重視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時對數學教學生活化進行評價和反饋。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戰場,要營造民主、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氣氛中學習,這樣有助于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知識,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要注重多媒體技術和教學的有效結合,讓現代科學技術更好地為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服務,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要學習的內容和課題,有助于他們對學習內容形成初步的直觀認識,這是后期進行更深入學習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及時對教學活動進行評價,可以引導、調節教學活動向著既定目標前進。及時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進行評價和反饋,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水平,也能夠增強教師的教學效能感。
3. 尋找貼近現實生活的教學案例或工具,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數學是一門考驗學生想象力的學科,因為很多數學知識都比較抽象,需要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把這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并最終運用到自己以后的做題當中。在如今這個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信息時代,數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也開始廣泛的吸收網絡上的資源,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開展教學工作。但是網絡上很多小學數學教學資源中的教學工具或者案例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也許比較陌生,會影響到農村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更多選擇農村學生比較熟悉或者常見的事物來作為教學案例和工具,用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案例或工具來開展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學生建立起數學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這樣能讓農村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數學公式和概念。比如,當教師在教學生認識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基礎圖形的時候,就可以把學生們經常能看到的流動紅旗、文具盒、凳子面等等生活實物當做教學工具,幫學生把這些圖形的特征具體化,讓學生積極地去發現生活中能看到的各種圖形。
4. 加強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隊伍的建設。農村的教學條件相對于城里而言落后了很多,這里的教學條件不僅僅指學校的硬件設施,更關鍵的是指農村的師資力量。硬件設施上的不足相對于師資力量的缺失更容易彌補,而想要壯大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師資力量,在農村小學建設起一支優秀的數學教師隊伍需要克服的困難有很多。當前農村小學優秀教師的流失情況非常嚴重,很多教師在農村積累夠了教學經驗之后就跳槽去了大城市的學校。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育部門對農村教師加強管理,可以對農村的數學教師工作年限給予嚴格規定,也可以通過適當調整優秀教師的薪資水平來留住人才。還可以定期招聘新的教師,讓這個隊伍不斷注入新鮮血液。除了留住現有的農村數學教師和吸引更多教師到農村教學之外,學校對數學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更要關注,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的開展與城鎮里會有一定差別,農村的數學教師除了要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保證自己數學專業知識水平能夠達到教學要求之外,還要考慮到農村教育教學面臨的現實情況,考慮到數學知識本就源自生活,自己開展數學教學工作時也要讓教學內容生活化。
目前,我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教師和教學實踐三個方面都存在不足之處,農村小學數學老師要善于發掘生活素材,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注重生活實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重視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時對數學教學生活化進行評價和反饋,推進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進程,讓教學生活化更好地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水平服務。
參考文獻:
[1]項寧.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之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6(3).
[2]高曉微.如何實現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農業與技術,2016(9).
[3]王淑玲.論小學數學教學應逐步走向生活化[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8).
作者簡介:
劉曉紅,遼寧省沈陽市,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紅菱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