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進一步提升自身的關鍵時期,而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提高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個性化作業是新時期教育事業的創新之一,其在數學這種邏輯性較強的學科中能夠發揮顯著的積極作用。文章是《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的設計與研究》課題的結題報告,從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研究方法、主要步驟、研究成果、研究存在的問題與設想四方面對課題研究進行總結與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
作業是檢驗課堂教學成效的有效手段,通過作業,學生能夠進一步鞏固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并加強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然而,受到填鴨式教育的影響,傳統的作業布置往往過于單一,僅以應付考試作為作業的最終目的,還存在作業的難度過高或過低的情況,導致作業內容缺少趣味性,很容易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降低,部分學生甚至會出現弄虛作假等情況,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一、 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
作業是整個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在中國填鴨式教育體系下,作業的設計通常是機械、死板的,無法使學生的個體差異在作業中得以體現,尤其對于數學這種邏輯性思維較強,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與知識運用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作業更是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教育事業的主要任務與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對作業進行設計,使作業發揮出其鞏固所學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真正力量,成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新課題。
本課題研究重點突出了個性化作業在數學教學中的關鍵作用,它不僅是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發展需求的體現,將學生作為整個教學的主體,還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自身的能力,解決傳統的“一刀切”作業設計導致的作業形式化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 課題研究的目標與方法
課題以探討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的實施策略為主要研究目標,通過對相關的教育文獻進行搜集與研究,為課題研究提供參考依據;通過問卷調查研究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現狀,了解當前階段初中生普遍喜歡的數學作業形式;對所得到的資料進行進一步分析,探索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的實施策略;將研究所得到的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的實施策略進行實踐應用,深入探討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的作用與成效,從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找到存在的問題。
三、 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
(一) 準備階段
確定研究課題,成立相應的課題研究小組,對課題的研究目標進行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與總結歸納工作。經過全面系統的研究與討論發現,作業是影響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之一,如何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基礎,豐富作業的內容與形式,進行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并實施,在當前初中數學教育中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根據研究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研究方法,并予以實施。
(二) 實施階段
實施階段主要分為問卷調查、研究分析與實踐應用三方面。首先選取了某校初中學生150名進行關于“你喜愛的數學作業形式”的問卷調查,在“你認為完成作業對于數學成績的提高有幫助嗎?”一題中,有56%的學生選擇了“一般”,僅有28%的學生選擇了很有幫助;在“你認為現在的數學作業怎么樣?”一題中,有78%的學生認為“作業過于枯燥、死板,不愿意去做”,僅有極少的10%的學生表示“愿意去做作業”,由此可見,現階段的初中數學作業已經無法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其次,根據所得出的資料進行個性化作業設計與實施策略的研究,并選取某初中數學成績差距較小的3個班級,將個性化作業進行實際應用研究,探討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的實施策略。
四、 課題研究成果與分析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發現,3個班級在實施了個性化作業后,班級學生的總體數學成績與原來相比均有10%~15%的提升,由此可見,個性化作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顯著的作用。下面,根據課題研究成果,對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的實施策略進行深入地分析。
(一) 現階段的初中數學作業現狀
現階段的“標準化”的初中數學作業形式盡管有利于教師進行批改與講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教學進度,但這種填鴨式教育體系下的作業形式沒有針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忽視了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常常導致學生無法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另外,由于當前教育模式下學生的考試壓力較大,而傳統的無差別的數學作業布置形式容易使學生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長此以往會大大削減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造成嚴重的影響,部分學生甚至會為了應付教師而選擇作業抄襲等不良行為,難以發揮作業真正的作用。
(二) 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實施策略
課題研究中將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的實施策略分為個性化作業設計形式與不同階段的個性化作業實施策略兩大方面。下面,分別對這兩方面的主要內容與需要注意的要點進行闡述與分析。
1 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形式
(1)注重作業的生活化,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貼近生活是作業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更加生活化的作業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在對設計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時,要注意將作業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多選取一些實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事件,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與學習空間,端正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例如,“學校的校長計劃假期帶領學校的優秀學生去海南旅游,現有兩種旅行社可以選擇。A:校長買全票則學生可以享受半價優惠。B:學生與校長都按照全票價的60%收費。請問,如果全價票為240元,學生數量為多少時,兩家旅行社的收費一樣?”通過貼近生活實際的數學習題,使所學的數學知識得到更好的拓展與延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增加作業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具有關鍵性作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時,應注重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的提高,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增加數學作業的生動性與趣味性。例如,在進行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在作業中將平面直角坐標系與學生的座位相結合,讓學生寫出自己在班級的位置,或某一個同學的位置,提高作業的趣味性,使學生更加喜歡去做作業,積極主動地去思考作業中的問題,提高學習的質量。
(3)活用探究型作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邏輯思維與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是初中數學中主要的教學任務,除此之外,教師還應主要對學生創新性思維與創造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還應重點設計一些以培養學生創造能力與探索能力為目的的探究型作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積極探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在學習了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布置讓學生調查家里垃圾袋的使用情況的探究型作業,鼓勵學生親自進行調查,并整理與統計所調查到的數據,不僅能夠鞏固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還讓學生通過探究型作業認識到了環境污染的嚴重性,符合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事業的新要求,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設計綜合型作業,完善知識系統
所謂綜合型作業,指的是由教師負責引導,幫助學生整理之前所學的知識,使其能夠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應用。在課題研究的應用研究中發現,綜合型作業在單元小結或學期末進行所學知識的歸納與總結時效果明顯,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發現所學的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單元總結中,教師可以首先在課堂中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全面的整理,然后向學生布置課下的綜合型作業,讓學生根據課堂中教師所整理的內容制作相關的數學手抄報,鞏固所學的知識,發現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的學生所制作的數學手抄報的風格不同,充分地展現了學生的個性與獨特思維,同時,在綜合型作業中,學生能夠清楚地發現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不足,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知識歸納的能力。
(5)分層設計作業內容,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充分尊重了初中階段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個性化作業實施的有效策略之一,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分組,并分別布置不同的作業內容,以達到使知識掌握程度不同的學生能夠共同進步的目的。在實施作業分層設計前,教師應首先對作業分層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充分了解班級內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以及當堂知識掌握的情況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區別對待。如,對于知識掌握程度較差的學生,教師可向其布置一些更為基礎的作業內容;對于知識掌握程度一般,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學生,教師可向其在布置基礎知識練習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綜合應用題與變式題,對學生的知識運用進行訓練,提升學生的解題速度;對于知識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綜合題與探討性問題為主,適當減少基礎題的練習,加強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思維。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層作業設計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作業內容分為必做題與選做題兩種,增加作業的彈性;另外,教師還應避免過多重復的基礎性練習,加強對學生的升華拓展練習。
2. 初中數學不同階段的個性化作業實施策略
(1)預習階段
預習階段是通過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自學,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應重視預習作業的個性化設計。預習階段的個性化作業設計要點應是引起學生對新學知識點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對預習作業的設計時要注重其中趣味元素的融入。需要注意的是,在預習作業中教師在添加趣味元素的同時,還應盡量選取一些與所學內容相關聯,且更為簡單易懂的題目,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的教學中,以免因題目過難而產生了相反的效果。
(2)課堂教學階段
課堂教學階段的課堂作業有著幫助學生消化課堂所學知識,及時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因為進行課堂作業的時間較短,教師在進行課堂作業的設計時應注重作業內容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緊緊圍繞課堂所學的知識點進行課堂作業的布置,使學生能夠快速有效地鞏固所學內容。另外,課堂作業應注意內容的靈活性,不能過于陳舊死板,重點應在開拓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在個性化課堂作業的設計中,需要注意課堂作業的難度與實踐,不能過多地占用課堂的教學時間,而是將課堂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以少而精的形式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3)課后階段
課后階段的初中數學作業是所有作業中最重要的階段,對學生整體的知識點掌握程度檢驗與鞏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教師的課堂教學成效的體現與反饋。因此,在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中,教師應格外注重設計的全面性與系統性,作業內容不僅要緊密圍繞課堂中所學習的內容,還要采取多種作業形式,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進行作業題目的設計,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能力。另外,作業的內容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讓學生自主進行選擇,或能夠根據內容產生思考并提出問題,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特征,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發展。
五、 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與設想
在本次課題研究中,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的工作仍不到位,導致課題的理論構建工作仍不夠完善,課題組成員的素質與能力還有待提高,需要進一步加強專業素養的學習和培訓;由于學校的教學安排密度較大,學生的學習負擔沉重,課題組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不夠全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題研究的實際成效。另外,由于時間與精力有限,部分課題組成員無法充分地集中精力參與到課題研究中,致使課題研究工作不夠全面與深入,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對課題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以后的課題研究中,要增加課題研究的計劃性,事先與學校的相關領導、課題主管部門做好溝通工作,在課題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課題研究活動前,要盡可能地做好準備,便于學校對學生的教學實踐進行安排,提高課題研究的成效。
六、 總結
在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中,教師應注重個性化作業的多種形式,充分運用生活化、趣味性、探索型、綜合型作業以及分層設計作業內容,并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個性化作業的應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是現階段教育事業的有效探索,符合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事業的新要求,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與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陳大豐,福建省莆田市,福建莆田仙游金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