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多元化課外作業設計的好壞是關系到學生成績提高的重要手段。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自然延續和補充。作業布置得多少,是否有質量、是否讓學生感興趣,是關系到學生成績好壞的關鍵。多元化作業的設計能使學生更好地吸收、消化所學的知識,是鞏固、掌握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手段。
關鍵詞:小學英語多元化作業設計;形式多樣;趣味性;多元化;開放性
一、 注重作業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有無直接關系到學生成績的好壞,學習是否有效果。我所帶的四年級學生,也只有十幾歲的年齡,加之班級里有一多半是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語言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有的學生連國語說得都不是很流利,更何況讓他們去學英語了,對于他們來說是困難重重。他們中的一些人認為:我們也不出國學什么英語呀。如果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讓他們再不感興趣,那最壞的結果就是學生放棄學習英語,繼而導致班級學習風氣驟降!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應設身處地為孩子們想一想,讓作業多一些童趣、少一點枯燥。一定要具有童趣,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要從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這些特點入手,投其所好,讓寫作業成為學生的樂趣,而不是學生的負擔.我們可以多設計一些游戲之類的,例如,畫一畫,寫一寫等活動,以此達到學習的效果,提高學習興趣。例如我在設計教學食物蔬菜時,生活中常見的蔬菜,tomato, potato, green beans, onion等單詞時,這些都是學生們生活中常見常吃的蔬菜,他們非常熟悉,我就讓孩子們回家自己制作單詞卡片,或者設計一個菜園子,用英語在菜園子里標出蔬菜名稱,同時可以展現給父母看,告訴父母我們已經會說生活中的單詞了,也可以教教父母去說,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既鞏固了以前所學的單詞,又對四會單詞有所掌握,更有甚者有些學生還寫出了我們課本上沒有學過的蔬菜名稱,拓寬了學生的詞匯量和知識面,激發了學習興趣。來校之后,還可以在同學之間比一比,在投影儀上展示,看誰制作得美觀漂亮。這種方法讓孩子們都積極動手行動起來,因為每個人都想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家還把父母親調動起來,讓他們也積極參與到繪制圖片之中去了,展示之后我會把完成較好的學生作品制作成微課,或者視頻片段,播放給大家看,或者在學習園地櫥窗中展示。充分利用評價機制,獲得表揚的學生非常自豪,學習干勁更足了。沒有獲獎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再比如在學習各類房間的單詞living room, bedroom, bathroom等單詞時,我也采用了此方法,讓學生把自己制作的卡片貼在相應的房間里,既美觀又有英語學習的氛圍。這種做法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從而使多數學生愛參與到英語學習之中去了。
二、 注重作業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論中指出:每一個正常人都有八種智能——語言智能、音樂智能、邏輯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智能,每一個人都可以使自己的這八種智能發展到不同水平。由此可見,每一個人都有很大的才能,很大的潛力,每個人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只要我們善于挖掘,善于發現,都能使學生的潛力得到開發。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的作業布置中,運用多種方式滲透,對學生進行多元智能的開發。為了培養學生的聽力,口頭表達能力,可以要求學生回家聽錄音,讀對話給父母聽,父母可以把孩子們讀的對話進行錄音,作為視頻作業或者錄音材料發送給老師。因為學校的教育也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溝通,學生和家長一起做作業,可以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有利于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溝通配合。教師可以借助于班級的教學一體機,把視頻材料展現給大家看,錄音材料播放給大家聽。這樣也充分利用起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網絡媒體一體機的作用,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在作業布置中,我還設計了一些找一找游戲,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一些英文或者英文的縮略詞。例如同學們常見的UFO(飛碟),CCTV(中央電視臺),KFC(肯德基),stop(停車站),TV等等,讓學生明白了英語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英語,讓他們感知到學習英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三、 注重作業的開放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課堂內容適當地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開放性的學習任務及作業,這些作業是指根據課文內容自由地設計一些主題,讓學生根據這一主題自由地選擇作業的方式,最后只要能夠完成任務,以什么樣的形式去實現都是可以的,這樣的作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學生按自己的興趣去寫作業,作業完成的效率會更高,因為他們的想象力是極其豐富的,這樣成績較好的學生也不會出現吃不飽現象。比如在講授《My week》Pep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時,本單元主要講的是學生一周的生活,學生們的一周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于是我就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你們周一到周末會干什么呢,請大家以自己的形式展示給大家吧。這個作業本身就是一個開放性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自由地進行作業的完成,但有一點要求就是必須是英語的展示環節,于是大家紛紛行動起來了,有的學生喜歡攝影,于是他下課拿著手機到大街上拍攝一些有趣的事情,并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敘述;有的同學喜歡畫畫,畫了一幅很有趣的畫,并附上了幾句簡單的英語加以解釋;有些學生還組成結對子小組,以表演的形式完成作業,到校之后讓大家猜猜他們在做什么。例如,一人表演一人說英語,wash my clothes/do kungfu等等。大家以不同的形式完成作業,既達到教學目標,又提高了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形式多樣的課外作業能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要想讓學生更好地做好家庭作業,必須精心對每天的作業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多元化的設計,趣味性的設計。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作業任務,同時還要兼顧到少數民族學生,控制作業量的多少,盡量做到少而精。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可以采用布置開放性作業、網絡式作業包括視頻作業、錄音作業等,家庭式作業與父母共同完成的方式來進行作業的布置,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更好地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也讓我們的教學更富有趣味性!
參考文獻:
[1]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朱志虹.談小學英語作業的改革與創新[J].當代教育論壇,2004.
[3] 張大均.教與學的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董群英,小教一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疆伊犁昭蘇縣77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