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語文課出彩,是語文老師們一直不倦追求的職業夢想;讓學生喜愛語文課,是眾多語文老師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課題;打造學生最愛的出彩語文課,是想要在語文教學上有所建樹的老師們執著追求的努力目標。
關鍵詞:語文;出彩;教學
學生最愛的出彩語文課到底是怎樣煉成的?根據我執教多堂獲獎優課的經歷,我來談談自己的一點膚淺的認識:
一、 打造“獨具魅力”的“創意”老師,讓語文課“別具一格”
一部成功的電影后一定有一位智慧型導演,一場勝利的戰爭后一定有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一堂出彩的語文課后一定有一位獨具魅力的老師。
打造不帶教案進課堂的語文老師,讓語文課“別具一格”起來。丟掉教案既是教師精心準備后的教學自信的表現,也促使老師更加關注學生,在和學生的交流中靈活地調整教法。
打造燦爛微笑的語文老師,讓語文課“歡聲笑語”起來。老師和藹可親、活潑幽默,學生敢于、樂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那么你的語文課出彩也就不可避免了。
打造具有精品意識、超越意識、反思意識的語文老師,讓語文課“精益求精”起來。有了精品意識,就會追求卓越、打造精品。有了超越意識,就會“夢里尋他千百度”。有了反思意識,就會梳理分析,尋找對策,創造潛能就會被激發出來。
打造有獨到創見的語文老師,讓語文課“匠心獨運”起來。用心去鉆研一個文本,建設性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有自己個性化的理解與感悟,是語文教師成功的標志之一。
我們的語文老師們,拿出標新立異、打破常規的勇氣,行動起來,在教學中創造,在創造中教學,才會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永遠充滿新奇而耀眼的光輝。
二、 巧設“扣人心弦”的“未解”懸念,讓語文課“引人入勝”
我們看武俠小說或言情小說,一拿到手,就恨不得一口氣看到尾,不肯釋手。為什么會這樣?其原因之一就是小說設有懸念,吸引人們的興趣和注意力,以至于產生非看不可的愿望。我們語文課也可以巧設“扣人心弦”的“未解”懸念,讓語文課“引人入勝”。
揭示疑難、引起懸念、導入新課,使學生一上課就形成認知沖突,使教學緊扣學生心弦。例如教《紀念白求恩》時,我這樣設計導語:“請同學們看課本封面后最后一幅圖像,他是誰?一個外國人,白求恩!他的肖像為什么能出現在我們的課本里,與偉大的魯迅先生并列在一起?他滿頭銀絲,年逾半百,為何來到中國?他為何長眠在中國的土地?他犧牲了,人民為何這般哀痛?他具有什么精神?毛澤東為何寫文章贊揚他?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向他學習?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毛澤東的評價吧!”一連串的發問,在學生心中設下了一個又一個的懸念,激發了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
為了引導學生不斷思維,課堂結語可設置懸念。如在教《皇帝的新裝》時,我這樣設計結語:“如果始終沒有一個人說出真相,或者皇帝根本不知道真相,大家想想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如果沒有穿衣服的皇帝在游行結束時,又碰上了那兩個騙子,已經對衣服產生懷疑的皇帝又會和他們說什么呢?如果宮中有一個大臣也和那個孩子一樣,大膽地向皇帝進諫,皇帝會怎樣呢?”一系列的懸念設置,使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得到拓展,引導學生對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三、 策劃“寓教于樂”的“過癮”活動,讓語文課“活力四射”
出彩語文課堂應該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試想,假如同學們在課堂之上,或爭相舉手踴躍發言,或對答如流滔滔不絕,或凝神靜思靈感頓現,或奮筆疾書下筆成文……有了這樣的學習狀態,那我們還用擔心孩子們的課堂學習效率嗎?策劃“寓教于樂”的“過癮”活動,讓語文課“活力四射”起來。
例如我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設計了一系列的“過癮”活動:聽“樂”,走進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賞“樂”,游玩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拍“樂”,深入百草園;品“樂”,回味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議“樂”,思考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說“樂”,留言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寫“樂”,仿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我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開展了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時尚動感的語文活動,激發了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搞“活”了初中語文教學。
四、 著墨“以無勝有”的“文本”留白,讓語文課“神采飛揚”
文章的留白是作者有意或無意留下的、沒有寫明的、召喚讀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蘊空間。它能夠激活讀者的思維,引起讀者的想象,從而建立起讀者與作者之間溝通的橋梁,使讀者對作品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著墨“以無勝有”的“文本”留白,讓語文課“神采飛揚”起來。
比如我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對教材留白提出質疑:文章開頭寫百草園被賣,結尾寫繡像被賣,魯迅先生用兩個“被賣”想表達什么意思呢?有利于激發學生研究興趣,引發他們對問題作更深入的思考。
比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裝》時,對文本進行補白式寫作練習:你能給故事中的騙子安排個合理的結局嗎?請你大膽想象,續寫這個故事,抓住了聯想想象處的留白,培養和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遣詞造句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學生的思緒在飛揚。
五、 定制“不可或缺”的“美麗”板書,讓語文課“大放異彩”
規范的板書,引領學生走近文本;直觀的板書,指導學生解讀文本;工整的板書,熏陶學生練好鋼筆字。鮮活的講解與動態的板書相結合,完成預設,靈活生成。定制“不可或缺”的“美麗”板書,讓語文課“大放異彩”起來。
例如我在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時,設計了一朵花的板書:“樂土”和“書香”是花朵的兩片葉子,“活動趣”“寫法美”“語言俏”“懷念深”分別是花朵的四個花瓣。這個板書既是我這堂課的巧妙構思,也暗喻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的一朵夕拾朝花。聽課老師紛紛叫好。
綜上所述,學生最愛的出彩語文課我是這樣煉成的:打造“獨具魅力”的“創意”老師,巧設“扣人心弦”的“未解”懸念,策劃“寓教于樂”的“過癮”活動,著墨“以無勝有”的“文本”留白,定制“不可或缺”的“美麗”板書,讓語文課“別具一格、引人入勝、活力四射、神采飛揚、大放異彩”起來。相信熱愛語文的教師們,只要肯研究嘗試,就一定能總結出更多令語文課堂“堂堂精彩”的好方法,使每一節語文課都讓學生在幸福快樂的時光中度過。
作者簡介:
言菊香,中教一級教師,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新北區浦河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