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為了一切孩子的發展。那么在此種教育理念的要求下,教師一定要學會從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尋找不足,并且予以改進,通過新穎的、完善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當前,教師需要總結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并加以運用,在英語這一門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傳統教育體制下的英語課程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鍛煉其自身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結合過去的教學經驗,棄其糟粕,取其精華,以此來實現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要求。
一、 加強趣味訓練,破除傳統教學
聽、說、讀、寫作為英語學習的四門基本功,尤其是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全方位的能力,尤其要注重聽說訓練。與此同時,高中生的學業壓力較重,教師一定要注意采用趣味性的訓練方式,以高中英語學習為例,在英語里有不少讀音相近,但意思卻截然不同的詞匯。例如menu(菜單)和manure(肥料),當顧客點餐時想要一個菜單“I want a menu”(給我一份菜單)卻由于發音不準確,說成“I want a manure”(來一份肥料)。僅僅是因為發音問題卻容易造成很多笑話,那么教師可以結合此種方式來為學生引入訓練課程,這樣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一Unit1“friendships”的學習中,學生將會學習同意與不同意的表達方式,例如Agreement:“I think so.”、“Thats exactly my opinion.”、“Thats correct.”以及Disagreement:“Of course not.”、“Im afraid not.”、“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等等諸如此類的表達,教師可以嘗試通過游戲來開展教學,例如教師說出中文或英文,由學生翻譯成相反的表達,利用這一游戲教學的形式來開展教學有利于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同時積極鍛煉學生的反應與口語表達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嘗試由學生分組進行訓練,以此來保證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提高。
二、 自主把握課堂,提高自主性
在高中英語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實際上可以適當地給予學生以充分的課堂空間,以此來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首先要學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情感,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恰當的引導與幫助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要求下,教師一定要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所遺留下的缺陷,通過高度自主的學習課堂來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保證學生的自主能力有所提高。
例如在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四Unit1“Women Of achievement”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嘗試由學生自主進行課后的探究,了解有哪些偉大的女性以及她們的成就。在此環節中,教師也可以嘗試為學生引入語法,句型的教學,例如“devote to...”、“connect with”等等句型的學習,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結束以后,由學生以演講的形式來展示自己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借此環節來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設置開放性的話題“What make a person great.”,以這種開放性的話題討論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三、 針對性評價開展,有效督促
新課程背景所要求的一切顯然指的是所有的學生,那么,教師無論是在教學或是評價活動中都要注意“以人為本”,即針對性的就全體學生展開評價,在此要求下,教師勢必要轉變傳統的以考試為最終評價體系的理念,而是要嘗試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通過針對性的自評、互評來保證評價體系的合理性,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將基本的教學目標放在學生的未來發展上,例如他們走向社會所必須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等等,也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利用課堂評價來實現學生的能力測評,同時讓學生從學習階段養成相應的意識,并且有意的培養自身的習慣。
例如在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三Unit1“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例如對于基礎不夠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簡單的掌握基本句型“Do you konw the festival about...”、“How do you think...”等等。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則要給學生進行拓展,例如“mean”的用法,包括“mean to do...”、“mean doing...”等等,通過這種分層次的教學與評價展開來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
四、 及時課堂總結,完善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形式,從傳統的單一的課堂了解轉變為引導與總結式的課堂教學,通過這種方式來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尤其是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差較大,因此,一成不變的講授教學難以在學生腦海中留下具體的印象,這就要求教師創新課堂形式,利用創新型的總結教學來為學生答疑解惑,與此同時,教師則要配合以質疑的課堂環節,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來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同時保證課堂教學與復習的進度。那么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針對性、總結性的課堂教學來保證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收獲一定的知識,同時對于相應的問題也能夠得到解答。
在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以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為基礎,在此背景下進行課堂改革。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本,通過新興的教學方式以及自主的課堂教學來保證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此,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育理念,通過針對性的課堂評價、總結性的課堂答疑,以及自主合作探究,趣味訓練等等課堂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能夠利用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學習收獲一定的英語知識,并且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洪偉.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初探[J].考試周刊,2018(03).
[2]李志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6(07).
作者簡介:
王梅梅,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