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初中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在其中占據重要位置。現階段家長與學生逐漸提高對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這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提出新的要求與挑戰,這也說明英語教師必須結合實際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本文主要對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路徑進行探究,這對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分析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課堂教學的觀念、方法和模式都在發生著變化,互動探究式教學模式是在此大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針對初中英語課堂提出。該種教育方法主要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作為核心與基礎,能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最大限度的激發,促使學生實現自主探究式學習的目標。這不僅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學生提升學習成績的必要途徑。
一、 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 有助于增強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初中生為在英語課堂中實現對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提升,必須借助互動探究式學習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類的學科,基本的口語表達和與人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傳統朗讀、背誦的教學模式于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詞匯積累也是一種鍛煉,但比較死板,缺乏應用的靈性,不能促使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對其進行掌握,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呈現出較為空洞的特征。
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上述現象的改善,教師在實際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實現對互動探究式學習方式的應用,英語表達可在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中實現與學生思想的有效融合,最終促使學生實現語言表達能力全方位提升的目標。
(二) 有助于創設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
環境氛圍對語言學科的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在借助互動探究式教學的基礎上,學生和教師可在創設英語教學環境的同時對其優質性進行保證。學生的自信心與參與意識都可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增強,同時也在一定限度內激發學生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競爭意識,學生可在一個和諧有序的環境中對英語進行學習。
(三) 有助于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成效
初中英語課堂實現課堂教學成效提升的主要途徑就是對探究式學習方法進行使用。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逐漸轉變為課堂設計者,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是在這一過程中實現逐步轉變的目標。在科學利用互動探究式學習方式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動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也可在實際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與成就感。學生可在此種趨勢與背景之下實現與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并突出自身所占的主體地位。學生在熟悉與掌握知識的同時還可活躍課堂是氣氛,并促使課堂學習效率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
二、 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措施
(一)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為學生創設恰當的語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因此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會受到環境的直接影響,同時這也是決定學生學習效果好壞的重要因素。學習環境的重要性在上述分析中得以直觀體現,學習情景創設長期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存在,學生的探究欲望也會在此種教學模式的推動之下得到提升。
如“Unit 6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就“如何到達目的地,距離的遠近以及花費的時間”等問題展開學習活動,這種交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說到,教師教學中就可以避免單純地說教,為學生營造一些實際的情境,與此同時引入一些相關的其他話題,如公交上,禮讓老幼;馬路上,注意安全;路途上,珍惜時間等。再如講解一些西方國家的出行習俗,讓學生進行探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 轉換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現代社會在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對知識的需求量呈現出越來越多的趨勢。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也不能實現對現代需求的滿足,因此教師需要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借助先進的技術對其進行合理的改革與創新,在時代進步與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教學模式的逐步轉變可得到直觀體現。
學生在傳統的學習模式中地位較為被動,進而其主體地位被忽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改革的必要性進行充分說明。現代教學課堂主要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討論與互相學習來實現,需要注意的是這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有較高要求。
如“Unit 5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此單元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圖片內容展開職業討論的話題,以此啟發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語言能力。針對這一個話題,教師可以就勢引導學生討論,說一說自己喜歡的運動,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也可以說一說自己喜歡的運動員等,學生簡單闡述之后,可以順勢引導學生暢想一下自己的未來,說一說自己將來想要在哪一個行業繼續深造。這樣,學生的言語中就包含了自己的思想,展現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得到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 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
教師在實際授課中一定會對每個學生有不同的評價,但教師必須對評價的及時性與合理性進行保障。學生個體以及小組討論都是組成課堂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基礎與前提,教師必須養成積極評價與鼓勵學生的習慣,并確保評價內容的真實性與詳細性,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基礎上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長時間的保持。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需要學生在日常的教學中開口“說”,大膽地“說”,才能迅速地提高學習的質量。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采用互動探究的教學模式不僅是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趨勢,也是學生各項素質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相符的英語語境,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和欲望,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口語表達的能力。此外,還要給予學生公平、科學、及時的評價,讓成功的學生體驗到喜悅,再接再厲,讓失敗的學生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從而有的放矢,提高學習質量。
(四) 改善教學方法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當前的素質教育和課程教育改革中,很多老師不能及時地轉變思想和方法,很多課堂上依舊呈現老狀態:教師在講臺上如流水賬般滔滔不絕地演講,而學生則趴在桌面上無精打采地機械接受,甚至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菰?、單一的教學模式在無情地磨損著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時間久了,學生甚至會出現厭惡英語、懼怕英語等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的質量。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改的理念,轉變教學思想,改善教學模式,從真正意義上提升英語教學質量?!耙匀藶楸尽笔切抡n改的核心理念,教師要做的,就是轉變傳統“師道尊嚴”的教學思想和主宰者的教學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這并不是說,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不管不顧”實施“放羊式”的教學,而是需要教師正確地處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關系,以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準則。互動探究的教學模式不僅有效活躍了傳統課堂,改善了教學效率,而且還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得到團隊意識的提升與發展。
(五) 模擬真實場景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學以致用,但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說,教師多半注重的是學生的應試能力,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的教學思想,不僅限制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而且還會讓學生在日常應用中懼怕使用英語。而互動探究式教學能夠很好地改善這一現狀,它將原本書本上的白紙黑字轉變成為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使得學生對英語的理解不再是死記硬背的單詞,而是一種真實的生活體驗,不再是表面的知道,而是更加深入的理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 蘇英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問題及方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0(26):159.
[2] 王春英.初中英語教學中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分析[J].好家長,2015(21):52-53.
作者簡介:劉芳,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松溪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