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大力普及,越來越多的學校需要應用多媒體設備資源,這就意味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將不再適應新的教育體系。教師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地探索適合當代新媒體背景下的教學模式,以便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就新媒體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探索作初步分析,以此希望為廣大教師帶來一些新的啟發與思考。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下;現存的問題;應對的策略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黑板、教材、作業本作為基本教學中介,教師通過在黑板上寫板書的形式傳授給學生相關的化學知識,這種具體表現為:教師寫一個知識點,學生則要記住一個知識點,但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呆板、機械化,使得學生陷入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而且他們不會進行主動思考,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21世紀以來,科技的高速發展為多媒體注入人類生活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其對教育的影響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教學模式上,教師應該堅持從實際出發,秉著實事求是的精神,發現目前現存的教學問題,并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從而制定出符合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策略。
一、 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現存的問題
1. 教學模式較為死板;2. 教學模式的效率較低;3. 教學模式較為固定。
二、 應對的策略
隨著時代的改變、社會的發展,筆者從互動教學模式和程序教學模式這兩種新型方式進行剖析,從而探索符合當代新媒體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但是筆者的分析并不是絕對的,只是從自身角度出發,從而對以往的教學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 互動教學模式
互動教學模式是指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構建成一個動態、聯系、發展的雙向過程,其旨在通過教師的啟發性引導教學基礎之上,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使他們變成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強制性灌輸內容。這種教學模式的新穎點在于改變了以往教師牽著學生的思路走,從而限制了他們在自主思考作用下所發揮出的主觀能動性。再加上當代新媒體背景下所提供的便利條件,這就為這種教學模式的多樣性、靈活性、豐富性、生動性等特性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和條件。筆者認為要想有效地利用好新媒體資源在這種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就要從三方面來著手落實:第一,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線上、線下關系互動;第二,教師以小組合作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第三,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
首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之人,不僅是學生的良師,更是他們的益友,但是部分教師在上完課之后與學生缺少基本的溝通,即使有短暫的交流,也是建立在學生向教師請教問題的基礎之上,這樣對于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沒有任何促進作用的。在學習“元素周期表”時,筆者通過線上的方式建立微信群,在群里會為學生出一些關于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特點、性質等題目讓他們進行搶答,以此來督促他們學習各元素知識,并熟記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規律,同時與其就這章節的內容進行討論。這樣既考驗學生的反應能力,同時又能幫助他們復習化學元素的相關概念,更重要的是還能拉近筆者與其之間的距離。
其次,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共同探究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一直是教師較少關注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團結意識,而且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在探究“電解水”的實驗時,筆者并沒有將實驗的步驟和方式告訴學生,而是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電解水的實驗目的:一是為了幫助學生分析水的組成結構;二是幫助學生了解水的化學式和反應式。在實驗之前,筆者利用多媒體方式為學生展示了各種各樣的水,并向他們提出問題:水是生命之源,可同學們知道水是由什么構成的嗎?下面,請各位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就水的構成與反應原理進行共同探究;接下來,筆者讓各小組針對電水解的實驗進行分工協作,并督促他們做好實驗報告記錄,而筆者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在各組學生之間進行走動,以便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筆者在走動的過程中不會隨意地干涉、打擾各小組的實驗進程,完全將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
最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微信、QQ、微博等社交軟件的誕生為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供了便利條件,所以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找老師不再成為學生尋求幫助的唯一途徑。筆者讓學生自由組合建立化學學習小組,不僅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學習化學知識。
2. 程序教學模式
在聽到“程序”二字時,可能有的教師會產生懷疑,認為其會不會仍然是沿用應付考試的那套教學模式,讓學生變成背誦、考試的機器,其實這種想法有失偏頗,程序教學模式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將一個大的問題劃分為不同的小問題,并將各個小問題聯結起來,然后在此基礎上逐步擊破、各個解決,最終解決大的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學習“垃圾資源化”時,需要將垃圾進行分類,第一步,就要先找到垃圾的性質有哪些,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分類;第二步,可回收有哪些分類,不可回收又有哪些分類?第三步,就拿可回收的垃圾來講又分為可回收的紙類、塑料、金屬等,其中可回收的紙類又分為紙屑、餐巾紙、衛生紙等,如此一來,通過層層遞進式的關系就可以將垃圾分類問題理解清楚。
程序教學模式要注意兩方面:第一,通過各種應用程序軟件建立思維邏輯導圖,種類繁多的互聯網資源為程序教學模式提供了更好的實用條件,教師可以讓學生下載相關軟件并建立自己的程序思維圖式;第二,注重培養學生的整合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從而使他們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問題。
以上就是筆者針對新媒體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所作總結。當然,更多的教學模式還有待于廣大同仁進行開發、探索。總而言之,在新媒體背景下的教學模式會越來越多元化、豐富化、立體化、信息化,教師需要及時順應社會潮流,不斷地嚴格要求自己,以此培養更多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曉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高中化學教學模式設計[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
[2]靳梅.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化學教學實踐與反思[J].求知導刊,2016.
作者簡介:
畢磊,湖北省孝感市,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