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工作瑣碎繁復,不能以簡單二字了之。在班主任工作的這方面,專家有很多成功的檢驗,我們能夠借鑒,可絕不能照搬照抄,因為面對的學生不同,方法自然也就不同。我們也不能一意孤行,憑主觀論斷,因為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科學。
關鍵詞:班主任;關系;藝術
作為班主任要協調好三方面的關系;學生之間的關系;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之間的關系。這需要花一番心血,也要講求藝術。可是在實施的時候往往陷入以下誤區:
誤區一:慈愛有余 嚴厲不足
見過許多實例都是介紹老師如何把全部感情投入到學生身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絕大部分是有關小學教師的。誠然,小學教育有它的特殊性,孩子需要教師和家長的愛撫,多一些感情的投入必收到好的效果。我們欽佩他們的做法,也被他們的真摯情感打動,可我們不能照搬,因為孩子到了中學,尤其到了高中,由于生理和世界觀的變化,他們對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老師和家長的意見已不再是孩子首選的良方,他們要按自己的方法去做,有時同學的意見要比教師和家長的教導有效得多,一味用情感去打動孩子,而不適當地用一些手段,是不能夠達到教育的目的,這也就給班主任的工作增加了難度。我們講求情感教育,可一味的對高中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否會得到好的效果呢?答案并不肯定。過多的投入感情,會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慈愛,不覺得畏懼,心理上就有放松感,一點小問題小毛病不算什么,只要不犯大事,老師對自己是好的,因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甚至在班主任的課表現的比較好,可任課老師的課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這就給任課老師的工作帶來了很多麻煩。學生心理上不怕老師,對于老師要求的做到做不到都無所謂,這并不利于教學,有時可影響教學。
誤區二:過于嚴厲 缺乏慈愛
學生們都希望遇到一個既嚴厲又慈愛,既治學嚴謹又和藹可親的老師,而家長則希望孩子能在一位嚴厲老師的管理下學習,且希望班主任越嚴厲越好。有一些班主任由于工作年限較長,帶過的班較多,經歷的事較多,于是形成了自己的固定模式——嚴格管理。嚴格管理有利于學生遵守學校和班級紀律,形成良好的班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可也有不利的一面,班主任過于嚴厲使同學產生畏懼感,造成師生間的配合不默契,也不利于促成班級的凝聚力,也難以讓學生對班主任的課產生興趣,因而也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
誤區三:心存好惡 偏袒一方
一個班級之中,難免水平不齊,好學生當然容易獲得老師的好感,因此也容易獲得老師的諒解,博得老師的同情,差學生就很難得到老師的關愛,這也難怪老師,誰能把心靈的天平永遠擺正,哪一個老師不想在好學生身上多花些功夫呢。當好學生與差學生同犯錯誤時,好學生輕易避過,差學生則備受訓斥,這樣會給班里的同學造成老師偏袒學生的現象,引起其他同學的不滿。另一種情況是學生和任課老師發生糾紛時,班主任沒做深入的調查,草率了事,出于對教師利益的考慮,委屈了學生;或者由于班上學生和班主任朝夕相處,偏聽學生的一面之詞,因此班主任把責任歸咎于任課教師,損害了教師的威信。這些都不利于教師之間的密切配合,造成教學的失誤。
誤區四:我行我素 感覺良好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班級成績的好壞體現自身的水平,有些班主任協調得比較好,各科都比較重視,可有一些班主任想在自己的這一科有所突破,于是把自己這一科的砝碼加重,讓學生多下功夫,多做練習,占用學生大量的時間,造成學生在這一科上疲于奔命,叫苦不迭,形成一科壓多科的局面,這也是很不利的。有些年輕的班主任總覺得學生比較喜歡自己,便高估了自己的水平,認為管理班級沒有什么大問題了,其他教師提供的經驗往往聽不進去,殊不知漏洞就在這里。這種想法往往出現大問題。
誤區五:得過且過 沒有特色
有些班主任總想著能順順利利地把這班學生送走,學生們遵守校紀、校規,不出什么問題,也就滿足了。在這種思想的控制下,對班級的管理一定會放松,造成班級管理混亂,缺乏向心力,那就談不上進取力了,加之班會課沒有很好地利用,不能及時解決班里出現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因此班主任的工作也要做到恰到好處,演員的表演講究不溫不火,班主任的工作也要講究不溫不火,我們提倡和學生打成一片,但也要有距離,不能沒有老師的威嚴,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既要維護老師的威信,也要維護學生的利益,應向老教師多請教帶班的方法,不能自我感覺良好,充分利用好每一堂班會課,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做到既慈愛又嚴厲,讓學生既喜歡又敬重。
作者簡介:
張宗強,青海省西寧市,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第七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