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越發重視,傳統武術作為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代表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中華武術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地位。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對小學生進行武術興趣的培養也成了當下傳統武術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武術作為一門課程被列入新的課程標準中,因此對其進行具體的培養途徑以及方法探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生;武術興趣;趣味教學
一、 引言
中華武術本身是古代富有智慧的勞動人民在悠久的歷史中不斷發展與完善的一種具有濃烈的民族情感的健身類活動。它體現著鮮明的民族特征和思想特征。除了有強身健體的基礎效用之外,還可以在鍛煉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校作為人才培養之地,如今也承擔著向學生傳達優秀價值觀以及民族觀念等的任務。中華武術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在學校中以課程的形式與學生們接觸對其長遠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二、 小學階段學習武術的必要性
武術作為一種特定形式的民族文化要想獲得不斷地發展,唯有兩種方式,一是在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獨特魅力,具備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民族標簽,二是武術本身增強其社會適應性,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對相關的有益成分吸收并利用。中華武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象征,在中華大地上有著無數的推崇者。在小學階段開設武術課程,對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不可謂不是一個重要途徑,對現階段實行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教育也有重要的推進作用。此外,現階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新一代的社會建設力量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避免出現提升了成績卻拖垮了身體的現象,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新式教育。而武術自身的優點可以提升學生各方面身體素質,與此同時,對學習者的意志力以及思維與身體的協同能力也能得到一種很好的契合,使得學生在學習和傳承傳統武術文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幫助學校更好地完成現階段的教育目的以及教學任務。另外,社會的高度發展,使得人們的社會意識不斷提高,對學生的教育也越發重視,特別是低年齡段的小學教育更是時刻牽引著社會的關注度,注重小學武術鍛煉可以在對小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以小學生為中心,形成全民運動的文化運動圈,促進社會整體武術學習潮流的向前推進,對應對現代人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亞健康有著很大的現實價值。
三、 傳統武術培養方式的困境
以往對武術的學習總是過于單一,要么是過于注重實際掌握技能,要么是過于重視理論培養而缺乏實踐性。關于低素質的習武人士過于暴力之類的報道屢屢可見,足以證明我們傳統的武術培養方式是出了問題的,急需要尋找新的方法解決面臨的困境。我們還需注意到傳統武術在與外來的一些體育項目諸如跆拳道、柔道等新型鍛煉方式在比較時產生的不足。現今社會上跆拳道的補習班比比皆是,相反,我國傳承千年的中華武術卻面臨著“冷遇”。這也不是毫無原因的,傳統的武術在學習時往往過于注重招式的練習而忽視了整體的連貫性,不能靈活運用。除了一些正規的武術學校之外,大多數武術教練在訓練時課程內容不成體系,要么是過于繁瑣莊重使學員心生畏懼,要么是流于表面,訓練效果只是空有形式而無靈魂。加上社會宣傳不到位,使人們對武術的基本了解與認知出現偏差。一些武術訓練人員自身缺乏系統的理論支撐,對武術意義的傳輸不夠深入,在課堂上不能將知識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得上課形式過于單一,學員內心產生疲憊感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對武術的長遠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我們要在新形勢下尋找更加可靠的途徑推進武術傳承,弘揚傳統優秀民族文化。
四、 新課標下培養小學生武術興趣的具體舉措
(一)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標設置的教學要求是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這在武術興趣培養上也同樣適用。承擔武術教學訓練的教師在課堂上應注重和學生進行溝通,與學生形成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不能因為其年紀小就常常頤指氣使,而應給予學生同等的信任與尊重,使自己和學生打成一片。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作為教師應該盡量將難懂生澀的專業詞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給學生,上課要注意形式的多樣性與趣味性,要引起學生們對課堂內容的興趣,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在武術訓練時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二) 突破傳統教法
僅靠單一的動作訓練,這種教學方式實為下乘。武術訓練教師應首先以準確無誤、優美得當的示范動作對學生進行演示指導。這樣在便于學生觀察學習的同時,還可以使整套動作更加賞心悅目,使學生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并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出列演示學習成果,加深學生印象的同時增加課堂互動,使學生在自身的動作示范中發現不足。還可以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每日通過投票選出最佳武術表現者,激發學生對武術訓練的熱愛,使得其他同學也不斷努力以增強基礎功底。
(三) 內容選取要科學合理
根據配套教材進行訓練內容的增添與刪減,武術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定相應的知識目標。教師應在課后與學生多多接觸,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課上對學生的學習內容能夠加以更好的掌控。過難或者過易對學生的武術學習都不具備促進意義,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一味地設置課程目標,而應結合學生的掌握情況增加隨機應變能力,在課程設計時準備好備選的課程方案,使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能在激發自身潛力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感,這對學生武術興趣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
五、 結束語
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教師在訓練過程中還應多采用鼓勵式教學。小學生年紀小,對外界的評價很是在意,作為教師,應及時注意到學生的心理特點,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使學生在鼓勵中享受到更多的關愛,盡量避免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一定要注意溝通的方式和方法,以免使得學生對武術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教師也可利用網絡以及教學訪問等模式對其他學校值得借鑒的教學方式加以學習,不斷更新課堂內容,在武術課堂上增加合作式學習,使學生增加合作意識,在學習中享受快樂。這些方式對新課標下小學生武術興趣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我們應該在具體的實際教學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武術課堂的教學才會更加規范,更加有序。
參考文獻:
[1] 郝士儒.改進武術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J].保定學院學報,2002,15(4):44-45.
[2] 房宜軍.對新課標下中小學生武術興趣培養途徑與方法的研究[J].武術研究,2010,07(6):54-55.
作者簡介:陳金龍,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