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我國教育方面產生巨大壓力,再加上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行,全國各個學校都在進行教育教學方面的改革,以適應社會不斷提高的人才需求。高中歷史教學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努力探索研究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適應時代要求。同課異構在高中歷史課堂上進行應用就是如今進行教育改革的一種形式,有利于優化歷史課堂教學的教學結構,促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完成教學目標。本文首先對同課異構的具體概念進行介紹,然后重點對同課異構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現狀和應用策略進行探究,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同課異構;高中歷史課堂;應用現狀;應用策略
同課異構應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憑借良好的教學素質,靈活的運用教學材料,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運用最合理的教學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最終實現教學目標。高中歷史是教材最為統一,教學最容易也最困難的教學科目,因為歷史不可以改變,不可以扭曲,教師教學只能夠在教材的限制下進行,極為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可以說優秀的歷史教師都要擁有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我們實行同課異構就是希望通過不同教師之間的相互比較學習,從而取長補短,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一、 同課異構的具體概念
同課異構,是指同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由不同的教師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特點,借助已有的教學條件,依據個人的教學風格,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備課上課。我們實行同課異構就是要求教師在相同的教材內容的情況下,進行教學方法的設計,并希望相互之間能夠求同存異,取長補短,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形成的不同教學效果從而開拓教師視野,打開教師的教學思路,在彰顯教師教學風格的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二、 同課異構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現狀
同課異構對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模式的創新有著巨大的作用,有利于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優勢互補,實現共贏,推動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但是在實際的進行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有些教師對于同課異構這種模式不夠重視,不愿意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片面認為自己的教學模式才是最好的。還有些學生在不同教學風格的情況下不能很好地適應。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在同課異構的過程中選擇的主題不夠合理,沒有統一的比較標準,或者主題范圍不合理,不能夠形成有效對比,使得同課異構不能很好進行,還有學校不重視、沒有更高一級專家教師理論的指導、無法有章程成規模地進行等問題,使得同課異構的活動難以進行。
三、 同課異構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策略
(一) 同課異構在高中歷史課堂應用中選擇合適的目標和主題
同課異構,簡單來說就是在同一主題內容的要求下,不同教師的不同教學風格和教學模式,我們的目的就是將不同教學模式進行比較,相互之間進行互補。既然相互比較進行研究,就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和主題,目標要有一定的范圍,主題也要有一定的標準,用同一標準衡量和評價這樣才使的課程有可比性,能夠使教師在一定的界限內進行對比,不能夠胡亂進行比較,如把赤壁之戰和林則徐進行比較,就非常不合適。因此要在同課異構中選擇合適的目標和主題。例如,在歷史中漢武帝和唐太宗,分別作為強漢和盛唐的兩個著名皇帝,對他們在位時的功績和過錯就可以進行詳細對比,在同課異構中教師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教學風格進行教學,實現教學之間的交流。
(二) 同課異構在高中歷史課堂應用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我們在歷史課堂上應用同課異構就是要以不同教師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師們教學水平上的提高和互補,追求的是“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理念,是要教師能夠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優點,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是要教師盲目學習甚至照搬他人的教學模式。由于知識基礎、理論理解和教學手法等的不同,每一個教師都有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再加上教學條件和學生特點的不同,教師教學的方式可以相互學習,但是不能直接照搬,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形成適合自己的獨特風格。例如,在歷史教學中討論歷史文化的變遷,年長的教師經驗豐富,學識淵博,教學設計能夠深入淺出,進行旁征博引,通過對古今歷史文化人物的對比,再到社會發展的變化進程,最終進入到歷史文化的變遷論述中,使學生聽得激情澎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年輕的教師想要照搬年老教師的教學方式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這需要長時間的閱歷和經驗積累,不過年輕教師也可以從自身的角度考慮,年老的教師有經驗,那年輕的教師就有朝氣,有活力,可以通過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收集了大量的圖片和資源,制作課件,通過視覺效果向學生展示,從而進行教學,吸引學生興趣,提供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這也是一種適應自身的教學風格。
同課異構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完成《教學大綱》的任務,也有力推動了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陳福琴.實施同課異構,打造高中歷史高效課堂[J].新校園,2014.
[2]林桂平.“同課異構”與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環節的優化——以《兩極世界的形成》一課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
作者簡介:
郭暢,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師范大學。